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感悟

2020-03-03 15:41: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工作一段时间了,分享一些实在的感悟,个人观点。

1.招聘网站基本上不靠谱的,包括三大(中华英才、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好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招聘系统,这是比较可靠的,然后就是宣讲会,招聘会。

2.群面基本上只要校园招聘用的比较多,有群面的面试找的基本上都是些做基础工作的,所以群面表现出的更重要的特质应该是理解力,执行力,反应力,至于领导力,组织力,度要拿捏好。

3.企业文化这东西很重要,不过官方说的什么开放,自由都是扯的,公司的愿景是公司的愿景,真正做事的是人,一般上一个职位接触的人不超过20个,他们做事的路线基本上与领导的思路更为相关,而不是公司的愿景。

4.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体制的公司里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新人在外企你每天第一个到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而在政府机关没准就会遭人烦。

5.我觉得大部分没有接触过社会的大学生,说什么精准定位,投简历要少而精,其实挺扯淡的。求职前期要尽量多的接触,通过不断的面试的总结,确定自己的方向。

6.不要用私企,国企,外企区分公司,没那么简单。

7.高工资可能有这么两种情况要考虑清楚:一种工资高,时薪低,一种工资高,涨幅小。

8.刚刚工作,别给一份工作赋予太多梦想的重量,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还没到事业的高度。

10.工作能离家近最好离家近点,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是一件非常非常苦的事情。

11.一般工作前三个月是最痛苦的,恐惧焦虑迷茫各种情绪,挺住,坚决不能辞职。当然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你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做满三年。

12.一份工作有职业和行业两个维度,两个全部入门至少三年,三年内换工作意味某些方面要从头开始。

13.职业初期适度加班是绝对有益的,同时要经常总结自己为什么加班?

14.其实薪水这个东西,只要你的职业路径没有大的偏差,以南航毕业这个起点,基本上5到8年后该有的都会有的。所以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过程和物质满足后的未来。

15.工作后有个技能叫写材料,把材料写的深的bo的心,你离晋升就不远了。 16.女孩子在职场要尽量显得专业,不要让别人把你当女孩子看你就成功了。

17.公司培训所能教你的可能只能帮你解决你工作中10%的问题,更多要靠你的领悟力,反应力以及失败中获得经验。

18.当你无从选择的时候,跳出了想想你最初想要的是什么,你会发现你别无选择。 19.全世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每天在做什么,选择性听取家人朋友的意见是必要的,明确目标后,坚定走自己的路。

20.记住两句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你必须通过个人奋斗赢得个人生活。

21.应届生简历来讲,你很难去引导思路,因为当你看过100份应届生简历之后你就会知道,其实你们能表达的也就那些东西,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用最精炼的描述让面试官看到你的潜力或者亮点,对你产生兴趣,这是简历要做到的,至于你说的引导面试官的思路和方向是你面试的时候要去做的。

22.关于实习经历的事情,当然有是最好的,如有和求职目标不相关的实习经历,我也建议是写肯定要写,但是要注意描述方式,世界上很多工作都是有共通之处的,你要着重把你曾经经历中学到使用到的技能和目标职位共通部分的重点描述出来,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等这些。

23.说到紧张的问题,90%的紧张来自于准备的不充分。

24.简历有个原则就是好的简历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是没错的。但是同样的经历,当你的目标不同的时候,你不同的表达方式还是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25.应届生写简历的时候,都会疯狂的搜索各种各样的简历模板,但是没有万能的模板,模板只是能给你提供个思路,大可不必花费太多的经历。

26.关于简历中自我评价:我一直觉得这部分是没必要写的,但是如果你的经历实在太单薄,通过这部分来弥补下也是可以的,重点还是突出那几个核心能力。

27.初入职场,遇到当问题不懂的,用本子记下来,下班后再好好消化,再不懂的要去虚心请教前辈。不要不好意思,相信我所有人对于这种请教问题都是非常欢迎的。 28.一定会有一段时间,一做事情就卡壳,但是如果导师或者老板找你谈话,问现有有啥问题么,自己有回答不出来,好像也没啥可问的。这就是一个人开始一个全新的领域很可能遇到的问题。

