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第二章:认识你自己

2020-03-03 06:39: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 ——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心理调适

导入: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10个句子,这些句子都以“我是——”为结构,时间3分钟。随机选取3位同学大声读出他们所写的内容。

请把“我是——”,变为“我的亲人是——”,再请刚才的三位同学大声读出改变后的内容(如果拒绝不强求,可换人)。

请把“我的亲人是——”,变为“我是——”,请自愿举手的3位同学大声读出改变后的内容(如果无人响应,不强求) 提问:刚才发言人的感受(其他同学也可发表意见)

导出本章教学内容:了解自我意识的结构、内容、形成与发展,认清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掌握积极健康的心理调适方法。

第一节 自我意识及其发展特点与规律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自身。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地批判,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笛卡尔之后,有关自我的研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一、自我意识的内容、形式、结构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如身高、体重、容貌等认识。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如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的认识和体验。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及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自我意识的形式可以从知、情、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评价集中代表了自我认知的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的核心。自我认知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自我体验(self-sensation)是自我意识的情绪成分,它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它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卑、羞耻感、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对自我体验的重视与强化不够。事实上,自我体验对成长着的个体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

这是一个学生在盲行体验后写的体会:“我是一个失去母亲的人,从母亲离开我的那一刻,我总是想命运对我不公平,假如慈爱我的母亲还在,我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我会活得更加快乐,可命运就像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将如此美丽而智慧的母亲赐与我,却又及其容易地夺走了她。老师的心理互动课上,让我们体验盲行,那一刻,我首先感到的是恐惧,顷刻,我生活在没有光明的世界里,我忽然失去了最初的安全感与自由感,我心里害怕极了,我担心牵我的手突然放开,我担心不知如何找到回来的路,最初的恐惧使我对牵我的手有了心理上的依赖,在他的牵引下,我一步步地向前,当光明再一次展示在我面前时。我顿悟:我拥有很多,失去母亲固然是生活中的不幸,但我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很多爱我的人,我拥有明亮的眼睛,能够直接看到这个美妙的世界。”这种自我体验具有不可替代性,每份体验都是独特的。在此,我也希望大学生用心体会自我的成长,体会你成长中的每一次阵痛,每一次受伤,每一份微笑,这些都将构成你们灿烂人生中美丽的风景线。” 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它是在自我评价指导和自我体验推动下,个体对自己心理行为的自觉和有目的的调节、控制,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它包括自主、自强、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控制是最集中的调节手段,也是个体是否具备良好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行为的重要功能表现。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自我控制是自我中最高阶段,其核心是“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 。我们常常说心动不如行动,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我们不妨打一个比方:早晨起床,应当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对懒惰者而言,也是需要意志的,特别是寒冷冬天的早晨,想想被窝里的温暖,再面对起床的痛苦,都要进行思想斗争,而当意志成为一种习惯时,自我控制便转变为“自动化”。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自我控制。但并非所有的自我控制都是积极的,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自我控制能力强,而在实际中却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能够达到,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与否定。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

1、自我中心期(0-3岁) 特点: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不能把自己和外界物体区分开来。看自己的手,吃自己的脚等等。2-3岁用“我”词。

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

特点: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各种社会角色,获得社会自我意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等。幼儿园、上学、模仿等形成各种角色观念。

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期)

特点:伴随个体在生理、认知、情绪等各方面的急剧变化,个体把关注对象由外部转向内部,开始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形象,不简单认同别人的观点,有了独特的自我意识。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标志,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逐渐形成。

(一) 他人的反馈

通常,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当我们被老师告诫要更加大胆一些,更加主动,更加勤奋一些时,我们便会从反馈中得知:自己有些害羞,不够主动,学习不够勤奋。特别是当许多人的看法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从而确定自己是这样的人。激励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说:“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否定性评价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是由马丁·西格曼(Martin ?Selgiman)研究提出的,它是指对环境失去控制的一种信念,当一个人拥有这种信念时,他感到不能从环境中逃脱出来,便会放弃了脱离环境的努力。如有的大学生会说:“无论我如何努力,我也不会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事实上,“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意识障碍,它抑制了人改造与影响环境的能力,强化了顺从甚至屈从并转化为一种内在信念。“习得性无助”是后天形成的,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当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时,环境适应中的自我意识显示出巨大的张力,很多在中学时代有着骄人成绩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认同了自己的平凡并不尝试改变时,就极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二) 反射性评价 在生活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紧要的人有时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明确的反馈,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符号互动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Looking-gla self),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像别人感知我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我们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

