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评课稿

2020-03-02 06:41: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评课是在课堂教学领域内,根据现代教学理论,运用现场观察的手段,收集课堂教学过程的事实性材料,对能够认识和进行评价判断的教师、学生行为及这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课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经常性地开展评课,有利于准确诊断教学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切磋技艺、共同提升。正如有位专家所说:科学的评课可谓课堂教学的指挥棒、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先进教学手段的演示台、教学特色的发掘地、现代教学思想的传播站、更新观念的着力点。因此评课对于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评课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有要领可操作,有一定的原则可引路。

评课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需要有个性化的创见,需要一种智慧去演绎。评课形式多样,如:个别交谈式、集中讨论式、书面评议式。评课稿的撰写当然属于书面评议式,这种形式可以静下心来,深思熟虑地咀嚼回味课的全程,冷静地用相关的理论去审视剖析,较从容地做到说理透彻、分析到位。

在正规的教学论文范畴内可能找不到评课稿的概念,但实事求是地说,对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的入情入理地剖析难道不是最好的教学论文吗?起码可以避免一线教师充当某些专家的传声器的两难境地。

一、存在问题

1、重教师轻学生

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的呼喊声如海浪拍击,生本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日趋浓烈,但在评课时,我们仍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忽略学生通过学习到底发展了没有,发展了多少。我们在评课时习惯阐述教师的言行,很少剖析学生的言行,更别说去洞察学生学习时的神态、习惯,体察学生的心灵、情绪。即使有幸提到了学生,也只是就表象的热闹与否上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没有从本质上重视学生的学情。久而久之,循环往复,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演绎教案的舞台也就不难理解了。

2、重形式轻目标

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的任何教学形式都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策略与方法,这是最基本原则。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较多地存在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现象。选择教学形式时对全体学生的训练深度、训练广度、训练的灵活性、层次性等因素都缺乏考虑。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的确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拓宽视野、增加信息,为创设间接的教学情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代教学媒体的滥用会削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扼杀想象力。但不少教师对现代化的理念把握不很准确、不很全面,尚未真正理解现代化的本质,混淆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认为运用现代化媒体就是现代化了。在评课时,往往把是否运用媒体作为象征性的指标,贴上媒体标签的就加以充分肯定。

这重形式轻目标还表现在忽视语文学科的本位目标,评课时,较多关注的是语文教学外围上的因素,诸如:氛围、情感、合作,很少涉及到课文的特点体现、重难点落实、语言发展目标的达成。

3、重面面俱到轻特色剖析

对一节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面面俱到,而需要有所侧重。但实践中有些评课往往面面俱到,试想一篇评课稿从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个性和教学思

想诸方面上去综合分析,肯定会流于泛泛而谈、浅平乏味。更有甚者,听了课后,所提的意见,多半是枝节问题: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适中否,教态优雅,拿教鞭的姿势,图表悬挂的高低等等。总之,触及不到实质问题,难怪有些老师感叹这样的评课没啥意思。所以要尽量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和课型特点,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择其要领重点评述。这样有利于评得入木三分。

4、重宏观理论轻事实联系

我们说教学思想支配教学活动,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与优质,落后的教学思想会导致教学活动的紊乱与笨拙。诚然评课时也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有关理论作为支撑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不能就事论事。但是,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一堂语文课却很少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等理论来评课,许多语文教学的评课稿几乎看不出是在点评语文课,通篇充斥着“素质教育”、“创新理念”、“双主并重”、“和谐民主”、“人文精神”、“生命学说”等等这些宏观的理论,这样的评课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行”。第二个问题是空谈理论,没有以事论理,很少结合课堂教学现象,这样的评课空洞无物。

二、评课要义

评课时要把所有的课堂行为放在一个关系网(场域)中去通盘考虑,重视课堂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考虑指向教学过程的——媒介指标和指向教学结果的——终极指标。并提醒自己必须理论融入实际,思考三维目标的整合,必须研究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是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关注教学过程中是否形成增长点、构建新旧交融点┉┉阐述时必须以效定性,突出科学性;以理析课,突出指导性;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只有实实在在抓住这些最基本要素,才有可能评得到位贴肉、有血有肉,在给人以启迪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下面着重说明三点:

1、紧扣语文学科特点

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评课艺术也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但是不管如何多角度、多切面,评述语文课的立足点始终应该围绕语文课的本体目标。就如跳一曲圆舞曲,不管舞步、舞姿怎样变化,它却应该有一个支撑的圆心。否则再生动、高深的评述也只能给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感。

所以评课时请记住你是语文老师,你评的是语文课。既然是语文课,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观照语文课程总目标,结合语文教改走向,立足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来审视语文课的得失优劣,着眼于“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这三者之水乳交融。这样的评课才能发挥“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之功效。

2、说够优点、说透缺点

听课评课有“临床指导”的性质,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应使被评者和评议者共同受到启发。评课的关键是要对被评者和参与评议者有指导意义,只有评价没有指导是消极的评价。因此,评课时要力求把优点说够,把缺点说透。

“把优点说够,把缺点说透”其一是指:注重教师的潜在发展性,不说套话、少说正确的废话,力求紧扣教研主题评出特色,评出个性,避免面面俱到。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执教者,要着重评价所展示的教学个性、可推广的应用价值,对于新教师,不能求全责备,充分发掘其闪光点,激发其内动力,应该满怀热情地在教学理念、教学规律促其思、促其悟。其二是指:对于一堂课的成功经验与典型失误,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从理论上做深刻剖析,从理性上找到根源,从