29.群面的规律很难总结出来,决定的主客观因素太多,有可能你很好但是你就是没进,所以往往是心态最重要,平常心,往往是越想得到表现的会越浮躁,那么就必输了。 30.初入职场,我想从心态建设方面,至少要做到一个是积极向上肯学习的态度,多主动独立的思考,减少对他人的依赖,这方面我当初做的烂透了,没少被骂;另外一个要做到起码的有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同事负责。

实用技巧与要点

1.首先推荐几个比较靠谱的招聘网站,大街网强烈推荐,然后就是智联,应届生,中华英才网。

2.投简历的时间很重要,如果你碰到一个双休的公司,然后你又是周末投的简历,那么恭喜你,你就很容易成为炮灰,因为如果碰到懒一点的HR,在他所招的这个岗位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去看当天之前的简历的,最好投简历的时间是工作日的每天早上。 3.把自己的简历设置成可被搜索到,这样自己简历被其他公司的HR看到的可能性也大些,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这样的话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就看你怎么想了。

4.要是招聘简章上留有简历投递的邮箱,那就投邮箱好了,最好别用附件的形式投,把简历复制下来黏在正文框就好了,因为HR就算把你的附件下下来也就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另外,千万别忘了写邮件的主题。

5.简历不会写,每个职位不是有岗位要求嘛,你照着人家的岗位要求写啊,上面要求沟通能力好,你就写有着较强的沟通能力,上面要求办公软件熟练,你就写擅长office啊,当然我也是工作后觉得office特别重要,大学一定要学好,因为一个office用的好的学渣工作后也是可以逆袭的,自我评价用swot模型就很好。

6.不要觉得快过年了就放弃找工作了好么,年底招人是最不好招的,因为大家都想的是年后再找吧,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导致我现在还剩8个库管员死也招不上来。PS:想应聘库管员的联系我哈。年底找工作竞争压力小很多。

7.打开一个人的简历,第一眼最关心的也是最愿意看的是简历上的照片,我不太建议放个人的登记照,当然,除非你对自己的五官长相特别自信,放舒服大方的生活照就挺好的,最好是放张照片吧,因为有的网站是可以设置简历筛选条件的,比如智联就可以设置成只看有照片的简历。

8.学生干部的经历是简历中的第二个亮点,大学你再懒当个学生干部也不会累死,去混一个当好么!在寝室淘你妹的宝打你妹的dota啊!!!

9.如果你大学去干了兼职,挺好的啊,可是不要就写我XX年寒假去卖了加多宝,然后XX年去支过教好么,你卖了多少加多宝啊,业务在整个业务员中是出于怎么样的排名你要告诉我啊,你支教干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也得告诉我啊,就是要把经历数据化具体化。 10.你有特别多的公司的工作经历,学的是物流,干了3个月的广告,然后又去当了2个月的销售,再现在又来应聘公司的业务助理,你来作甚啊,把你招来4个月你又跳槽是么。不要换工作太频繁,不要跨行业换工作,这样会觉得你一点职业规划也没有。

11.要是接到了让你去参加面试的电话,别傻傻的就答应说一定准时到,抓紧时间问啊,问工资,问试用期,问福利待遇,我发现现在没经验的本科生都特别老实,10个里有1个问的就不错了,反而是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即使学历不高的问题特别多,当然大部分爽约不来参加面试的也是后者。

12.你学历很高,那你就不要投很小的公司,不是你不够好,是人家公司不敢用你啊,你还在自我否定想着为什么我没有面试的机会。

13.来公司参加面试的时候,最好自带一份简历,女生可以化点淡妆,个子不够就穿上高跟鞋, 男生穿的干净整洁就好,不用太刻意的穿正装。

14.自我介绍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这个问题基本是每场面试的开始问题,虽然是提前准备好的,但是不要给人一种在背书的感觉,自然一点。

