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2020-03-03 16:41: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常州市军休一所 陈宏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巩固的国防作保障。军休工作作为党和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始终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和国家、军队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休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如何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不断拓展军休服务管理新领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准确理解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内容与实质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领域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向纵深推进。理解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首先应明白什么是社会化。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化是自然人接受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则,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社会化是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对社会共公事务的广泛参与;从单位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关系来看,社会化是与单位化相对而言的。单位化的显著特征是从自己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由单位保障和管理,人们游离于市场,游离于社会,而社会化则是政社分离,该社会管理的内容、项目全部从单位中剥离出来,交于社会。那么,什么是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的变化,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实质是:围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创新服务管理方式、体制和机制,引进社会服务,发挥军休干部余热,建立与社会保障机制相衔接与社会发展进步相协调的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服务管理模式。这种新型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宗旨没有变,以国家保障为主体的根本性质没有变,高于一般保障水平的特殊地位没有变。要说有变化的话,那就是保障的形态、服务的方式和采取的手段与以往不同了。国家保障是前提和基础,社会化服务是手段和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顺应形势,是进一步提高军休服务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进一步提高对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认识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提出,是适应国家保障和军队后勤保障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寻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前段时期,有部分军休干部和工作人员片面的认为,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会导致“两个”待遇降低,服务质量下降,工作人员面临失业的局面,这是不现实的也是糊涂的认识。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不是不为军休干部服务了,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不是要降低服务水平,而是要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不是把军休干部推向社会不管,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其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和优势,增加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让军休干部更多、更快、更好地享受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后,虽然有些服务项目和内容将融入社会,服务管理的性质没有改变。对工作人员来说,不是任务轻了而是更重了,不是要求低了而是更高了,不是要下岗待业而是要提高素质,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首先,要本着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提高军休干部的生活质量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第二积极开拓创新,既要勤于工作,又要善于总结,既要勇于理论探索,又要敢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第三要打破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保障模式,依托社会保障,面向市场搞服务,努力走出一条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保障的路。第四要坚持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统一,继承就要对那些符合时代要求的、符合军休工作发展规律的观念、制度和做法,创造性地坚持和发扬。比如:与地方帮扶结对军民共建,倡导军休干部“走出庭院,融入社区”等活动。

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拓展军休工作的社会领域 军休所依靠自身优势积极参于与社区建设,是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就我市而言,现有民政部门管理的干休所7个,有军队离退休干部425名,其中离休干部110名,退休干部315名,分别居住在我市所辖五区和金坛、溧阳两市约100多个社区居委会中。近几年来,我市军休干部队伍比较稳定,与“走出庭院,融入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开展“走出庭院,融入社区”并不是把军休干部推向社会,而是把社区服务作为军休所服务管理的补充和延伸,这项活动也恰好为军休干部们实现人生价值搭建了平台。在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为军休干部服务范围的同时与军休干部发挥优势,奉献社会形成互动,构成双向服务,从而实现了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与社区建设的紧密结合。

一是积极挖掘军休所自身潜力,为社区建设做贡献。军休所作为军休干部休养的专门场所,在人才、场地、医疗、车辆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积极挖掘自身潜力,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拓宽服务领域,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积极参加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共创社区文化繁荣。为了扩展军休干部文化生活空间,促进军休干部的身心健康,各军休所都根据军休干部的爱好和特长,组建了书法绘画小组、理论研讨小组、太极拳小组、门球队等,来丰富军休干部的晚年生活。同时积极引导军休干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如军休一所与荷花池街道开展共建活动,与西一社区结对帮扶,带动了天皇堂弄社区和西二村一社区的联动,军休干部也从中得到了乐趣,陶冶了情操。

三是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余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军休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实现“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对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各军休所主动向社区干部和群众宣传军休干部的光荣历史,介绍他们的技术才能和工作经验,让社区了解军休干部,信任军休干部并热情鼓励军休干部发挥各自的特长,为社区公益事业发挥余热,有许多军休干部担任了社区中、小学校外辅导员,为教育后代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军休干部在社区倡议的公益活动中,身体力行,为贫困地区和下岗困难职工捐款、捐物。

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对军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军休干部要融入社区,干休所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军休服务管理方式社会化的转变,对干休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职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军休所要充分认识到所承担的责任,直面改革,素质建所要高度关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管委会”建设,充分发挥军休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推动干休所社会化管理服务进一步深入。一是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十六届

三、

四、

五、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确保军休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具有较高党性觉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充分发挥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桥梁纽带作用。互补共建,融入社区,军休工作者在社区和军休干部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肩负着“互补共建”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的重要角色。较好地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有利于共建活动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军休所与社区密切联系,有利于加快干部亲近社区,融入社区的步伐。三是进一步加强军休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改革给军休服务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军休队伍提出了挑战,对军休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所用制度管人,从而保证这支队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服务。干休所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和形势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办培训、岗位练兵、外出学习等手段,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习,改善知识结构,保证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熟练、保障有力的工作人员队伍,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档次,为构建和谐军休所夯实基础。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社会化浅析

新时期下 对 军休干部 服务管理的思考

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问题的思考

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军休工作总结

军休工作总结

军休简报

军休1

军休1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问题的思考.doc》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