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的三要素:商品力、形象力和销售力

2020-03-02 09:21: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企业竞争力的三要素:商品力、形象力和销售力

80年代下半叶,日本一家经济刊物曾对200家国内最人的制造企业首脑进行调查,内容是,在90年代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致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结果80%的人认为:优良的形象。 不久前,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海斯教授也曾精辟地指出:“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形象上竞争。”纵观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近50年的发展,其经济的复兴与腾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形象。如资源匮乏的日本,之所以能从美国人手中买走技术,又从美国人手中夺走市场,其产品一直领导国际市场新潮流,最关键的—点.就是日本人善于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其中均包含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优良的设计。人们漫步百货商场,在钟表柜台看到国产和日本产的同一类石英闹钟,虽然同料同质,但国产货清一色的圆形,每个售价48元;日本产品造型酷似公鸡,稻美别致,并能定时发出鸡叫声,每个售价高达412元。营业员称,尽管国产货价格低廉,但们买者寥寥,不如日本货畅销。

事实上,每个企业在讨论其活动内容时,必然已先预设了竞争对象的存在。试问,如果想在同样的生存竞争中赢得胜利,其必要条件为何?也许有人会回答:“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运用。”或认为:“资金的多寡是决胜条件。”但衡量—个企业的竞争实力,一般来说应有三因素,即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

任何企业均会牵涉到商品的销售。但“商品”一词.却未必指某种实物,例如,在服务业中,服务也是一种商品。既然企业以提高商品品质为使命,那么商品的好坏对公司必定有很大影响;换言之,商品的竞争力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倘若不注重商品的品质、不想改良商品的缺点、不愿意开发新产品,则企业的前途将会十分堪忧。然而。应如何来测定或比较商品的竞争力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同一条件下,把性质相同的所有商品同时陈列出来,让顾客作客观的评价。当然,顾客所处的阶层或评价方法,可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因而得到多种答案。但—般而言,从一定条件下的顾客反应中,能反馈出商品的竞争力。企业经营者面对这种商品力的考验,如果公司的产品因为某种缺点,得不到良好的反应时.便应该针对这些缺点来改进品质,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在商品的制作与销售技术的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倘若没有企业形象的作用,那么企业经营者在构筑企业的统—竞争力之后(即商品力+销售力),想继续维持良好的业绩实属不易,因此必须调整脚步,从过去所坚持的一轴指向转变为三轴指向。这可以说是和市场活动的发展阶段呈相对应的变化。

文章来自公孙策品牌策划:

杨杰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传播力

《力》教案设计

天力

决策力

故事力

防爆力

力资源管理

执行 力

洪力

《企业竞争力的三要素:商品力、形象力和销售力.doc》
企业竞争力的三要素:商品力、形象力和销售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