15.然后HR和你的对话无非就是根据你的简历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跳槽啊,上份工作主要负责什么方面的工作啊,有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啊,提前有意识的准备一下这些问题的通用答案。

16.我自己参加过的面试形式就是电话面试,视频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即兴演讲,笔试和压力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最保守的角色是time keeper,要是自己不足够优秀,还是不要取抢leader吧,笔试的话有意识的去做一些行测,会有用的。

17.办理入职的时候,签合同还是实习协议这个要自己提前问好,像我们这样的没毕业的,一般都是签实习协议,但是实习多久,实习工资,转正后还有没有试用期,这个提前都要问好,交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的时候,可以拿个小条在上面写上此复印件仅用作办理入职资料再复印,同事这样做过,很聪明。

想要做到高效,就要事先做好准备(此答案主要针对有工作经验的,有些地方并不适用于应届生)。

我在做猎头的这几年里面,见过很多不太会找工作的候选人,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只有在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才会关注与找工作相关的一切信息。很多人在找工作的状态就是,在各大招聘网站上面把简历一挂,然后一边大批量的投简历,一边等猎头的电话,然后开始不断地面试,到最终拿到offer入职。

以我之前的经验来看,用这样一个流程来找工作的,鲜有能做到高效的人,而且不仅仅做不到高效,还会在这个过程把自己搞的焦头烂额,通常都会碰见的问题主要由两个:

1、流程拖得太长,出不来结果;

2、得到的结果并不能让自己满意。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一些求职攻略、面试技巧提升这样的小技巧或许可以有所帮助,但也只能算是临阵磨枪,是解决不了一些本质的问题,想要解决低效,做到高效,就要事先做好准备。

讲一个我自己遇到过的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案例:

我之前接触过的一位朋友,毕业后在一家中小型外资公司做产品研发的工作,因为待遇不错,也比较稳定,所以在这家公司做了快6年的时间都没有换过工作,后来他们公司调整战略,把他所在的这个部门从中国撤掉了,3月份的时候就和公司协议离职了。我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是7月初了,当时他还在找工作,中间接近4个月的时间里面,他并不是一直在找工作的,他在这个期间拿到了3张offer,并且还在其中的一家工作了1个月,但是因为那家公司的工作模式与之前差别太大,他实在是没有办法适应,所以就没有继续做下去。

当时他接到我给他推荐职位的电话的时候,还是非常开心的,所以在前两次的沟通里面他跟我吐了很多苦水,跟我讲他在找工作的时候碰见的一些问题,其中有几个是非常典型的:

1、找工作很难,市场上合适的职位实在是太少了;

2、用人部门太挑人了,明明是很适合他的岗位,面试表现也很不错,但是就是没有要他;

3、不靠谱的公司太多了,尤其是在管理流程上面,很多公司做得都不合理,没有办法适应;

我相信很多朋友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碰见这样的问题,但实际上呢,这是招聘市场上面的一个普遍的情况吗?至少在我所负责的这个行业里面,会有这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普遍现象,所以后来我也就他的这几个问题,对他提出了一些疑问?

下面是我问他的几个问题。

1、您知道和您第一家公司做同产品和类似产品的公司有哪些吗?他们目前有没有在招聘类似的岗位?

2、您之前应聘的方向是怎么样的?找过什么样的公司以及职位?

3、您的同学和朋友,有没有和您在同一个行业内做的,他们目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4、您是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是否靠谱?是如何判断一个职位是否适合你自己的呢? 这些问题沟通下来之后,我发现他对于自己行业内的情况了解很少,很多东西还是在找工作之后才知道的,在业内也没有什么认识的同行,找工作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到处找招聘信息,开始的时候找同产品的公司投简历,后来只要是做机械方面的产品/研发/设计的岗位统统都发一遍简历,接到面试或者面试之后,想要对公司进行了解,基本上都是靠百度搜索,然后发现绝大部分的公司在网上的风评都非常差,就得出了大部分公司不怎么靠谱的结论。 事实上,我和他沟通到最后并不是非常愉快,因为我最后没有把他推荐给我的客户(一来客户的岗位是做产品,他的岗位是研发,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实际工作的侧重点和流程是完全不一样的,二来客户公司能开出的薪资要比他之前低了不少,他因为着急所以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就算入职在未来稳定性上面是没有保证的),以至于我最后给他的解释和一些建议都被他当做是我再敷衍他。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在找工作之前没有任何准备的反例,贫乏的信息储备让他在应聘的过程中非常的盲目,不但没有方向,而且非常容易被一些冗余错误的信息所干扰。

