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20-03-02 12:12: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黔之驴》教案

上官镇第三初中七年级语文组 杨伟云

教学目标:

1、理解、翻译课文,并理解“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的含义。

2、赏析文中关于虎畏驴、识驴直至食驴过程的精彩描写。

3、探究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文中关于虎畏驴、识驴直至食驴过程的精彩描写。

2、探究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借助教辅资料了解《黔之驴》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概况; (2)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试读课文;

(3)尝试翻译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句做好记号,以便课堂上共同解决。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二、检查预习情况(屏幕显示“预习提示”)

1、请一位学生简介作者。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准备评读。

3、学生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

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与工具书,解决预习中遇见的字、词、句的疑难,并尝试口译课文。

三、理清故事线索:请同学们尝试用三字(或四字)短语填写下面各空。

事情的起因:(驴入黔)

事情的经过:(虎畏驴)——(虎识驴)——(虎狎驴) 事情的结果:(虎食驴)

四、赏析:请同学们将文中自己喜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当能作出恰当评点,并适时地拿出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学生交流)

五、探究寓意:“寓”就是寄寓、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有所寄托的故事。我们能从《黔之驴》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1、让学生谈对寓意的理解。(应该能从“虎”的角度得出一些结论)

2、教师引导,得出一些另外的探究结论。(如引用材料——选入教材的《黔之驴》删去了的结尾部分进行探究。)

六、找成语: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中有三个就来源于本文,请大家将它们找出来,并说一说其大体意思。

1、庞然大物:形容庞大的东西。也形容表面上强大,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本事。

2、黔驴之技: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3、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

七、课堂小结:

短短的124个字,就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此生动有趣的故事,就能让我们明白这么多精深的道理,柳宗元确实无愧于他大文豪的头衔,而寓言这种体裁也确实挺有趣的,希望大家今后能阅读更多这类有趣、有益的文学作品。

八、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②蔽林间窥之。 ..③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④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⑤技止此耳! .(2) ①庞然大物也 .②然往来视之 .③以为神 ..④以为且噬己也 ..

九、课后思考与练习

1、请用“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三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说一段话,同时含有这三个成语。

2、想一想并与同学讨论一下,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说一说为什么。

十、课后反思:

黔之驴

黔之驴

黔之驴

黔 之 驴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读后感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说课稿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黔之驴 Microsoft Word 文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