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大调研报告

2020-03-03 12:44: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临 潭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旅游兴州"战略贯彻落实情况的

汇 报

临潭县人民政府 (2012年9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和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周主任、石州长一行,在百忙中莅临我县,视察、调研、指导我县“旅游兴州”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情况,这充分体现了州人大和州政府对我县旅游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也是对我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向视察调研组一行各位领导、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临潭旅游资源概况

临潭,古称洮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这块粗犷豪放的土地,千百年来一直是陇右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门户,曾为“唐蕃古道”、四大茶马互市之一。这里山川秀美,

文化底蕴深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磨沟遗址,是甘南州内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活动的文化遗址,2008年发掘的齐家文化遗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2008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西晋吐谷浑筑建的牛头城;开发和守建洮州卫的名将李达墓,洮州明代卫城,新城苏维埃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极具考古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尤其是明代洮州卫城,是西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垣;新城苏维埃旧址是历经八百年风雨的古建筑,红军长征进入甘南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并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演进和汉、回、藏等多民族的长期融合开发,塑造了临潭独特的地方民族风情。堪称世界之最的元宵节旧城万人拔河(俗称址绳)于2001年被载入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临潭县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授予“全国拔河之乡”的称号,新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每年一度的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更是“花儿”的盛典,歌的海洋,“洮州花儿”被列为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潭县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其中以冶力关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最具代表性。景区北距省城兰州154公里,是省内外理想的避暑渡假之所和物华天宝的旅游胜地。境内有闻名遐迩的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秀丽的冶木峡、风光旖旎的天池冶海,形态逼真的的千年卧佛,奇特幽静的省级地质公园赤壁幽谷,神奇隐秘的镇关雄柱,绿涛茫茫的黄

2

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因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搭配,民族风情浓郁而被誉为“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

冶力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作为我州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旅游景区。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临潭县确立了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成功打造了“草原深处的江淮人家”城市品牌及“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旅游品牌,景区先后获得了“甘肃省十大旅游景区”、“中国西部十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称号,被美国最具权威杂志《视野》《探险》称为“人一生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被编入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西安人必游的50个地方之一》。

二、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发展战略,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工作措施,举全县之力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来培育,使我县旅游开发工作迈开了坚实的步伐,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一)“旅游兴州”工作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自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和“旅游兴州”建设目标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党代会会议精神的领会和战略目标的贯彻,及时组织召开全县文化旅游工作会议,要求

3

全县旅游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安排“旅游兴州”工作。一是为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兴州”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分别成立了临潭县贯彻落实甘南州“五大战略”领导小组、临潭县贯彻落实“旅游兴州”战略领导小组及临潭县贯彻实施“五大战略”督查领导小组,并与各成员单位签订旅游业发展目标责任书,量化分解各项任务,靠实工作责任。二是进一步强化了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等管理机构的职能。经过县委、县政府不懈努力,2010年冶力关景区管理中心从甘南州冶力关风景管理局分设出来,单独成立了临潭县冶力关景区管理中心,机构设臵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人民政府管理,设办公室、规划科、宣传科、执法大队、市场科、游客服务中心、冶力关艺术团等科室。并相继成立了新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管理局和城关、古战、术布旅游景区管理局,并配备导游等相关工作人员。三是进一步改善景区办公条件。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冶力关景区管理中心业务办公楼,投资600多万元对冶力关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提档改造。

(二)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牢固树立“大旅游、大开发,大发展”的观念,根据《关于深入推进“旅游兴州”战略大力建设旅游甘南的意见》文件要求,结合年初州政府与我县签订的《2012甘南州旅游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书》及我县旅游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了《临潭县贯彻“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全面参与办旅游的实施意见》、《临潭

4

县关于深入贯彻“旅游兴州”战略、大力推进“旅游甘南”建设实施方案》、《临潭县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冶力关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冶力关景区创建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景区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并及时启动、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根据《临潭县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目标,加快了临潭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全面启动了冶力关创建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景区、冶力关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任务分解表及计划进度表。三是今年,我县为改善景区现有旅游厕所条件,在冶海、赤壁幽谷、城关修建了三座星级旅游厕所,其中赤壁幽谷三星级旅游厕所已建成使用,冶海三星级旅游厕所完成主体建设,城关旅游厕所已开工建设完成了地基工作,并在羊沙、冶力关分别购臵安装可移动式厕所各一座,同时加强了对已建成旅游厕所的管理,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管理。四是今年,我县把旅游宣传促销做为拓展客源市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力度。随省州旅游局进行了统一宣传推介,在北京火车站、飞机场,中川机场、香港地铁站及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投放了宣传广告;租用天水—巉口、兰州—临洮、康家崖—临洮高速公路及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入口处、东方红广场等区域户外广告牌进行宣传,并在兰州火车站、西关、西站商业圈等人流量密集的公交候车亭投放了灯箱广告,同时,在新城、