关于求职高效,这是我的几个观点:

高效求职者和低效求职者的区别并不在于求职速度的快慢,而在于寻找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高效求职者的求职周期甚至可以长达两三年;

造成这种区别原因在于信息量的不平等和对于信息的利用程度; 信息的积累在于日常的准备。

“信息”这个词我提了很多次,那么这里的信息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同行业内有哪些优秀的企业,并且了解他们的产品、技术、口碑以及背景,关注他们的招聘动态;

去了解这些企业的工作模式,同岗位人员的情况,与自身作出对比;

了解自己岗位未来可以发展的趋势,比如可以如何进阶、公司对于所在部门未来的发展计划;

了解行业内的薪资水平,与自身做出对比;

关注业内的动态,尤其与他们发展相关的一些计划,比如收购、加大投资等一些信息; 以上是一些例子,类似的还有甚多,这些信息都是一些比较深层次,并且需要积累的,并不是短时间内都可以了解透彻的。在应聘这个方面,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在这样几个方面帮助你:

更好的了解自身的情况,帮助自己制定更加清晰准确的职位规划; 帮助你确认自己之后应聘的方向,以及需要为之作出哪些准备; 帮助你更加快速和准确的获取到招聘的信息;

在判断一家企业和一个职位是否合适自己的时候给予你更大的支持。

以下是我给出的一些建议。

1、多参加一些同行业之间的聚会,认识一些圈内的朋友,对于像做市场、销售、人力资源这样一类职位的人来说,因为工作性质有先天的优势,这样的圈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聚会和活动,可以认识很多的朋友;而对于像做技术的人来说,其实相对来说就比较闭塞一点了,因为工作没有太多对外的端口,这就需要自己平时多上一些相关的论坛,关注一些业内的一些活动;

2、和从你们部门跳槽出去以及跳槽进入你们部门的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关注他们跳槽之前以及跳槽去的公司,并且向他们了解一些公司内部的情况,这些公司都可能成为你之后的目标;

3、了解业内信息,和你做同产品的公司、同行业的公司有那些,选出一些你心仪的公司,并且在招聘网站、领英、大街、人和这些网站上面关注这些公司的动态;

4、如果从事了和大学专业相关的领域,打听清楚自己专业和学校里有哪些学长也在做这个领域,多和他们交流信息,可以和自身有个参照;

5、如果在找工作中碰见靠谱的猎头,可以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6、决定跳槽之前,考虑好自己未来的方向以及这次跳槽的目标,并且作出调查并且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再决定好了之后不要将就;

7、时刻维护好你自己的简历,每次做完一个项目、拿下一个客户、参加一次培训都把这些经历添加到你的简历上面,不要等到找工作的时候再去添加这些内容;

8、确定好自己跳槽的目标,并且要明确主要和次要的目的,没有哪一次跳槽可以十全十美,如果你的目的就是钱,那么就不要过于在意其他的方面,当然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十全十美,那么请保持足够的耐心;

9、如果考虑转行或者职位,事先调查清楚,不要因为“技术太无聊了,我希望做对外的职位”、“采购岗位挣钱挣的多”这样的原因直接作出决定,否则我保证你还后悔很久

实习与找工作的感悟

应届生求职感悟:大四找工作历程

找工作

找工作

找工作

找工作

找工作

找工作“三部曲”

找工作心得体会

找工作经验

《找工作感悟.doc》
找工作感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