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总结

2020-03-02 08:00: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劳务输出办公室2007工 作 总 结

年终岁末,2007年转眼就要闪过,本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强化加大技能培训,巩固输出基地,打造开封县劳务输出品牌,发展劳务经济,切实把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开创了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新局面。今年我县共输出劳动力21.6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13.25万人次,输出转移人员中技能培训3.1万人,免费培训1.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创劳务经济收入13.3亿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体系、夯实基础、完善输出网络、精心打造平台。 为了迅速打开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新局面,在劳务输出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完善劳务输出网络,成立了“春风行动2007”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引导群众到合法的职业中介机构求职,利用农民工培训学校进行输出前培训,实现了“培训、就业、劳务输出”一体化。同时,我局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专职抓的领导机制,并进一步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充实工作人员的队伍,改善了办公条件,今年初投入了30多万元为各乡镇劳务工作站配备了电脑、档案专柜、桌椅等先进的办公设备,健全了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劳务输出基层网络,形成了县有“劳务市场”,乡镇有“劳务工作站”,各行政村有“劳务服务点”的劳务输出网络。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已经成为了劳务信息发布、劳务输出组织、管理的重要渠道。

二、强化培训,送给农民工一把创业的“金钥匙”。

2007年,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通过我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劳动技工学校、振华裁剪学校、小豁牙服装技校等8所农民工培训基地,免费开展了园艺、服装、电子、计算机、烹饪、电焊等十多个专业的培训。目前,全县已免费培训农民工10800人,输出8000多人,真正做到了“强化培训、高薪就业、打造品牌、有序流动”一体化,积极开拓创新。在发展劳务经济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竞争的劳务市场中,农民工个人素质高低至关重要。为打造技能型农民工,我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建立了培训就业统筹协调机制,把农村劳动力培训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对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根据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双方需求,统筹下达培训计划,综合协调农民工培训工作。适时调整培训项目,打造劳务品牌;适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培训;适时聘用能工巧匠,以师带徒,使参训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提高。高质量的培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工培训接受免费的正规培训,为培育品牌劳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育品牌劳务,送给农民工一座致富的“金桥梁”。 在劳务输出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是宣传开封县劳务输出品牌,确保劳务输出数量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要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就必须培育劳务品牌,用品牌带动整个劳务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竞争力。根据对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的需求和内地重点企业的考察,我们始终坚持“以基地育品牌,以品牌促发展”的策略。目前我县的四大“祥符民工”品牌已叫响大江南北。一是以罗王、八里湾等乡镇为中心,创建建筑业劳务输出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郑州等地形成了2万多人的建筑大军,叫响了“祥符建筑工”品牌,受到总理接见的翟树森就是罗王乡输出的优秀农民工代表之一。二是以各乡镇劳务输出站为依托,组织农民工资源赴疆摘棉,今年我县农民工自发组织摘棉工2500多人,巩固扩大摘棉基地,人均月收入2500元,叫响了“祥符摘棉工”品牌。三是以小豁牙服装技校、振华裁剪学校为代表,创建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向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输送服装加工人员40000多人,叫响了“祥符裁剪工”品牌。四是以县劳动技工学校、县电子科技学校、县第一职业中专为重点,输出具有电子机电加工技术的人员34000多人,巩固创建了广东东莞、深圳电子机电加工业输出基地,叫响了“祥符机电工”品牌。

四、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跟踪服务体系。

为使外出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能挣钱”,我们组织专门人员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全程服务。年初,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劳动力资源现状调查,对全县的富余动力状况登记造册,澄清劳动力底数,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输出中,坚持政策上放宽、手续上从简,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输出后,我们根据需要,在外出人员集中的山东、浙江、江苏、杭州、深圳、广州等地方输送了12000多人,设立办事处,并成立了30个团支部和15个工会组织,并派10多位有管理经验的同志跟踪服务、管理,互通信息,加强了外出务工的维权服务。

五、广泛宣传、解放思想,让群众更新观念。

当前,在农村“小富即安、穷家难舍”的小农意识还很强,为了使广大农民工从黄土地上走出来,开封县各级党委、政府及舆论宣传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努力使广大农民工以及全社会认识到劳务输出是市场配置社会劳动力的必要手段,是脱贫致富的捷径,使他们树立不论在哪里都是干事业,劳动致富光荣,懒惰致穷可耻的市场经济新观念。首先我们借助县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广播电台,宣传各级政府关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和承诺。其次,利用春节期间返乡及农闲在家人员较多这一有利时机,赶绠撵集、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把招工信息送到农民手中。组织文艺宣传队奔赴各乡巡回演出,宣传外出务工的典型事例。外出务工人员的创业史使他们看到了走出黄土地打工致富的事实,更消除了广大农民的顾虑,改变了他们穷家难舍的落后观念,促进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解放。

六、“务工经济、返乡创业”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7年,我县的劳务输出从规模、质量上发生了突破性进展。小批量输出向大规模输出,体力型转变技能型,临时务工转向长期务工。“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盖起小楼房”的顺口溜在全县农村流传开来。同时,外出务工人员还利用便利条件,积极宣传开封县的地理优势,为家乡引进项目,积极树立扶持返乡创业典型,使之做大做强,有力地促进了开封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工作,安置了大量富余劳动力。

开封县八里湾镇内官营村农民王政国,自小热爱摄影艺术,中学毕业后,一方面自学摄影艺术,一方面到郑州、开封等地,到影楼边干边学摄影。很快掌握了一套过硬摄影技术的王政国用自己的一点积蓄又筹借了一部分资金,办起了开封县银河摄影部。由于王政国诚信经营,对艺术精益求精,他的摄影部迅速壮大,如今已在成都、郑州开了两家分部,共安排140多人就业,并培养15名员工从银河摄影部走出,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开封县金盾机械设备厂厂长薛瑞锋原来在一家无塔供水设备厂当工人,后来与别人共同创办一家无塔供水设备厂。2004年他又多方筹资100多万,在多方支持下,建起了开封金盾机械设备厂,现在产品已遍布河南各地市场,并进军湖北、安徽、河北等市场。薛瑞锋现安排140多人在厂就业,工人工资人均1500元以上。开封县银海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学森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开封县黄龙工业经济园区建立了纺纱厂,安排就业1500多人。据统计,全县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创办投资100多万元以上企业40多家。开封县罗王乡建筑工翟树森,07年7月17号接受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受到北京市委书记刘琪的接见,被河南老家几家新闻媒体进行过采访等荣誉,其本人带动农民工2000多人。回乡创业的典型事例数不胜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虽然我办在劳务输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兄弟单位比较还有不足。2008年,我县将进一步围绕发展壮大劳务品牌,以强化培训来提高品牌质量,充分发挥培训、鉴定、就业创业、维权五位一体的工作优势,进一步提升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使开封县的“祥符”农民技工走俏四面八方,为富民强县、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7年劳务输出办公室

07年总结

07年总结

07年总结

07年12月总结

07年班子总结

总结07年计划

个人总结07年

07年7月总结

07年服务站总结

07年训练总结

《07年总结.doc》
07年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