当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感知到的“自我”,可得到一些反射性评价。如一个大学生在给我的信中提到:“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使我非常痛苦。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在中学以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做。”反射性评价对自我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贝姆(D.Bem)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认为: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了解自己,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

个体的行为既具有外显性更有内倾性,因而依据自己行为的判断为自我的确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理论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他的人生目标、职业理想、生活态度等都在形成之中,社会比较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标尺。社会比较也是每个个体认识自我不可或缺的方面。没有社会比较,就没有自我的进一步优化。当然,自我比较并不总是向着积极的方向,自我比较又分为向上比较、向下比较与相似比较。当个体的目的与动机不同时,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也不相同。例如自我保护与自我美化的动机促使学生与那些不如自己走运、成功和幸福的人相比;而自我成功动机强的人更倾向于向上比较,向着那些比自己更加成功的人比较,促使自己更加成功。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作用

1、自我意识提高了人的认识功能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这些活动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会变得更加自觉、合理、有效。(举例说明:学英语)

元认知: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对认知过程加以分析、监督、调整,发现原有认知活动的不足,选择和运用更好的认知策略,从而使认知活动更加完善,有效。

2、自我意识使人形成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有了自我意识,个体才能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才会产生孤独感。会因为“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不符或冲突,产生苦闷、彷徨的情感。青年人的内心世界像大海一样,一会儿晴空万里、风平浪静,一会儿狂风巨浪、电闪雷鸣。使个体的情绪状态日益丰富、细腻、敏感。

3、自我意识促进人的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以人确定自觉的行为目的为开端。而自觉目的的提出又是以自我意识的存在为前提。任何自觉行为总有自觉的主体——自我。自我意识使自我具有监督、控制、适应的功能。特别是个体自尊的维护和自尊的水平,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而自尊的水平及发展是直接同自我意识的水平和发展密切相关的。

4、自我意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

自我的概念不仅包括现实的自我,还包括理想的自我。因此社会道德就在个人的自我意识中找到了存在的处所,也找到了可以调节、激发(或抑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杠杆。就个体而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里就包含了道德、信念和道德体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如责任、义务、使命、荣誉等价值观念。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特点——分化与整合

1、自我的分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中,不仅将自我分为“客体我”和“主观我”,而且还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是自己设想出的自己的形象,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而“现实自我”是实实在在的我,是他人眼中的我。两者间有一定的差距。

2、自我的整合统一:大学生在自我分化的过程中,不断对“主体我”和“客体我”进行审视和分析,在经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使两者在新的水平上协调,达到自我的整合和统一。

3、自我同一性的扩散:“自我同一性”: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认为,青年在对“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反复审视和分析,经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达到整合统一,形成成熟的自我意识的过程。

“自我同一性扩散”是指青年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失调,无法确认自我,“主体我”与“客体我”之间无法取得一致,使自我处于一种毫无布局的弥漫、扩散、混乱状态。

4、合法的延缓期:当个体进入青年期时就逐渐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但他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往往进入一种“暂停”的状态,以尽可能满足避免自我同一性提前完成的内心需要。在大学阶段,青年人可以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设想,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二、存在的问题——同一性危机

1、自卑与自负

自卑是指“投射自我”低于“现实自我”,导致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

自负是指“投射自我”高于“现实自我”,导致自我评价过高、过度自信,夸大个人的能力,不善于向他人学习。常常孤注一掷,盲目蛮干、结果常以失败告终。

产生自卑与自负的原因是社会比较的结果。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但比较之后更重要的是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

吉根(Gergan,1970)等人的实验很典型。他们请去商行应聘的人分成两个小组,独立地就几项个人品质作自我评价,然后每个小组分别出现一个假装的求职者,一个是自信、文雅、衣着考究、手提皮包的人,另一个是衣衫褴褛、形容猥亵的人。接着找借口让应聘者重新填写自我评价表,结果发现遇到形象良好的假装应聘者的小组成员自我评价降低了,而另一组则提高了。这种变化显然是应聘者与他人进行比较而造成的。

个体除了把自己与他人比较,还常将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如果自己与过去比较,当看到进步时,会增强自信和自尊,改善自我形象,反之则会降低自我评价,对自己不满意。如果把当前的我与未来的我做比较时,詹姆斯曾给出一个公式

自尊=成就/追求

这个公式表明:当一个人目前的成就已知时,他的自尊水平与其追求水平成反比。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值越高(追求),则在同样当前的成就水平下,自我满意度就低,因此自尊水平就越低。反之一个胸无大志,对自己的期望值不高的人,就容易自我满足,容易自得自傲、甚至孤芳自赏。

