新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2020-03-02 22:39: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江苏省新沂中等专业学校

新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职教富民主题,抢抓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对农民培训的政策和徐州市、新沂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计划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及各村村委会办学的优势,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职业教育,大力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培训组织

1.组织领导。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学校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及培训工作小组。

⑴培训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聘请教师,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组 长:徐洪熙。 副组长:陈德昌。

成 员:安高峰、陈镇江、苗毛胜、陈磊、张扬州。

⑵培训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培训计划、教学计划的制订、培训学员学籍的建立、课程教学的组织与考核发证、与各行政村教学点对接,做好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培训工作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陈德昌、安高峰、张扬州、许遵忠、陈思玲、李莉。

(3)授课教师。根据需要由培训工作小组面向校内及校外择优聘用。

2.组织招生。各行政村或社区服务中心为招生主体。各招生主体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招生对象的需求提出专业设置方案,与新沂中专校协商共同确定培训课程。并做好培训场地的安排、培训学员的考勤与管理、安全管理等服务工作。

三、培训对象

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者,重点是40 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尤以有一技之长的个体户优先。

四、培训专业

种植(含园林)、设施农业、养殖(含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实用技术、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及应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实务常识、语言交际艺术、电子商务实用技术等,并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随时调整。

五、目标任务

以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文明诚信、知法守法的新型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社会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培训对象;以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科技文化“三进村”为主要培训内容;以培训农民掌握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授课到村、指导到户、培训到人,着力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和发展创新水平。努力营造“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和谐新村”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六、培训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培训。按照各行政村农民的文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分布和存在突出问题等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培训,把专业和课程落到实处。

(二)注重实效,方便农民。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设立流动课堂,采取入村就地培训,交叉巡回授课等贴近、方便农民的培训方式,将培训重心下移,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上门培训服务。

(三)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以各行政村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发挥学校各涉农专业的技术优势,上下联动,以点带面,整村推进,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四)长短结合,灵活高效。长训短培相搭配,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注重寓教于乐,丰富培训内容,活跃培训形式,保证农民培训取得实际效果。

七、培训内容

(一)强化法律法规培训。以社会治安、土地承包、交通安全、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培训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搞好法制宣传,增强农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正确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维护利益、化解矛盾的观念。引导农民增强民主意识,通过合法途径表达愿望和诉求,保障自身权利,激发农民有序参与村民自治的热情,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新型农民,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地向前推进。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训,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群众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全力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组织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

(三)开展农村政策培训。重点培训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现行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群众掌握和运用政策的水平,激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四)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农时重点抓好良种、良法推广、病虫草鼠害防治、农业设施应用与管理、家畜家禽的生产、繁育、疾病防治、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连锁经营项目、电子商务、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引导广大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面向农村初高中回乡毕业生和青壮年,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八、授课办法

1.培训地点。在各行政村村委会或有关企业设点办班培训。 2.学习形式。采取半工半读的学习形式,面授、自学辅导及远程网络培训相结合。每班每月集中授课4次,每次集中授课半天(四学时)。学员每门课程集中听课不得少于规定学时,并完成规定的作业,否则不得参加考核,课程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 3.考核与发证。实行学分制,学制三年(实际授课二年,实践一年)。每专业开设8-10 门课,每门按10 学分计算),每人选修不得少于6 门课,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总学分达到50 学分可发给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如学员要求,学校可组织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后发给相应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九、培训经费

学员实行免费培训。所需培训经费由新沂中专按标准向国家财政申请补助,所得补助主要用于培训过程中的各类支出(含材料费、场地费、授课费、组织费、差旅费、管理费、奖学金及杂费等)。

新沂中等专业学校社训处 二○一三年八月十五日

新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学历提升(新)

教师学历提升实施方案

杭州市工业和旅游商贸企业职工学历技能双提升培训工程实施方案补充意见

双提升实施方案

学历提升培训方案

学历提升

学历提升培训方案(整理)

员工学历提升培训协议书

省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新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实施方案.doc》
新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