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推荐)

2020-03-02 21:32: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作 者:尉小红

单 位: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

撰稿时间:2010年01月

设计理念: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本课教学抓住“以读悟情”,始终把握“让孩子进行形式多样的读的训练”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想的空间,并在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井、乡”等6个字。 2.学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学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学生准备:收集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播放歌曲《我爱北京**》、《东方红》。你知道这两首歌曲都在赞美谁吗? 说说你认识的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随机展示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 2.教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3.展示“红井”,导入新课。

(1)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什么?(井)教师板书“井”,你会记这个字吗?学写井字。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水井、井底„„)

(2)知道吗?这可不是一口普通的井(板书:不普通),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从《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学生齐读课题。

二、带疑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2.交流反馈:为什么这不是一口普通的井?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中难读的长子。

(1)预设学生的回答,这口井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点击,出示句子: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① 课件点击,显示“战士”一词,并进行理解。 ②你看到过哪些战士,看到过他们在干什么? ③再读句子一,点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因为这口井是毛主席挖的,所以这不是一口普通的井。

(2)你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点击,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①点名读。

②课件点击“吃水”,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③教师小结:对呀,这口井还帮助解决了当地的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所以这不是一口普通的井。 ④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句子中的“村子”叫什么名字?在哪?

点击出示词语“沙洲坝、瑞金”,齐读。

②教师介绍:瑞金在中国的江西省,是红军的发源地。课文中介绍毛主席曾在那住过。谁能通过朗读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住过。”

点名读——齐读。

课件点击:学习“领导”“革命”这两个词。 “命”,强调读后鼻音,组词。

③教师小结:毛主席领导革命路过此地,还为当地的百姓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乡亲们是怎样感谢他呢?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点名读——齐读。 三、教师小结,设置悬念

现在这口毛泽东挖的井被当地的人民称为“红井”,(课件点击出示图片)你看,它还在那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里。

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不把课题改成:“毛主席挖井”,而用“吃水不忘挖井人”呢?下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四、复习巩固,检查生字新词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和新词呢? 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五、书写指导“想 念”

1.观看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①心字底。

②上下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大下面小。

③提醒小朋友“念”字上面是个“今”不是“令”,别写错字。 2,教师板书。 3.学生仿写。

完成《语文作业本》1.2两题。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不普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词语认读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同学们还记得这些生字宝宝怎么念的吗?

课件出示:瑞金城

沙洲坝

毛主席

带领

战士

乡亲们

挖井

石碑

想念

2.朗读课文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漏字,不错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下一位同学接着读下一句,读错了,下一位同学重复读前一句。

3.按课文内容填空(课件)谁能回忆一下,上节课你已经学懂了什么。 4.填一填:在瑞金城外的一个小镇上,________(谁)带领_________(谁)为_________(谁)挖了一口井。当地的百姓,为了_______毛主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出示问题:合作讨论。

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而不写“毛泽东挖井”呢? 2.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1)毛主席初到沙洲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指导朗读。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 他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朗读。课件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毛主席挖井,是为了______。

板书:造福乡亲

(2)乡亲们喝着清凉甘甜的井水,又会怎么想、怎么说?

出示文中插图,指导读好碑上的话:“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块碑是谁立的?理解“乡亲们”这个词,指导书写“乡”。 他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 学生交流,板书:永远不忘 (3)书写指导“忘”字。 教师板书。 学生仿写。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点名读,齐读。

三、拓展课文,升华感情。

1.教师小结:原来老百姓们立碑是为了感谢毛主席的挖井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当地的老百姓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朗读碑文。

3.喝着清凉甘甜的井水,我们要不忘“挖井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许多无私的挖井人,你能举例说说吗? 4.交流。

5.交流总结,齐读(课件出示一段话)。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

挖井——造福乡亲 立碑——永远不忘

教学反思:

由于本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老师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利用已有的跟课文相关的音乐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展示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来加深对毛主席的印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利用情境、图像加强生字与事物的联系。比如本课所要学的“井”字,可以出示古井的图片,同时,将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搭在一起,这既是“井”字的字形,有时实物“井口”的形状。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学中,学生自然地学会了汉字。

本课教学以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多读,自主读,在读中感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吃水不忘挖井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比喻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如何渗透人文思想,根据本文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感受幸福生活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由课文走入生活,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关爱,从生活中平常的吃、穿、住、玩等方面,启发学生接受别人爱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恩。

资源引用:百度图片

http://www.daodoc.com/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 吃水不忘挖井人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2.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新课标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五教案

《新课标 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推荐).doc》
新课标 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