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

2020-03-02 13:20: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知识的沿袭,思想的传承

博大精深的儒学是从伦理道德,修身养性到统治阶段治国平天下的一整套的理论思想体系,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中国历朝历代,没有一个能脱儒学的影响。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仁者爱人、三省吾身,忧国忧民。。。它是中华民族古代社会那些具有普遍价值或被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的传承。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形成的《巴黎宣言》称:人类要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应当到东方功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可见,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卓越人士的共识。 道德、知识、交际。情感、经典的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切可能的选择,这是一个美好的、善良的选择,对于孩子,获得知识,仅仅是个开始,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是能给予道德上的智慧,而这个智慧的力量是无限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道德的智慧力量可以应对一切。学校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而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启发教育和引导学生汲取道德的智慧力量,以下就是我校采取的一些课程与儒学教育无缝融合与创新的具体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打造儒雅校园

我们通许县实验小学,以“传承儒学文化,打造儒雅校园”为主旨,着意于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

走进校园,大门东西两边各是一幅巨型画卷,分别是图文并茂的《弟子规》、《三字经》、《劝学篇》,学生每天从大门出入,儒学文化的谆谆教诲就会穿越历史的时空,萦绕在学生的耳畔。程门立雪,卧薪尝胆,铁杵磨成针,这些都是学生刻苦学习的榜样。学校的走廊文化也是以传统美德和感恩教育为主题。如“向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坚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明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惜时:少年一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友爱: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并注有白话文解释和传统美德的小故事。还有《弃官寻母》、《卧冰求鲤》、《戏彩娱亲》、《闻雷泣墓》、《行佣供母》、《扼虎救父》、《恣蚊饱血》、《亲尝汤药》等感恩小故事,教育学生以古人为范。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做个诚实守信,惜时向善的好少年。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教育意义深刻,学生喜闻乐看。 走进教师办公楼抬头可见:“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说明育人的重要性。由此,教师们在育人的过程中,更加瞩目于未来,为孩子一生奠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告诉教师教与学是互为促进的,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还有“修其身,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等。以上所写的只是实验小学墙壁文化的冰山一角,如今,实验小学就像一部书、一步传承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书,一部正待孩子们慢慢咀嚼,解读和回味的儒学之书。

二、寻找现代教育与儒学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学校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

一、二年级一个内容,有语文教师精选《三字经》、《弟子规》的部分内容,教师收集的童谣谚语等内容。三至四年级一个内容,有《论语》、《唐诗三百首》、《大学中庸》,五六年级一个内容,有《增广贤文》、《道德经》《四书》《五经》和小学所学过的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等。这既是学生初识儒家文化的简明读本,有事学生感受儒家先贤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经典教材。让学生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彼岸。让学生在人生的奠基阶段,初步内化儒家文化的宏旨要义。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又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指引文明行为。我们从2008年8月39日开始实施,周一至周五,每天三次诵读,第一次是上午预备前15分钟,第二三次是上下午大课间艺术巩固。诵读方式:采取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唱诵,学生自由背诵等多种形式,学生可表演吟诵,可配乐读,自主选择。高年级学生每天下午预备前练字时。可将当天所吟诵的内容再通过书写形式巩固,强化记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寻找深入学生内心的活动载体

为了使这项工作开展的工扎实有效,学校又举行了儒学经典诵读大赛,各阶段评比时按照:集体展示,个人特色展示,学校抽查背诵三块内容相结合,给各班打分。在班内初赛,年级复赛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校决赛。班级开设:“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等主题班会;红领巾广播站开设儒家故事校园广播时间;举办《论语》书画比赛,校园文化解说员比赛等活动。学校每年都在开展“庆六一古诗文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使学生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准则。

每到上午、下午大课间,全校师生都要齐集到大操场,在悠扬的音乐和快乐的节奏引领下,全校师生带着动作齐诵儒学经典部分内容。诵读之声朗朗震耳,诵读之势宏达磅礴,这是实验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常常吸引着一些人在我校大门的外面跟着跳着背着。去年九月,由我校师生合作自编自导自演的“儒学校园剧”以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及孝廉为主题,深入挖掘儒家优良传统的现代表现形式。使我校的儒学之路走向高潮。

四、利用家校共建资源,让儒学走进家庭,走向社会

我校在每学期开学初,都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积极与家长们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方法和心得体会。把我们的儒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在家长委员会上宣布,让家长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把学校打造儒家文化的设想、实施步骤、具体作法与家长达成共识,以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活动开张一段时间后,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大课间艺术效果,并与家长座谈,要求家长提出宝贵意见和好的建议。将诵读活动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

知 识 的 沿 袭, 思 想 的 传 承

——《儒学》一种内蕴丰厚的校本课程

博大精深的儒学是从伦理道德,修身养性到统治阶段治国平天下的一整套的理论思想体系,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中国历朝历代,没有一个能脱儒学的影响。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仁者爱人,三省吾身,忧国忧民„„它是中华民族古代社会那些具有普遍价值或被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的传承。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形成的《巴黎宣言》称:人类要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应当到东方孔老夫子那里去寻求智慧。可见,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卓越人士的共识。

道德、知识、交际、情感、经典的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切可能的选择,这是一个美好的、善良的选择,对于孩子,获得知识,仅仅是个开始,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能给予道德上的智慧,而这个智慧的力量是无限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道德的智慧力量可以应对一切。学校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而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启发教育和引导学生汲取道德的智慧力量,以下就是我校采取的一些课程与儒学教育无缝融合与创新的具体做法。