自卑的人应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减轻因为达不到奋斗目标而带来的焦虑感,提高自尊水平。自负的人应多和优秀的人相比,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提升自我期望值,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

2、盲目逆反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当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为一种本能的反抗,把客观环境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而把“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相对扭曲,故意与外界对抗,表现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与外界人为地对立和对抗。还具有偏激性,导致看问题不客观、不全面,还会导致主观虚无主义。逆反心理会导致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人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产生盲目逆反的原因是不合理的自我归因。自我归因是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事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即对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研究了归因理论,提出了“共变”原则。按照海德的模型,把原因划分为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来判断。

内在归因可分为两种:一是能,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为能力,一是为,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为努力。

外因归因也可分为两种:一是将结果归因于作业难度,一是将结果归因为机会与运气。

研究表明: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外部因素(如作业难度),将降低对成功的期望,把成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因素(如缺少能力),将增加对行为结果的消极情感,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把成败归为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如机遇与运气),容易形成听天由命,不负责任的心理。最好把成败归因于自己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程度、动机强弱),就会保持甚至增强成就的动机,有较高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过分追求完美

过分追求完美是不合理的自我信念导致的。“不合理信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绝对化的要求和过于概括的看法。有些人对自己或她人持有“必须”、“应当”的要求,如果达不到就会难以接受,进而否定自我。这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4、以自我为中心

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自我的存在和自身价值,一味满足自己的需要,不顾他人的利益,甚至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这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现。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发生后,一些媒体或专业人士对他的犯罪动机进行分析,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写下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她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心理问题的,不是他贫困的家庭背景,是他强烈和压抑的情绪特点,是扭曲的人生观、更是他自我中心的性格缺欠。这属于个体自我意识混乱中自我中心的明显表现。马加爵曾说:“他们都觉得我奇怪,把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隐私都说给别人听,我感觉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可是事发后记者调查,并没有谁在意他的生活习惯。事实上它仅凭自己的感觉,站在自己的角度猜测别人,并不代表真实的情况。所以说:“要想让别人忘记,自己先忘记吧”

以自我为中心产生的原因是个体的自我控制发展不完善。自我控制可分为被动的自我控制和主动的自我控制。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取决于社会要求的程度和对社会要求的自觉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高而自我控制水平低,则会表现为纵容自己、我行我素、难以做到严格律己,审慎待人。因此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就要以客观进行自我评价为前提,以建立良性心理体验为手段,以改进不良行为方式为目标,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活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最佳时期。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积极健康的调试方法

1、积极的悦纳自我

美国一所黑人教堂的墙上写着一句话:“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上帝给你的礼物你无法选择,但你给上帝的礼物你可以选择”

悦纳是一种积极的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与自我评价紧密相连的。自尊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评价状况,人在不同场合的自我体验都与自尊心相关联,并受自尊心的影响和制约。自尊水平过低的人,常常焦虑水平高,极不满意自己,又惧于正视现实。对整个心理会造成弥漫性不良影响。

调整自尊心可从调整认知结构入手。首先调节注意聚焦的方向。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大学生,如果过于关注自己的外貌,就会自惭形秽,怨天尤人。这样的人不妨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在品质,比如才华、品德或人情练达。“微笑是最美的化妆品”,一个人的外貌由不得选择,但优良的品质和德行却可以通过努力而达到。个人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和自尊水平,悦纳自我。

自尊心过强的人,也不可取。因为刚者易折、洁者易污,自尊心过强的人会非常脆弱,容易被人伤害。自尊心过强的主要原因是自视过高,也要从调整自我评价入手,不要夸大自己的长处和成绩,要清醒地看到缺点和不足。改善人际关系。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悦纳自我。

2、有效的控制自我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中的重要部分。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使个体自觉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的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为了强化自我调控,首先要激发个体自我调控的动机,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我调控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巨大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坚信自我调控是可以学会并养成习惯的(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建立,100天固化)。

其次要保证自我调控的经常性。“吾日三省吾身”,提倡频繁的反省和反思,进入良性循环,形成“正反馈”效应。

最后自我调控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跳一跳,够得着”但要保证总目标的一致。

3、不断的创造自我

创造自我是指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挖掘自己的个性潜能,使个性充分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令自己吃惊的成功境地。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周国平

认识你自己周国平

认识你自己教案

你认识你自己吗?

如何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教案

《讲义——第二章:认识你自己.doc》
讲义——第二章:认识你自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