实践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以理析课,以理导课,以理服人。对于一堂课的教法与学法,要善于归纳总结,补充完善,以便改进指导教学。这样的评课才具有前瞻指导性。其三是指: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诚恳地分析问题,要对教师分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等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特别要具体表达改进建议。尽可能拥有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

3、倡导反思性自评

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执教者应该有切身体验,任何一堂课都不能缺失执教主体的自我评价,自评的过程就是反思提高的过程。通过自评可以使执教者进行积极的自我反馈、自我鉴别、自我总结、自我调整,十分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条件的学校可定期给每位教师录制教学实况,让教师在真实的过程中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进行剖析审视,十分有利于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

三、评课的模式

承前说过,评课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一定的规则可依据,存在某些定式,但评课又是一门艺术,所以不能定式化。下面简单谈谈常见的四种模式,以供参考。

1、主题式。顾名思义,就是以某种教学理念为抓手、为线索,去展开评析。这类评课往往纵横捭阖、贯通全课;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2、总分式。阐述一分为二,一般先整体概述,然后优点展开,接着指出问题,最后提出建议。这类评课稿最常见。但值得再次提醒的是优缺点的剖析要抓住特色,不能都往“一个箩筐”里装。

3、工艺式。工艺式评课更多的是用于搞教学课题时的前测和后测分析,有时也是诊断性评课的需要。具体操作一般分四步:把教学过程切割分块成环节;摄取教学片段采集某些数据;用理论分析这些量化的数据;提出改进或调整措施。如对某些课进行了师生活动时间比、学生个动与互动时间比(特别注意非语文活动时间)、提问的数量与价值、课堂结构模式和预设生成等作了工艺式评课。也许有一节课凭直觉比较亮,听课现场反响也比较好,但经过这么处理解剖,发现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师生活动时间比为:7:3。

4、流程式。就是根据教学流程有目的地、适时地点评。

第一篇:

《孙权劝学》评课稿

潘三中学:刘从中

语文教学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并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用到质疑、讨论法,再辅以幻灯片等多媒体演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和理解、品味人物语言。目标的确立体现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有效,并基本上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的设计很恰当过渡语的设计自然巧妙“言为心声”

等等

第二、简介作者及作品:先让学生展示预习中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目的是培养他们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归纳并强调重点,强化记忆。

第三、朗读的层次把握得很好,指导到位,从学生发言情况看,学生掌握得也不错,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一读)读通课文。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所以整堂课贯穿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并且由读通到读懂再到读出语气语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第一个层面的朗读,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接下来老师指导并范读,起到引领作用。目的是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二读)读懂课文。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疏通文意,接着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部分疑难;再质疑并全班互助解决,最后复述课文,整体感受文意。在这一步有意做了铺垫:告诉学生后面有抢答比赛,这样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接下来的字词句的反馈练习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总个教学流程进行的比较流畅,但也有些问题和不足,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读,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问题,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自主的基础上去合作去探究。有些环节处理的不够深入,学生没能尽情地展示。 课堂的随机应变和驾驭能力不强。比如,范读之后,应该让学生再次朗读;疏通文意部分,课堂反馈练习之后,应让学生对着屏幕再次记忆。给学生提出的任务要求不够明确,比如: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由于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复述要求,处理的不够灵活、不够深入,显得有些浮于表面。 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篇:

昨天第四节课朱万起主任率先采用洋思教学模式进行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孙权劝学》。下午第二节课语文教研组对该课进行了评议和研讨。下面是各位老师的发言。

张桂云老师:本节课能做到以学生“学”为主,对知识点能够做到强化记忆,掌握牢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但有前松后紧的感觉,可考虑用几个课时进行,这样可以完成当堂训练。另外考虑人物关系在这里穿插是否恰当?

赵岩老师:听了本节课收获很大,学生活动多,生字词能够落实,方法和思路都很好。但读课文的遍数还是少些,多媒体运用应熟练。小组学习值得借鉴。

沈丽新老师:运用洋思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提问的方式新颖,每节课及时总结掌握牢固。但有急于求成心理,速度可放慢些,设计内容稍多,用时紧张,落实不很到位。应注意形似字的区分。

赵敏凤老师:补充的课外内容多,课容量大,基础知识教学扎实,课上的实在。

李鑫老师:按小组编号提问学生,值得借鉴和学习。思路清楚,但老师讲的还是多了些,如作者介绍可少讲,前边用时较长。

吴力伟老师:有个别学生读错音没有及时纠正。如果放录音听读效果是否会更好些?

魏巍主任:本节课能够体现“先学后教”,但可考虑分两课时进行效果更好,本节课学习目标没有全部完成,另外提出可选择性利用课件,尽可能少些。还要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特性,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分析要到位。

以上老师畅所欲言,对朱主任的课提出了很中肯的评价。自从最近要求七年级各科教学采用洋思教学模式以来,老师们的观念在慢慢转变。能够意识到了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从关注优秀生到面向全体学生,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就本节课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些目标没有完成,存在一些不足,但老师上课时一直在遵循“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高效的投入到学习中,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老师给予了高度关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的作用。至于所存在的问题,我想在以后不断地探索中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最后,张校长给出了建议,提出了目标可以再具体些再明确些,避免导学案和多媒体的重复运用。对于历史人物和年代可考虑让学生作为课外补充等等。

另附:洋思语文教学模式文言文教学过程:

一、导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过程:

1、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二读课文,要求认真对照课文下注释自读课文,试讲课文。

3、三读课文,要求认真自学,在正确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主题与写法。

4、四读课文,表情朗读,背诵课文。

语文教学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

语文 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语文听课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语文教学评课稿.doc》
语文教学评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