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2020-03-03 00:50: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以“林果业管理增效年”为契机

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根据《XXXXX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XXXXX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各乡镇场开展以“林果业增效年”为契机加开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并通过现场参观、个人了解、专题考察、座谈讨论等形式了解基层林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林果业工作实践和对发展我县特色林果业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林果业管理增效年”必须明确其主要目的和内容 按照自治区建设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特色林果产业带和地区提出的打造“中国枣园”、构建农牧民高收入框架的奋斗目标,把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化林果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突破口,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林果业区域布局形成。

XXXXX把林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具潜力的产业培育发展通过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优化林果业结构、加大科技培训,突出抓好林果业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落实,以“病虫害综合防治、果树夏季修剪、增加物化投入、高标准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各项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推进林果业发展向标准化、高效益转变。以红枣、核桃及杏、香梨等果品为主,干鲜果品并重的林果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成为大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善生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XXXXX林果业发展现状和布局

近年来,我县把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化林果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突破口,取得一定成效,林果栽植面积扩张、产量增加,林果种类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我县各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果品及果制品已远销国内外市场,多次在全国林果产品博览会、学术研讨会上获奖。2006年被农业部和国家XXXXX分别命名为“中国灰枣之乡”、“中国小白杏之乡”,已成功注册“库车白杏”、“库车白杏干”、“库车酸梅”、“库车酸梅干”、“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库车药桑”等6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17万亩香梨持有“库尔勒香梨”“梨园证书”、占梨园总面积的94.8%,申请登记“注册果园”2.25万亩。

我县林果业十一五规划面积为68万亩,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已达5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7%,完成规划任务的87%。其中:红枣13.71万亩(完成规划的55%,明年嫁接建园4.4万亩后即完成规划任务的72%)、核桃16.95万亩(完成规划的113%)、杏21.05万亩(完成规划的111%)、香梨4.39万亩、葡萄1.46万亩、酸梅0.74万亩、石榴0.16万亩、桃0.53万亩,均完成规划任务的100%。杏、红枣、核桃、香梨、葡萄等树种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酸梅主要分布在乌恰镇、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齐满镇、墩阔塘镇等,桃主要在乌恰镇、伊西哈拉镇、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哈尼喀塔木乡、乌尊镇等。2008年全县果品总产量26.55万吨(其中:杏18.88万吨,葡萄3.38

万吨,香梨2.83万吨,红枣0.396万吨,核桃0.298万吨,酸梅0.31万吨),实现果品总产值41010.75万元,其中特色林果产值39717.73万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72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4586)的15.7%,特色林果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拉动农民增收作用日益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林果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栽植、农牧民素质培训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加之林果病虫害的危害、面积有扩大趋势,林果业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随着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林业科技现状与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是林业科技队伍人员数量和整体科技水平,已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缺乏真正技术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的林果业专业和林业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人才。二是近年来经济林病虫害蔓延加快,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紧迫。三是果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保鲜仓储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县现有果品加工企业总收购能力约5万吨,仅占全县果品总产量的18.8%,而且果品加工企业门类不齐,加工品种单

一、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3、林果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但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水投入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增产增收作用。

4、随着全县果园面积的迅速扩大,病虫害发生蔓延严重,对林果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5、林果业具有前期建设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果园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林木优良种苗、肥水管理、技术人力、病虫害防治等投入都很大,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制约了产业发展。

四、以“林果业管理增效年”为契机,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的意见与建议

1、在机井灌溉、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方面、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方面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

2、上级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像小麦、棉花给予良种补贴一样,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与科技服务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3、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议以项目建设支撑病虫害防治事业,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4、加大对果农林果业技术管理培训力度,提高各级林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果农的科学管理水平。

5、林果业具有前期建设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果园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林木优良种苗、肥水管理、技术人力、病虫害防治等投入都很大,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制约了产业发展。需要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像小麦、棉花给予良种补贴一样,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与科技服务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五、工作对策

(一)加强组织保障――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考核及奖励机制

按照“事前部署、事中指导、结果通报”强化指挥监督,严格生产考核。制定《XXXXX实施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管理考核办法》、《乡镇领导干部、林果业技术人员林果示范园考核办法》、《林果业示范园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巩固林果管理三级园,县乡技术员与示范园管理挂钩,党政领导与技术员“捆绑式”管理。以示范园的生产投入、技术应用、措施到位、产量效益、示范带动等项作为考核评价指标,对每个示范园进行验收。加大林果业在农业生产考核的比重,强化指导监督,充分调动广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林果业管理的积极性,从全县考查选派九名林果专业技术人员到九个林果业大乡任科技副职,抓示范园的管理和林果营销环节的组织协调,任职期限三年。抽调农口单位干部181名组成林果关键技术落实督查组,按统一标准督查施肥,保证投入。把握林果业技术关键环节,适时召开针对性的现场会、观摩会。通过专家或林果技术员现场讲解、现场点评,确保了各项技术措施不走样、不打折。