一、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打造儒雅校园

我们通许县实验小学,以“传承儒学文化,打造儒雅校园”为主旨,着意于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

走进校园,大门东西两边各是一幅巨型画卷,分别是图文并茂的《弟子规》、《三字经》、《劝学篇》,学生每天从大门出入,儒学文化的淳淳教诲就会穿越历史的时空,萦绕在学生耳畔。操场西墙上是五幅历史名人励志小故事图画,有开卷有益、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卧薪尝胆、铁杵磨成针,这些都是学生刻苦学生的榜样。学校的走廊文化也是以传统美德和感恩教育为主题。如:向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坚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明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惜时: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友爱: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并注有白话文解释和传统美德小故事。还有《弃官寻母》、《卧冰求鲤》、《戏彩娱亲》、《闻雷泣墓》、《行佣供母》、《扼虎救父》、《恣蚊饱血》、《亲尝汤药》等感恩小故事,教育学生以古人为范,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做个诚实守信,惜时向善的好少年。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教育意义深刻,学生喜闻乐看。

走进教师办公楼抬头可见:“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说明育人的重要性。由此,教师们在育人的过程中,更加瞩目于未来,为孩子一生奠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告诉教师教与学是互为促进的,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还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等。以上所写只是实验小学墙壁文化的冰山一角,如今,实验小学的校园就像一部书、一部传承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书,一部正待孩子们慢慢咀嚼、解读和回味的儒学之书。

二、

寻找现代教育与儒学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学校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

一、二年级一个内容,有语文教师精选《三字经》、《弟子规》的部分内容,教师收集的童谣、谚语等内容。三至四年级一个内容,有《论语》、《唐诗三百首》、《大学中庸》,五至六年级一个内容:有《增广贤文》、《道德经》、《四书》、《五经》和小学所学过的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等。这既是学生初识儒家文化的简明读本,又是学生感受儒家先贤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经典教材。让学生走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论彼岸。让学生在人生的奠基阶段,初步内化儒家文化的宏旨要义。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又可以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我们从2008年8月30日开始实施,周一至周五,每天3次诵读,第1次是上午预备前15分钟,第

2、3次是上、下午大课间艺术巩固。诵读方式:采取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唱诵,学生自由背诵等多种形式,学生可表演吟诵,可配乐读,自主选择。高年级学生每天下午预备前练字时,将当天所吟诵的内容再通过书写形式巩固,强化记忆。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寻找深入学生内心的活动载体

为了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学校又举行了儒学经典诵读大赛,各段评比时按照:集体展示,个人特色展示,学校抽查背诵三块内容相结合,给各班打分。在班内初赛、年级复赛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校决赛。班级开设“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等主题班会;红领巾广播站开设儒家故事校园广播时间;举办《论语》书画比赛、校园文化解说员比赛等活动。学校每年都在开展“庆六一古诗文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使学生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准则。

每到上午、下午大课间,全校师生都要齐集到大操场,在悠扬的音乐和快乐的节奏引领下,全校师生带着动作齐诵儒学经典部分内容。诵读之声琅琅震耳,诵读之势宏大磅礴,这成了实验小学一道亮丽的诵读风景线,常常吸引着一些人在我校大门的外面跟着跳着背着。去年9月,由我校师生合作自编、自导、自演的“儒学校园剧”以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及孝廉为主题,深入挖掘儒家优良传统的现代表现形式。使我校的儒学走向高潮。

四、

利用家校共建资源,让儒学走进家庭,走向社会 我校在每学期开学初,都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积极与家长们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方法和心得体会。把我们的儒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在家长委员会上宣布,让家长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把学校打造儒家文化的设想、实施步骤、具体作法与家长达成共识,以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请家长到学校观看大课间艺术效果,并与家长座谈,要求家长提出宝贵意见和好的建议。将诵读活动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创办家长学校,我校每两周举行一次家长学校培训班,成立母子同读领导组,开展儒学背诵亲子活动等,使学校开展的儒学教育从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同时社会和家庭又反作用于学生。

五、取得的明显成效

学校从背诵儒学经典以来,学生由新鲜、好奇到被深深吸引,精神面貌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为人处世上,都不知不觉变得“懂事”了。当学生们学习不认真、不刻苦时,他们会想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儒学思想提醒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不可产生厌烦情绪;当时间在嬉戏和打闹中一点点流逝的时候,同学们会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儒学思想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当孩子们惹父母生气的时候,他们会想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儒学思想提醒我们要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很多家长也表示,孩子背熟了《弟子规》之后,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了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不但听话、守信,还主动帮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心胸也开阔多了。实验小学的学生,通过对《儒学》的学习,数年之后,这些学生因对古文化的不断吸纳,将在作文、做人和做事各方面展示出过人之处。四一班学生斐文文的家长说:她为孩子从小接触儒学内容而莫名欣尉,这是对孩子终身发展起到巩固作用的创新之举,是孩子最需要吸收高层次学识的一场“及时雨”,她十分感谢学校。

我校在创建儒家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由于时间不长,并且尚在摸索阶段,因此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但是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得到极大提升!

儒学

儒学 试题

孔子儒学

儒学现状

《儒学》专题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面向世界的儒学

儒学与企业文化.

儒学融入企业文化

儒学与护理

《儒学.doc》
儒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