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统计报表解释及说明

2020-03-01 17:49: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09年度人才资源统计报表解释及说明

第一部分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概述

一、填报说明

1.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

本表统计中国钢研所属各单位各类人才资源情况(不含借调人员和返聘人员)。

2.统计依据与分工

独资、控股公司的人员由所在公司统计;派往参股公司的人员,由派出单位进行统计。

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3.统计报告期

统计起止时间为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4.填报要求

(1)各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特别要注意审核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

(2)各单位上报的报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二、报送内容

报送材料时,需要报送:

1.统计报表打印件及其电子文档。

2.统计报表有关问题的说明。

统计报表电子文档请在集团公司网站()人力资源最新动态板块下载。

三、报送时间及联系方式

请各单位于2010年2月26日前将统计报表、电子文档及统计报表有关问题的说明报送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联 系 人:曹小明贾媛媛刘鹏

联系电话:

62182359621810476218259

5第二部分人才资源统计报表部分指标解释

一、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第二表)

1、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2、本年度增加“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新进入的人员。包括留学回国人员、其他单位整建制转入、落实政策等。

3、本年度减少“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离开本单位的人员。包括:参军、单位整建制划出等。

4、本年末实有数:指统计截止时间的实有人数。

5、本年末实有退休人员总数:指统计截止时间的实有退休人员的总人数。

6、本年末实有数 = 上年末总数+增加数–减少数

7、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本年末实有数–本年末应有数

因特殊原因造成实有数与应有数不等的,其差额填写在该项中。

二、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基本情况(第

三、四表)

1.出资人代表:指出资人任命或推荐任职的董事(包括内部董事、外部董事)、监事(不含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其中,内部董事是指由本企业员工担任的董事;外部董事是指由非本企业员工担任的董事;内部兼职董事是指既在公司经营班子或党委(党组)班子任职,同时又兼任董事的人员。

2.经营管理人才:指具体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包括各级经理人以及具体从事规划计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资本运营、财务审计、生产管理、法律事务、质量安全环保、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的人员。其中,经理人指由出资人机构管理的经营班子成员(例如: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部门负责人指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3.党群工作者:指主要从事党务、纪检监察、工会、共青团、老干部等工作的人员。其中,党委(党组)负责人是指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以及列入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的党委常委(党组成员、党委

委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等。

4.同时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导职务的,按所担任职务中较高层级职务进行统计。

三、科技人才基本情况(第五表)

1.科技人才:指直接从事科研、技术或在技术管理、技术服务岗位上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

2、科研开发人才:指科技人才中直接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开发工作的人员。

3、国家级科技人才:指本单位在职在岗且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的所有人员。一人有多个称号的,在“国家级科技人才”栏内只填写一次(不得重复计算),但在下面所列人员对应的称号栏要逐项分别填写。

4、集团公司级科技人才:指除上述国家级科技人才以外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及以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二名)。

四、技能人才表彰、获奖和培训情况与人才资源补充资料(第

九、十表)

1.本年度技能人才获各类表彰人数:指本年度内获得各类表彰的技能人才的人数,一人获得两次以上表彰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在表内所列的“国家级”、“集团公司(省部)级”和“其它表彰”栏内要按实际次数分别进行填写。

2.本年度技能人才在技能竞赛中获奖人数:指本年度内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的技能人才的人数,一人获得两个以上奖项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在表内所列的“国家级”、“集团公司(省部)级”和“其它表彰”栏内要按实际获奖数分别进行填写。

3.本年度技能人才参加培训人数:指本年度内参加培训的技能人才的人数,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培训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培训时间累

加。

4.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者:指本单位在境外连续学习培训6个月以上或连续在境外工作1年以上的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和科技人才,以及在境外连续学习培训1个月以上或连续在境外工作半年以上的技能人才。

五、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基本情况(第十一表)

1.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或在管理岗位工作且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2.职业资格: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为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水平认证资格。

3.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包括两类人员,一是指单位已经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本人取得任职资格,但未聘任技术职务的人员。二是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尚未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六、导师基本情况表(第十二表)

“指导关系”栏中,所涉及的导师均以正在指导的学生层次为准,与导师资格无关。(例:具有博士资格的导师实际只带硕士生,属于带硕士的导师)

七、博士后研究人员基本情况表(第十三表)

本表由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位填写。

1.面上资助:面上资助的资助比例大约是当年进站博士后人数的三分之一,资助强度分为3万元和5万元两档,面上资助每年评审资助两批。

2.特别资助:特别资助是对在站期间取得了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和在研究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博士后,中央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特别资助经费,每年评审资助一批。

八、留学回国人员基本情况表(第十四表)

1.留学人员:是指通过公派或自费等途径出国留学一年(包括一年)以上的人员。

2.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根据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

关于印发《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25号)中界定的高层次留学人才。

3、本表只统计留学回国的中国人(含已经加入外国籍的中国人),不包括外籍来华人员。

担保业报表说明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工资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法律援助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结售汇统计报表及指标解释(材料)

《行政复议案件统计报表》说明

快递企业业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个人保险业务统计报表》统计指标解释

劳动情况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人才资源统计报表解释及说明.doc》
人才资源统计报表解释及说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