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03-03 23:50: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各种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则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主题。我们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研究和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等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中小学生几千个课时学习语文,结果却不会读写,岂非咄咄怪事。”毋庸讳言,这样的“咄咄怪事”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业内的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根源在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

一、多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

(一)开课引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导入”这个环节上下足功夫。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导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课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多样的形式,教师根据实际取其所需。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课时的趣味性。

(二)引入竞争。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1(三)求新求异。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异。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

(四)联系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运用。课堂上刚刚学到的知识马上就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起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就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技能。“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通过实践的方式学习到的知识远比其他的方式要牢固得多。

(三)妙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努力向前,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再次,妙用情感因素,教师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班级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四)注重课堂的活动性策略。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和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具体的实施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三、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因此,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一)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二)提倡学生合作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最多不超过八人,利用学生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三是班级集体探究。由学生各自提出问题,梳理出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而后所有的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这种合作探究的关键是教师要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要明确,学生准备的时间要充分,注意气氛的和谐,绝不走过场。

(三)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首先,要在课堂上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人文环境。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个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心理安全感。其次,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潜能,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精心设计情景和教学活动,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激发学习的动机,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式学习。再次,教师要学会适时放权,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研究小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oc》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