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中医医院

2020-03-03 16:26: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卫市中医医院

2016年关于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

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传统优势,与医改最终要解决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上,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同时中医药具有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中药口服、拔罐、中药熏蒸等用于常见病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医院的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提升,但由于医保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和中医治疗收费偏低,导致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足,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中医药特色不明显

(一)原因分析

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财政的投入与综合医院比较相对不足,中医治疗收费标准低,医院长期实行自负盈亏的核算体制,医院、医生不得不为收入而工作,这就导致医生并不以中医手段来治病,很多采用西医手段为主、中医为辅的治疗方式,开药也以开西药为主,而价格低廉、简便灵验的中医药和中医特色疗法逐渐被冷落。

(二)针对性措施

1、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

我们始终认为,中医院应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紧紧围绕“中”字做文章。以应用中医诊疗方案为切入点,将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贯穿全院工作。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发挥和凸显,是中医医院的办院之基。针对医院服务对象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经济欠发达的市情,提高临床中药饮片使用,积极使用非中医药疗法手段治疗疾病,最大程度提高疗效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在对临床科室工作的考核中,突出中医特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考核,年底有总结,同时不断完善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

2、通过加强考核,保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发挥。建立新的考核机制,制定每个科室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服务考核指标,并树立典型,奖优罚劣,动态管理,相互促进。针对过去有些科室很少使用中草药的情况,医院反复要求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并与绩效工资挂钩,调动临床医生使用中草药和非中医药疗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西医比较而言,优势应该体现在疗效更高、疗程更短、方法更简易、价格更低廉、毒副作用更小方面。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优势表现在全程或一个或多个环节上,针对不同科室和专业,提出不同要求和目标。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奖罚。

3、把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放在管理工作首位。中医院姓“中”应上升到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要落实到医院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按照中卫市中医医院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一是继续深入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工作,提高临床医生利用中医药治病的能力;二是加强临床科室中医特色发挥的动态管理,按月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处罚考核较差的科室;三是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的各类中医药特色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发掘和培育一批中医实用技术并向社会推广。四是通过治未病科的中医药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普及、义诊活动,加大中医中药知识的宣传力度。五是通过和区内外中医医院合作,提升医院利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体水平。

4、加强特色中医专科的建设。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心血管科、推拿科);自治区级优势专科建设项目1个(针灸科);医院培育专科3个(肛肠科、脾胃病科、呼吸科)。制订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在人员配置、设备配备上坚持满足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力争通过3-5年建设,逐渐形成专科特色明显,服务能力突出的专科梯队。

二、中医药人才不足

(一)原因分析

因财政支持不足,医院编制数只有108人,且财政只给予60%经费,退休人员工资财政只给予50%,另外250余聘用人员工资全部由医院自收自支;人员编制政策限制(聘用人员占医院总人数的70%以上),导致医院中医药专业人员招聘吸引力不足;现有专业人员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

(二)针对性措施

1.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保障和经费投入,将人才队建设纳入医院总体规划,从组织管理上保障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招聘、人才引进、派出进修学习等途径造就一支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需要的中医人才队伍,形成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人才布局,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根据不同人才结构特点,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进行规划,制订和实施系列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具有潜质的中医苗子,给予重点培育。夯实中医人才基础,选派高素质青年中医人才到区内外医院(北京东直门医院)有针对性的学习进修,不断提高临床处置能力。鼓励医务人员参加中医药学历教育,开展“西学中”培训。

三、院内制剂研制能力不足

(一)原因分析

根据我院目前的发展变化,医疗服务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医院药学工作新模式,面临市场经济改革的竞争机制,医院中药制剂不仅需生产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药品,而且还需要生产非处方药品。我院中药制剂工作尽管筹建多年,但缺乏临床疗效明显,组方相对固定的方剂形成院内制剂,致使该项工作滞后。

(二)针对性措施

1、加强院内中医药专家经验方的收集整理,并做好经验方临床疗效的统计分析工作,尽快发现一批疗效明显、组方科学、质量安全的方剂,形成医院制剂,填补此项工作空白。

2、加强科内协定方的使用,科室要针对疗效显著的中药方剂进行研究,尽快选出疗效显著的协定方推广应用。

3、积极培养中医药制剂的人才,借助自治区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研制先进经验,提高院内制剂研发能力。

四、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不深

(一)原因分析

1、中医药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氛围,而传统文化知识在现今的基础教育系统不断被弱化,许多人对中医概念和理论不了解,把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概念认为是”玄学\",常用西医药的标准来衡量中医药,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环境。

2、由于学中医药不仅要熟记硬背和淡泊名利,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古文基础,这对现代年轻人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也是中医药后继无人,后劲不足的原因之一。

3、现在中医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是按西医授课方式学习,没有将中医和中药从理论到实践上系统地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学医的不懂药、学药的不懂医现象,这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担负传承中医药的任务,并在今后的学术造诣和技术创新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针对性措施

1、迅速推进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优化环境形象建设主要从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以及医院标识等方面着手,使医院的核心价值以视觉的形式得以外化。

2、医院标识具有整合医院精神、规范行为文化、突出视觉个性、增强公众印象的作用,院徽、院名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要充分体现出中医内涵。

3、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院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全体员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观念。在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五、中医创新意识不强

(一)原因分析

老专家、老中医长期受孔子中庸思想影响,使中医大夫治病遵守“不偏不倚、万事求稳”的传统中医意识作祟,容易陷入比较保守的、封闭性的、唯一性的和呆板的教学模式。对各项工作都是老想法、老传统思想,按部就班,创新意识落后。

(二)针对性措施

1、狠抓业务创新,提升技术水平。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以药养医的局面将根本扭转,诊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将成为医院扩大市场的决定因素。

2、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我院对于业务进修、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凡属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给予优先安排。凡进修学习都要带回一个新项目,交一份开展新技术的报告。

3、新技术应用于临床;院内设立奖励基金,每年评比新技术成果,并把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情况列入职称晋升条件之一。

4、鼓励业务人员技术创新。我院出台奖励措施,鼓励开展临床研究。

中卫市中医医院 2015年12月25日

中卫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护理工作计划

中卫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护理工作总结

中卫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护理工作总结

中卫市政府工作报告

中卫市政府工作报告

中卫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中医医院

中卫市团委培训心得体会

中卫市第四小学教科研

宁夏中卫市西部大开发演讲稿

《中卫市中医医院.doc》
中卫市中医医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