5

古战、冶力关景区设立了旅游道路指示牌及景区标识牌;组织人员随州县招商团先后赴北京、天津、西安、上海、无锡、广州、深圳、兰州等地开展推介活动;在兰州召开了旅游社推介洽谈会,与宁夏、青海及省内的30多家知名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临潭旅游门户网已开通运营,并在人民网、腾讯网等媒体长期进行旅游宣传,向甘南日报、九色香巴拉政务网、县电视台报送信息60余期;在《假日自助游》、兰州市五大报刊、甘南日报等平面媒体上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宣传网站、手机短信等媒体资源,长期进行旅游宣传推介;为充实冶力关艺术团演艺人才队伍,面向全省招聘了一批演职人员,进一步提升了冶力关艺术团的演艺水平;邀请甘肃国宾旅行社、田园旅行社、康辉旅行社等20余家省内外知名旅行社来我县踩线采风;参加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会上,冶力关镇关街村荣获“甘肃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我县积极参加了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香浪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展;新编印折页、手提袋、旅游服务指南、太阳帽精美旅游杂志《临潭旅游》、《冶力关画册》、《旅游招商指南》等宣传品10万余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冶力关杯”摄影大赛,从征集到的800多幅照片中,选出了优秀奖、入选奖等66幅,并在2012“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第四届甘肃临潭拔河节期间,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先后在兰州、北京召开了2012“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第四届临潭拔河节新闻

6

发布会,中新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北京体育报,华奥星空等国内50多家媒体参会并报道;冶力关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拔河运动训练基地”, 是我县继荣获“全国拔河之乡”称号后再次获得的殊荣;积极参加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活动,期间先后在西宁、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等地开展了旅游宣传活动。

(三)旅游规划编制情况。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先后编制完成了《临潭县冶力关镇区景观绿化总体规划》、冶力关池沟、庙沟、草滩新村、葸家庄地形测绘和《冶力关农家乐建设规划》、《临潭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甘肃省临潭县冶木峡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依托北京大地风景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临潭县冶力关景区总体规划暨修建性详规》,已召开了两次审查会,目前,正在完善当中。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空前的政策环境,为全面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四)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情况。近三年来,我县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集中力量抓精点、精线、精品和硬件与软件的综合开发,依照规划加快了道路、宾馆、农家乐及景区(点)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冶力关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很大改变,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5亿元多元。一是相继实施了冶木河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野林关大酒店二期工程、冶力关步行街、关街—池沟农家乐休

7

闲一条街、冶力关文体活动中心、洮州卫城——冶力关文化生态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冶峡隧道等一大批旅游重点工程。二是对冶力关500多户农家乐进行了风貌改造升级,统一了冶力关镇、城关镇临街建筑店铺风格,在冶海、赤壁幽谷、新城景区建设三星级旅游厕所7座,实施了亲昵沟景区爱情桥、对歌台、道路拓宽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冶力关镇特色旅游小城镇“五化工程”、冶海防渗漏、景区绿化等建设项目。三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全方位开发办旅游的路子,加大了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有力的支撑了冶力关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先后完成了冶力关生态园、冶力关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村唐古拉风暴演艺厅、林海宾馆、临潭世纪饭店、滑索、滑道、滑草等项目建设工作;总投资2000万元的冶海户外游乐园CS仿真训练基地、九叠瀑布、水上餐厅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开工建设了冶木峡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甘肃省信用社冶力关接待中心、临潭宾馆、洮州宾馆等旅游招商项目。四是今后我县将进一步深化全县A级景区旅游产品,积极创建冶力关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景区,加快新城国家AAA级、城关、古战、术布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努力构建旅游生产力合理布局。五是2013年我县将积极争取冶海防渗漏工程、冶力关游客集散中心、城关、古战、术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计划项目,实施好2013年援藏项目冶力关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景区旅游厕所、停

8

车场等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抓好续建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工作,在剩余的时间,我县将积极做好明年实施项目的前期工作。

(五)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服务能力建设情况。作为全省旅游重点县和全省旅游示范县,近几年来临潭县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全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一是加大对旅游重点景区开发建设的投入,加快冶力关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的创建步伐。推进九甸峡、磨沟遗址、洮州卫城、流顺、城关、古战、术布景区建设力度,形成良性互补,形成全县“三点一线、一体两翼”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一个融高山湖泊、峡谷漂流、民族宗教、生态观光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比较完整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型旅游风景区。二是着力构建山水观光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目的地、民族宗教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三大”目的地体系。同时,乡村旅游、旅游节庆活动等新的旅游项目有声有色,呈现出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交相辉映、综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总体上说,我县旅游资源开发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三是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展。全县旅游景点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档次品位上,都有大的变化。目前,全县现有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国家AAAA

