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2020-03-01 16:10: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上语文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提示道理。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我在教学中安排了扮演童话人物对话,想象画面,推测主人翁的心理活动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童话的乐园。

片断一

师:这是个霸道、自私的巨人,如果遇到了这位巨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生:巨人先生,你不觉得孤独么,不感到荒凉么?严寒可能冻住了你的心。 生:巨人伯伯,果子要大家吃才甜,美丽的花园要大家共享才会快乐。 生:巨人大叔,人需要交往,只顾自己,会得自闭症的,打开花园吧!让春天回到你的身边。

师:说得真好,你们的话语会不会像春风一样吹入巨人的心中,让他发生变化呢? 生:是一个孩子让他明白了一切,发生了变化。 【教学反思】

当学生已经走进了《巨人的花园》这个童话故事里,学生对故事里的巨人这个童话人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心里已有了许多想法,学生急切想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时创设一个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释放心灵的平台,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兴趣。 [片断二] 师:同学们都对这个小男孩很感兴趣,我们来仔细读一读重点写小男孩的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叱责,可能会说些什么?同学们再读读

9、

10、11自然段。(分组讨论)。想一想,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又会说什么?然后用对话的形式模拟小男孩和巨人的对话。

生(甲):我扮小男孩。 生(乙):我扮巨人。

生(甲):伯伯,您的脸色很不好。您一定感到孤独、荒凉。是啊!长期生活在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环境中,谁都会是这种感觉。您的花园里长期是这种情景,可花园外的村子里可不是这样的,您想过原因吗? 生(乙):没有,是啊!为什么我的花园里没有春天呢?怎么会没有春天呢? 生(甲):伯伯,花园是您的,您固执地把自己锁在花园里,即使花园再美,您一个人独享,久而久之,最终只能孤独、烦闷。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的身边。

生(乙):噢,是这么回事呀,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

生(甲):伯伯,您看,你把围墙一拆,孩子们来了,春天也就来了。 生(乙):我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哈哈…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真是幸福啊!

【教学反思】

学生不光读童话,还在读的基础上编童话、演童话。虽然只是一个对话练习,但学生一定要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样的安排,不仅激发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欲望,更激发了学生参与表演欲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话练习中,学生说的不管是课文中的原话,还是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的话;不管说得多,还是说得少,只要能说就行。不作过高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说,都有机会说,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和童话人物零距离接触,更进一步体验了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此项活动中,学生尽情想象,真切地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层层深入--深度解读文本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许美娟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非常生气,于是便在花园四周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挡在了花园外面。从此,花园里一片荒凉,直到听了一个小男孩的话后,巨人才醒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

课文中的巨人,他的言语是粗鲁的,举止是冷酷的,但不能简单将其定位为批判的对象,通过教学的引导,我们需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播下宽容、理解、同情的种子,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冷酷的审判官。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这样深度的解读,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层次的引导,层层深入,使学生抵达文本的内核、情感的内核、人性的内核:

一、感受花园的美丽。细读文本开始,我让学生快速默读

1、2自然段,画出描写花园美丽的词句。学生在\"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白雪一片\"的画面想象中感受着花园的美丽、迷人和芬芳,又在美读中体味着词语的韵味,景色的优美。

二、认识花园的寒冷。在美读了

1、2自然段后,我用这样的导语引入:\"多么美丽的花园呀,可是它突然就陷入了常年的寒冬中,究竟有多冷?寒冬又有多长?你们能从文中找出那段话读一读吗?\"学生很快找到了第6自然段,通过对\"北风呼啸\"、\"刺骨\"、\"狂风大作、\"、\"瑟瑟发抖\"等重点词语的理解,感受花园的寒冷、萧条。

三、体会巨人的自私。同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引导学生细读3到11自然段,画找体现巨人任性、冷酷的句子。学生抓住三次描写巨人的呵斥语言和一个冷酷行动的重点词句,体会到了巨人的任性、冷酷、自私。

四、感悟巨人的孤独。巨人的任性、冷酷换来的仅仅是寒冬吗?我继续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学生从课文的

6、7自然段中读到了巨人孤独、寂寞、冷清的内心,我及时让他们想象:\"此时,巨人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对巨人又有什么样的感受?\"除了指责、愤怒,同情、宽容的种子也在学生的心田上悄悄地播下了。

五、领会幸福的真谛。\"巨人最终明白花园变化的原因了吗?\"在这个问题的主导下,学生通过想象小男孩眼神中的话语,又联系第9自然段巨人的话语,读懂了巨人的醒悟。我又马上追问:\"巨人又是怎么做的?\"\"他拆除的仅仅是高高的围墙吗?\"将学生的感悟提升到人心的高度。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帮巨人修改告示牌内容的读写练习,既训练语言的运用,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这则童话揭示的道理,领会了幸福的真谛。

本课的阅读,我带领学生走过了\"美丽-寒冷-自私-孤独-幸福\"五个层次,从而深刻地解读了文本,课文的三维目标也在相互交融中有效达成。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的去体会,去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境界。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最后3个自然段的学习中,我提出问题: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什么歌,你能知道吗? 有的学生说:\"大树啊,大树,我们是好朋友。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我们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有的学生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有的唱,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上完课,我觉得学生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悟,还将是我继续努力的课题。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一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我原先想用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导入,让学生说说听了后的感受,但是这个对四年级学生要求过于简单,后来我换成先板书\"幸福\",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想法,并联系刚过完的国庆长假谈谈期间幸福的事是什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同时又训练学生说话,效果更好一些。

2、当找出重点句并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时,虽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看法,但是仅仅让学生明白了只有付出劳动,做对别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没有让学生质疑: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对重点句的理解挖得不够深。

3、最后一个环节是出示了一些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有雷锋的、警察的、作家毕淑敏的…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这些名人名言确实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幸福的真正含义,感受到身边的幸福并决心更好地珍惜它。但我没有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对幸福的感受写下来,使读写分离。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我上完童话《小木偶的故事》后,感觉心情特别愉快。这篇童话故事趣味性强,学生理解课文并不难。因此我在教这课时,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下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把小童话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他们把听后的感觉写出来。

三、课堂上分角色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五、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其中,我感觉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积累词语\"这一环节。因为这课表情的词特别多,所以我安排了让学生划词、读词、理解词、运用词来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我把\"板着脸、笑嘻嘻、愤怒、亲热、温柔、痛苦、伤心、着急、委屈、生气、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放声大哭\"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读词,以边读边做表情动作来理解词,最后以选词说话达到运用的目的。其次是续编故事,这一环节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张延飞的设计是这样的:有一天小木偶又遇到了小红狐,一把抓住了它的尾巴说:\"小红狐把书包还给我!\"小红狐说:\"你这毫无表情的小木偶,不用说拿了你的书包警察不管,就是打你一顿,不会哭的的你,谁也不会同情你。\"这时小木偶非常气愤的说:\"狡猾的狐狸,现在我成了多种表情的人了,你再狡猾警察也不会被你骗过了。\"看到小木偶的样子,狡猾的狐狸夹着尾巴逃跑了。穆小学这样说的:\"有一天,肚子疼的小木偶,被鸡妈妈看见了,二话没说就去给小木偶找医生了。赵小雨说、乔金诺等等他们各有各的说法。我感觉很好,在这样的教学中,既轻松又收效好,我的解释已经显得多余。这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连我也被他们丰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这样轻松愉悦,又何愁学生不爱学语文呢?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推进教学的反思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反思(四上语文S版)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四上语文S版)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四上语文S版)

四上语文反思

四年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四上语文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doc》
四上语文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