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2020-03-02 18:20: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奠基人,他一手缔造了伟大的红色人民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历史人物,是我们的思想导师,革命舵手和最高统帅。他和这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思想曾经充斥着辽阔的中国。

从未想过,读《毛选》竟然能读得意兴盎然,觉得清爽之气如秋风扑面一般;从未想过,毛泽东竟然如此平易近人,除了有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翻开《毛选》,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那是伟人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文章背后的红色历史。

毛泽东主席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一部分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仍要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巩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最引起我的思考,让我最有震撼。能够引起我巨大的反思的是:所谓“过分”的问题。那时农民刚翻身,对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为所欲为,把他们入另册,向他们罚款捐款,打轿子,动不动就捉他们戴高帽子游乡,在乡村造成了一种恐怖的现象。这些在我看来,我也觉得是挺过分的,我很疑惑为什么不加以管理。但是,毛泽东说:“第一,上述那些事,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自己逼出来的;第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毛泽东解释的这些话让我很震惊,仔细思考后,我恍然大悟:是的,这些所谓“过分”的举动,都有革命的意义,非如此决不能镇压农村反革命派的活动,决不能打倒绅权。“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的确如此,想一想以前那些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对农民做的那些过分的事,再对比农民们对他们做的,就再也不觉得农民们过分了,否则,就是拥护特权阶级利益的地主理论。这些论断和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确实让我收获颇多,使我在思想上有了更大的觉悟,不仅让我更加注重透过现象看事情的本质,而且更懂得了换位思考的意义。 在第一卷里有讲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过红色政权夺权的原因,把书里写的和老师讲的结合在一起,再和书中前面的部分联系起来,再经过我的思考,彻底消除了我的怀疑——为什么红色政权会在当时的中国发生和存在,为什么一定是共产党夺权了。虽然共产党很优秀、很好,可是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并且共产党的设施、财力等方面都是很弱的。我觉得通俗地说,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是由当时的国内局面和国际形势决定的,而它的胜利是由它的性质和当时国内的情况所决定的。还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的很到位,既全面又缜密,把当时的情形阐述得很完美。

另外,在接下来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我更全面地认识了党,也对毛泽东的思想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毛泽东看问题很深透,思维很缜密,观点独到,针对性强,除去晚年犯的错误,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这一代伟人的独到之处。尤其是《反对本本主义》中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成长了,对这句话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没有调查,就不了解情况,那么说的话就没有依据,就是瞎说,是不可信的,如果再把这些没依据的瞎话散播给其他人,不仅会误导其他人还会大大地降低自己的诚信度,真是害人又害己。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更应该做到诚信这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得更踏实,更有意义。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我更了解了当时战争的形势和性质,让我对当时的国内战事一下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毛泽东看问题站的高度——毛泽东就是站在中国未来领袖的位置来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情,实事求是。不像王明等人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若不是毛泽东的高瞻远瞩,立足于实践,高超的军事谋略。危在旦夕的中国,当初也许会走更多的弯路,损失更大。有人说,红军长征死了那么多人,根本不划算。当初我也这么认为,但是了解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原来看过的唐国强主演的《长征》后,才知道长征真的是当时唯

一、仅有的选择。只有当机立断,才有希望突出重围,挽救危在旦夕的中国。最后,长征精神也作为一种革命精神源远流长,被我们铭记。在这一百多页里讲了很多关于战略的问题,虽然我不是很懂,但是就我懂的那些,就已让我很佩服毛泽东的军事谋略,很精彩,很漂亮,很透彻,很本质。

第一卷的最后还有很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实践从而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联系。在读完《实践论》之后,使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践论》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使我更清楚地了解到了人的认识是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是怎样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再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从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能够使人在脑子里生起突变,把感性认识上升发展到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从而更好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实践论和前面写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又是一致的。《实践论》使我在理论上有了提升,从而能更好地分析和把握生活中的事物。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这些话说的很到位,很有概括性,用《矛盾论》中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更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对待事情,处理事情。《矛盾论》中还说“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正如毛泽东得到的结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是的,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矛盾的,我们要用书中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从而更好地把握事情,做出最好的、最正确的决定。例如和同学的关系,一件事情的进展等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到,并且还有助于我们去创新。《矛盾论》使我对事物的认识有了质的改变,让我知道了竟然可以这样去看事情,让我更能从全局把握事物,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了这样的思想、看问题的角度,对我们今后的事业和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章。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业俱兴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的战线。毛泽东认为教育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教育是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骨干的重要阵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大众只有接受了革命的教育,掌握了文化工具,掌握了革命的理论,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教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要“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 “改革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选集中的一句话、最有“文化”的一句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由此可见,如今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在前进。而我们也应该前进!

历史跨过了一个世纪,当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的优良传统,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指示精神,按党的十六大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改革。

教育在当前已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国家也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仅仅短短的九年教育是满足不了我们有些爱学喜学的孩子的。我们更要注重教育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天地,也是人才施展各自才能的大好时机。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教育,但首先我们还得学会做人!做一个完整的人!在选集中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一句最给人希望的话语。也就是说,世界是我们年轻人的天下,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地学习。我们要将自己的天下打造地更加完美。

选集中还强调了要打造自我。打造求真务实和平凡简单还有会领会导的自我。一直都觉得做人还是简单朴实点的好。为人简单,追求地就会少些。我们也就会更容易知足些。但我们还要做个热情为人民服务的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严格要求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位!

毛泽东以其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 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随着书一页一页的翻过,我们可以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体验那段历史,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学习理论,学习那些经典语录,通过阅读《毛选》,将我的思考空间打开。我们在感悟着伟人的丰功伟绩,我们在领悟着那些理论的真理,我们在学习着伟人的品质与精神。以后,试图将自己改变,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爱为人民服务、爱求真务实、爱平凡的我。我要学习伟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群众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选》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doc》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