9

级景区1家、国家AAA级景区1家、国家AA级景区3家,已建成开放的冶力关景区有冶海、赤壁幽谷、黄捻子、森林公园、亲昵沟、冶木峡(上峡)、下峡等7大景点270余处小景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家、旅行社1家,全县现有各类酒店、宾馆20余家,“农家乐”已发展到57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5000多人,可同时为1万余人提供食宿服务。四是旅游接待人次及综合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52万人次,旅游收入1.78亿元;2011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56.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8.03%和20.8/%,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总量超过了20%。五是乡村旅游初具规模。我县积极行动,推进乡村旅游工作,现已初步建成了冶力关关街、池沟、草滩新村、池沟农家乐休闲一条街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冶力关关街村被评为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六是旅游商品种类不断丰富,民族服饰、洮绣(民间手工刺绣)、洮砚、城关铜器铸造工艺品,木耳、狼肚菌、蘑菇、野燕麦、豌豆粉等受到了游客的青睐;正在积极探索组建集旅游商品开发、包装、销售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商品生产公司。七是成功打造了“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临潭拔河节、临潭花儿大奖赛等一批上档次、知名度较高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2010年,我县被省上评为“旅游'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工作先进县”,连续三年被甘南州委、州政府评为旅游发

10

展目标任务考核一等奖,先后被省上确定为“全省旅游示范县”和“全省旅游工作重点县”。

(六)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情况。为全力营造安全、舒心、满意的旅游环境,实现全县旅游和谐、健康、有序发展,我县建立了旅游执法联席制度,每年在旅游旺季、旅游“黄金周”期间、重大节假日及节庆活动期间,旅游主管部门会同工商、消防、卫生、交通、物价、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的各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农家乐、娱乐场所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和集中整治旅游市场活动,并面向社会公众公布了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经常加强对各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强化旅游安全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监管和治理检查,全县从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游客投诉事件。同时加大了旅游行风建设,通过开展“讲诚信、树形象、抓质量、促发展”活动,不断深化了旅游市场秩序的综合治理。

临潭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全县人民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举措,使得临潭旅游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好的做法。一是产业定位准确清晰,全县旅游业发展思路及目标明确。二是发展旅游业的思想统一,信念坚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形成了共识。在全社会营造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引导全民参与办旅游。旅游大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在加大自身投入的同时,

11

通过民间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投资旅游资源开发,群众参与办旅游的信心空前高涨。四是县委、政府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得到加强,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出台,创造了旅游业发展的宽松环境。五是旅游宣传工作在方式上有了新突破。通过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和借助影视剧的拍摄,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宣传报道,提升了冶力关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

三、贯彻实施“旅游兴州”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的监督下,坚持“旅游带县”战略不动摇,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市场知名度逐步提升,临潭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崭新时期。但是随着发展步伐的推进,在全面贯彻实施“旅游兴州”战略中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也逐步凸现,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景区开发建设的好坏,也同时关系着我县旅游业今后持续、健康和长远发展。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严重缺乏。近年来,虽然县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逐年加大,但总量仍跟不上目前旅游业发展形势需要。旅游基础设施、宣传促销等资金投入严重缺乏,除冶力关景区外,新城等其它A级景区开发建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二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条件差,已成为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旅游产品体系不完善,旅游业

12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不均衡。现有的产品以观光类为主,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较少,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规模整体较小,购物、娱乐项目欠缺,难以适应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四是冶力关景区经营管理机制尚未理顺。目前,景区涉及了洮河林业局森林公园和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等管理部门,由于受行业性质不同、对旅游业认识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资源配臵难以优化,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没有形成合力,景区“一票通”至今尚未解决,建设打造“大冶力关景区”存在诸多困难。五是旅游经营服务质量和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水平较低。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建议。鉴于以上我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希望州上进一步加大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快交通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定西—新城二级公路,同时借助岷—合、合—冶二级公路,推进内部交通建设,消除景区断头路,形成县域内旅游环线;同时,加快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旅游步道、栈道、停车场的建设。二是协调解决冶力关景区与洮河林业局、莲花山管理局管理问题,商定科学合理的利益机制,协商实行“景区一票通”。三是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宣传推介项目及相关经费方面给予倾斜照顾。四是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经费、师资力量、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3

四、今后临潭旅游业发展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临潭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关键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是:按照“三点一线、一体两翼”(即以冶力关、新城、城关三点一线,九甸峡水上游览、鹿儿沟自然风景区为两翼)的旅游格局,以冶力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着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力争把临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良的旅游目的地。到2012年底,全县接待游客人数达到7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超过2.8亿元;到2015年,力争全县接待旅游者超过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1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和30%以上,并努力争取创建冶力关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抓好旅游发展规划。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帮助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是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的原则,整合捆绑资金,投入到重点景区和重点项目。搞好协调配合,推进各部门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拧成一股绳,做优做强旅游产业。二是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旅游部门与发改、建设、交通、供电、水电、农牧、环保、国土等部门的联系,大力支

