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魔力》教案

2020-03-02 04:45: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4金钱的魔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了解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让我们再来看看外国作家笔下的人。下面这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土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2.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

二、揭示课题

金钱的魔力 魔力:究竟有怎样一种魔力呢?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课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2、再次通读课文完成练习题

出示:因为没有钱,我___,托德___,老板___;

因为有了钱,托德___,老板___,我__

四、细读课文,体悟人物感情

(一)、托德

1、从哪里读出托德的刻薄呢?

2、神态和语言。

3、朗读托德的神态和语言。

4、“我”怎样?胆怯

5、联系生活实际,谈胆怯。

6、读“我”的话,再引出现实生活中“顾客就是上帝”,让学生再读“我”的话,体会人物感情的不同。

7、有钱之后呢?

8、体会托德脸上的变化,以及语言的变化。

9、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介绍课文概要。

10、计算100万英镑的实际意义是多少,建立数字概念。进一步理解课文。

(二)、老板

1、没有拿出钞票之前,老板在哪里?

2、拿出钞票之后,老板的表现怎样?

3、吹口哨说明什么?心里在想什么?

4、他在找衣服的时候,自言自语什么,心里想什么?

5、找到衣服以后呢?

6、当“我”说要无期限的等待付钱时,老板又是什么样?为什么?

7、我走的时候,老板怎样?

8、从语言中说明什么?

9、想象:当我走后老板是怎样一副表情?

五、体悟思想,总结提高

1、是什么让“我”从一个乞丐、魔鬼变成了上帝?

2、又是什么让一个真正的上帝让别人看成乞丐、魔鬼?

3、托德和老板的目的错了吗?他错在哪里?

4、谈谈对金钱的认识。

5、播放《金钱的魔力》视频片段,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交流一

六、拓展延伸,引发阅读兴趣

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吗?(这段最好放在前面,介绍背景,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

1、在《百万英镑》这篇短篇小说中处处可寻觅到这样的生动描写。感兴趣的同学可读原文,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特点。

2、了解作者──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乞丐》等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形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幽默画。这些作品读来亲切、自然,充满轻松的幽默又蕴涵深刻的批判意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六、板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

钱 托德

老板 刻薄 “笑”

乞丐

不理 热情

上帝

七、作业超市 1.每课一练。

2.课外阅读《百万英镑》。3.背诵第6自然段。

—— ——魔鬼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doc》
《金钱的魔力》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