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

2020-03-03 12:55: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红楼梦》有感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 一支《枉凝眉》将我带进了一个梦,这个梦有哭有笑,十分凄美,它叫——《红楼梦》…… 一百多年前曹雪芹因曹府败落而编写了这一部带有自传性的《红楼梦》,曹雪芹大约在30岁左右开始写《红楼梦》但,直到他“泪尽而逝”时也不过只完成前八十回,这可以说是一个悲剧。

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有同一个感受——读过一遍后就不想再读一遍,这并非因为写得差,反之,正因写得太好,所以读到黛玉梦诗、黛玉仙逝就不忍再看下去。人生,我宁愿平淡些,假如黛班把自己想的什么说出口,假如宝玉换一种性格,假如没有宝钗……那么这个故事也不会如此伤感。但,人生哪有那么多假如?大多数人应该都希望宝黛最后在一起,我亦如此。即使人人反对,终日难饱,又怎样?可是我,这个多愁善感却充满古怪想法的女孩在读过红楼梦后,却希望用十年的生命却换曹梦阮写完《红楼梦》,但,即使写完又怎样?宝黛会在一起吗?不,不会,从一开始,这就注定是个悲剧。 黛玉在我眼中一直是个爱哭,爱乱想的女子,她自幼丧母,失去母亲的教导,却仍然天真、单纯。或许当初她将自己的心事说出口,贾母会将她许配给宝玉吧!有时,我认为她就好像潇湘馆的竹子,虽外表柔弱,却又坚忍不拔的毅力,她,个性率直,从不阿谀奉承,甚至有些尖酸刻薄,这正是宝钗不及她的地方。

宝玉一生痴痴傻傻,疯疯癫癫,最终遁入空门;黛玉整日哭啼,猜猜疑疑,最终香玉殒;宝钗一生圆滑处世,最终独守空闺;王熙凤一生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每个人都以一个“悲”字结束。“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曲葬花吟似乎早已预知结局,总是悲!

我不喜欢那个自以为天下女儿泪都要为他流的宝玉,我却欣赏那个一生只对黛玉痴心的宝玉;我不喜欢那个整日胡思乱猜疑的黛玉,却佩服那个追求自由和爱情的黛玉;我不喜欢那个处世圆滑的宝钗,却有些怜悯那个独守空闺的宝钗;我不喜欢那个机关算尽的凤姐,却钦佩那个能撑起半边天的她……人生啊!我宁愿平淡些!贾府纵然有千金万银,却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自由和幸福,这些千金万银买不到,永远买不到!

我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泥吟泽畔,九死不悔;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虽辛苦却又幸福。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 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doc》
读红楼梦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