(二)落实资金保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力度

2008年我县已投入林果业发展资金共计1422.72万元,其中县财政出资1254.72万元。主要用在:一是示范园追肥和挂果园喷施叶面肥,完成县乡村三级领导示范园追肥7次,挂果园香梨、酸梅、核桃、红枣等花期喷施叶面肥活菌剂(氨基酸)、硼砂、“枣丰灵”等5-7次;二是病虫害综合防治,三是对红枣嫁接建园成活率达到85%的农民给予每亩100元

补贴,四是开展林果业检查评比奖励优胜乡镇等。2009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资金扶持力度,投入资金1973.1万元用于林果业奖励资金、补贴资金――660.05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673.4万元、林果业宣传、技术服务费用――365万元、建设烘干房补贴资金――52万元、林果业项目配套资金—222.65万元

(三)夯实技术支撑――加强林果业技术培训,强化林果业标准化管理

一是加大科技宣传面,提高科技转化率。开辟电视专栏,制作、播放林果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专题片,送发《XXXXX果树管理工作年历》、《红枣病虫害防治》《核桃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册。二是狠抓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强化服务宗旨。县乡两级共举办脱产集中培训班培训县乡林果技术员培训林果技术员134人、乡镇村领导431人,结合科技下乡等培训农民技术员1216人、农民技术能手15348人次。三是把握林果业技术关键环节,适时召开针对性的现场会、观摩会。通过专家或林果技术员现场讲解、现场点评,确保各项技术措施不走样、不打折。果树生长季节每隔20天左右即召开一次现场会、每月召开一次农口例会,总结前段工作、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及时解决林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林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果树树势恢复,降低了冻害损失,实现了早见效和产量与效益的增长。

(四)健全病虫害防御体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病虫测报防控体系,整合机构,集中力量,充分发挥人员、设备、技术的利用率。制定县有害生

物入侵防治预案,整合农技植保站、园艺组及森防站,成立XXXXX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整合乡镇农机站、林业站技术人员,组建林果病虫害防治服务队和乡、村测报队伍,每村配备测报员,专人负责有害生物分类、登记、汇总、分析,提高了有害生物防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坚持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防为辅,高效低毒安全,城乡同防,各种防治方法综合运用,春季病虫害防治中,将喷洒石硫合剂、绑扎束膜阻击带、杀虫灯诱杀、冬翻冬灌清园、刮老树皮、涂粘虫胶、人工捕捉抹除等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常抓不放,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将县城风景树与驻库单位、住宅小区的病虫害一并抓。财政出资购买杀虫灯及配件,由农技站负责对全县4321盏杀虫灯进行维修,并在重点果园集中开灯。购硫黄粉400吨、生石灰300吨、波美计230支,集中大型喷雾器436台(其中新增133台),以村为单位成立石硫合剂熬制及喷洒队223支,分别与村签订合同,每支队伍12人。全县共熬制石硫合剂2002吨,药液由村委会免费统一提供,机械由村里租赁,按每亩费用6-9元,每次作业后户主验收签字,年底一次收费,合同一定两年,按照“四统一”,乡不漏村、村不漏户,完成石硫合剂统防统治面积44.1万亩。春尺蠖防治任务10万亩,完成13.881万亩,其中飞机防治81000亩,农区人工防治57810亩。当前按照“四统一”, 较往年(5月20日)提早20天开始防治枣瘿蚊、预防食心虫,防治枣瘿蚊10.73万亩,防治食心虫、蚧壳虫27448亩,今年上半年,腐烂病、食心虫、枣瘿蚊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危害程度较历年都轻。三是高度重视果树冻害防御,确保林果业安全越冬。把红枣、核桃幼树埋土保护,树杈包裹等防冻技术作为常规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到林果业秋冬季管理中。采取从冬前抓御雪防寒,

雪后清扫树盘、树杈积雪,到早春覆膜提温、加强肥水的一系列措施,防灾减灾。

(五)培育龙头抓项目,推进林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特色果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争创名牌。已成功注册“库车白杏”、“库车酸梅”、“库车药桑”等6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17万亩香梨持有“库尔勒香梨”“梨园证书”、占梨园总面积的94.8%。二是积极开展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严把果树种植、施肥、防病等生产环节技术关口,建设无公害果园6.02万亩,绿色果园3万亩。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新引进了新疆天枣源龟兹生物肥技术公司和XXXXX金泰木业有限公司等两家龙头企业,建设总投资1.78亿元、年产值4.8亿元。其中天枣源龟兹生物肥技术公司可年产林果有机专用肥20万吨,能满足40万亩基地林果有机肥需求。四是积极组织参加乌鲁木齐、上海、北京等地经贸洽谈和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利用各种媒介强化宣传推销,进一步扩大我县果品品牌在疆外市场知名度。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果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果业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发展林果业决定,全面实施以林果业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林果增效年活动,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打造精品果园,提高林果生产综合管理水平,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实施林果业工程带动,强化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努力完成2009年的各项指标任务。

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

发展蔬菜产业培育农民增收亮点

培育支柱产业 打造产业品牌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辽宁: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doc》
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