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2020-03-02 00:42: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近似数 小学教师:宁德富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1. 接着数数。 199

8、()、()、() 999

7、()、()、() 49

7、()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9961008 () > () > () 205306 402 ()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调查育英小学的学生数,“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人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3——猜一猜。 (1)(练习十六第9题) 提出题中的要求。

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 (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

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 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 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课外训练

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典型例题

例1 学校购回一批书,编号为200~399,请问,这批书有多少本? 分析:因为这批书的编号是200~399,应从200号算起,也就是说这批书包括200号在内,到399为止,同时也包括399号在内,那么这批书的本数应为399号减去200号,再加上200号本身这一本,即399-200+1=200(本) 解:399-200+1=200(本) 例2 5642中的4表示()

5624中的4表示()

4652中的4表示()

分析:由于“4”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样的.5642中的4在十位上,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5624中的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而4652中的4在千位上,表示的是4个千. 解:5642中的4表示(4个十) 5624中的4表示(4个一) 4652中的4表示(4个千)

例3.只有两个“0”,并且“零”都不读出来的四位数有多少个? 分析:这道题对所写的数有3个要求:有两个“0”,“零”都不读出来,是四位数.根据万以内数的读法,可以知道,这两个“0”都在数的末尾.就像这样:□□00.

1~9这9个数字,□里都可以填.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如1100、1200、1300、1400„„1900(共9个); 2100、2200、2300„„2900(共9个);3100、3200、3300„„(共9个);„„9100、9200、9300„„9900(共9个) 解: 共有81个. 例4.用

2、0、

9、8四张卡片,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分析:用数字组成最小的几位数时,要尽量将几个数字中最小的数字放在最高位上,而将最大的数字写在最低位上,依次类推出其它数位上的数据.这道题的四张数字卡片中,有一个较特殊的数字是“0”,因“0”不能写在最高位千位上(否则写出来的是三位数),只能将“0”放在次高位——百位上,而将剩下的3个数字中最小的数字“2”写在最高位上,所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2089.写最大的四位数的方法与此相反.

解:用

2、9.0、8四张卡片,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2089),最大的四位数是(9820).

例5.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试解答.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题目,图中给出三个已知数,可以提出简单的加减计算问题.

解: 游乐园今天划船的比坐小火车的多多少人? 游乐园今天坐摩天轮的比坐小火车的人少多少人? 游乐园今天划船的人比坐摩天轮的人多多少人?

11

11、、、、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2、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二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三三三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一一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 28×2

2.8×2

28×0.2

2.8÷2 25×5

2.5×5

2.5×0.5

2.5÷0.5 12×4

1.2×4

0.12×0.4

0.12÷0.4 2....思考: 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 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二二二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 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 (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为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因数扩大了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多少倍。) (2)根据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问: ①式中的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没有小数部分?②式中的因数共有五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三位小数?(因为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被划掉。) (3)计算并验算: 67×75=

836×25=

125×24=

回答: 0.67×7.5=

8.36×0.25=

0.125×2.4= 小结: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相同点: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 不同点:小数乘法,还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口算: 0.8×4=

4×0.8=

0.05×20=

20×0.05= 0.03×9=

9×0.03=

1.9×5=

5×1.9= 观察上面的算式:谁的积大于被乘数?谁的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被乘数。) 练习:在下题的○中填上>,<或=。 ①1.6×1.2○1.6;

②1.4×0○1.4; ③0.24×5○0.24;

④3.7×2.1○3.7; ⑤0×7○0;

⑥0×2.8○0。 上述规律对于⑤,⑥两题为什么不灵了?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乘数不为零时”。)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并验算 1.89÷0.54=

7.1÷0.125=

0.51÷0.22= 提问: ①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了几倍,被除数也扩大几倍。) ②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数除法需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2)口算: 4.2÷0.6=

1.5÷5=

3.2÷0.8=

2÷4= 哪些算式的商大于被除数?哪些算式的商小于被除数?为什么?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练习: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30÷0.6○30

1.8÷9○1.8

0÷0.2○0 3.6÷4○3.6

27÷0.3○27

0÷1.2○0 上述规律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除数不为0时”。) (三)综合练习1....口算: 39.78×1=

3.6÷3.6=

2.87×0= 1×0.56=

7.8÷1=

0÷2.87= “1”与“0”有什么特性? 2....计算并求近似值:怎样取积、差、和、商的近似值?(先算出积、差、和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四四四

四、、、、练习练习练习练习::::

一一一

一、、、、初步训练初步训练初步训练初步训练

11

11、、、、据据据据216216216216××××32323232====691269126912691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1.6×32=

2160×32=

0.216×32= 2.16×32=

216×320=

2160×320= 22

22、、、、据据据据321321321321××××23232323====7383738373837383,,,,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21×23=

3.21×2.3=

32.1×2.3= 32.1×0.23=

3.21×0.23=

321×0.023= 33

33、、、、根据根据根据根据108108108108××××145145145145====15660156601566015660,,,,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10.8×1.45=

1.08×1450=

0.108×14.5=

1.08×0.145=

0.0108×14500=

10.8×0.145= 44

44、、、、根据第一栏的积根据第一栏的积根据第一栏的积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很快很快很快写出后面每栏中的积写出后面每栏中的积写出后面每栏中的积写出后面每栏中的积。。。。

因数 32 320 32 3.2 0.32 0.32 0.32 因数 15 15 150 15 15 1.5 0.15 积 480

55

55、、、、用用用用““““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写出下列表中各数的近似值写出下列表中各数的近似值写出下列表中各数的近似值写出下列表中各数的近似值。。。。

精确到个位 保留一位小数 精确到百分位 保留三位小数 0.7963

3.0498

9.9495

1.9205

666

6、、、、填写下表填写下表填写下表填写下表::::

93.6 24

9.36 ÷18=

36÷

48 =

0.639 72 二二二

二、、、、口算口算口算口算。。。。

0.8×7=

1.5×7=

1.32×8=

0.9×0.3= 3.5×0.2=

2.01×0=

0.7×4=

0.05×4= 4×0.3=

12.5×8=

2.6×3=

4.1×2

二年级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doc》
近似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