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0-03-02 03:30: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六组

【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1个生字,读准字音即可;会写31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能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语段,积累语言。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1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2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3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 潋滟 liàn yàn 空蒙 kōng méng

淡妆浓抹 dàn zhuāng nóng mǒ 相宜xiāng yí

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4、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5 板书设计: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 (唐) 苏轼 (宋) 天然美 热爱大自然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1、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2、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1、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2、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1、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3、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岛上儿女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三、读书闯关

1、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1、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1)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2)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2、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3、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2、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应有尽有 一应惧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

璀璨无比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2、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4、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5、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指名读。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二、宽带网

1、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2、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风景类,物产类;

3、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案[推荐]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