14

持涉旅项目。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的支持力度,增加对旅游项目建设的贷款规模。四是进一步完善“十二五”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彰显个性。坚持全县“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全县各景区发展,指导旅游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一是加大全县景区外部和内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徐合公路、下峡隧道接线工程、合冶公路的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定—新公路;加大景区景点间旅游道路的建设,消除景区断头路,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和便捷性,为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抓好以景区旅游配套及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景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旅游步道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旅游城市功能,加快给排水、垃圾处理、景区绿化等环卫设施建设步伐和景区标识,提升景区旅游形象。三是积极推动冶力关、新城、城关等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扩大旅游业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四是加快冶力关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的创建步伐。推进九甸峡、磨沟遗址、洮州卫城、流顺、城关、古战、术布景区建设力度,形成良性互补,形成全县“三点一线、一体两翼”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五是加快构建“三大”目的地体系,以冶力关为中心,以九甸峡库区、鹿儿沟景区为辅,整合我县森林峡谷、山水旅游资源,打造全县山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以新城、王旗为重点的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目的地。依托磨沟齐家文化遗址、新城国家

15

历史文化名镇、洮州卫城、苏维埃遗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李家坟、流顺红堡子等遗址及端午节十八位龙神赛会、花儿会、洮州民俗节等活动,重点发展历史文化红色观光旅游;以城关、古战、术布旅游景区为重点,依托城关“元宵节万人拔河”、茶马互市,江淮遗风,培育以汉、回、藏风情旅游,以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为主体,形成全县民族宗教风情体验旅游目的。通过自然景观资源及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实现旅游业要素的整合协调及优化配臵,形成全县旅游生产力合理布局形地。同时,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做到规划先行,实行全县一盘棋,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在全县建成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处,2A级以上景区2处,形成强有力的高端旅游产品支撑体系。

(三)强化旅游宣传推介,不断拓宽客源市场。拓宽宣传促销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加大覆盖面。继续坚持“立足省内、面向周边、走向国内”营销战略,把整个临潭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对外宣传。一是提高旅游手册、旅游指南、宣传画、折页等宣传品的策划包装水平。二是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集中声势的宣传,扩大临潭旅游影响力。三是强力推介“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拔河节、洮州民俗文化节、洮州花儿会等节庆活动。四是继续巩固主要客源市场,瞄准拓展上海、天津、北京、长三角等二级客源市场。五是借助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牌、灯箱广告打

16

造临潭旅游名片。

(四)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加强临潭地方饮食的挖掘和文化提升,提升餐饮业的档次。二是建立以星级宾馆、农家乐为主体,特色饭店、旅店为补充的规模适度、档次合理的旅游接待体系。三是配合大交通的改善,加快县城到县内主要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及附属安全设施建设,组建旅游交通公司。四是合理安排、精心优化旅游线路,形成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五是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比重,开发洮绣、洮砚、根雕、民族服饰等工艺品以及蕨菜、木耳、狼毒菌、鹿角菜等土特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制定有利于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的优惠政策,扶持地方特色商品生产企业,建立旅游购物中心。

(五)丰富文化旅游内涵,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完善文化旅游演艺场所设施,建设冶力关综合体育场馆、唐古拉风暴演艺厅等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的综合性娱乐场所。二是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丰富、充实洮州民俗博物馆文化旅游展品,展示洮州民俗文化独特魅力,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三是借助洮州卫城、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磨沟齐家文化遗址等历史积淀,开发历史文化红色旅游产品。四是加强冶力关艺术团演艺人才队伍建设,创作编排具有观赏性、娱乐性、艺术性的高质量的演艺节目,并鼓励景区(点)、

17

旅游饭店推出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文娱活动。

(六)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一是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游客服务中心服务水平上档次,全面开展旅游咨询、旅游接待、旅游购物等功能,抓好旅游交通标识建设,旅游导览工作。二是加强宾馆饭店的管理,引导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景区之间形成分工合理的协作机制和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三是抓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窗口行业的旅游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四是开展联席执法整治活动,净化规范旅游市场,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五是严格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各位领导,我县旅游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形势喜人,任务艰巨。这次调研工作,是对我县旅游开发工作的极大鞭策和鼓舞。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旅游业的发展全过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加快我县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和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人大调研报告

人大调研报告

人大调研报告

人大调研报告

人大调研报告

基层人大调研报告

地方人大调研报告

人大调研报告格式

人大的调研报告

巴州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州人大调研报告.doc》
州人大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