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2020-03-03 00:43: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6月,被人们戏称为“黑色6月”,因为高考在6月进行,它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每一根神经。而科学的实践和研究表明,考试之前(尤其是前3个月)是考生精神最为紧张、压力最大的时期。某校曾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考前(3个月)跟踪体检:考生们普遍比平时血压偏高,心跳加快,失眠者明显增多。而且越接近考期,上述反应越明显,生理反应变化越大,考生们的压力越沉重,考前如何为考生减压,已成为考生及家长、社会共同关注问题。

1、自信不可缺

很多考生反映,临考前常常担心考不过别人或通不过考试,辜负了父母的辛勤培育,十几年的汗水付之东流,甚至想到今后如何就业问题。长此下去,必将分散精力,甚至造成失眠,严重者导致精神错乱。因此考生应学会从各种压力中自我解脱。如今,就业的渠道多了,即使考不上大学,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照样前程光明,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心,平和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精力也才会更加集中,从而取得好的成绩。考前保持轻松自信的心态,考前尽量少和比你平时学习好的同学比较学习成绩,也少做一些难题怪题,从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直接影响到考前心态,从而恶性循环,直接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2、作息安排要科学

每个考生都应掌握自己的生物钟规律。每个考生都应该清楚一天中自己的“黄金时刻”,定出情绪高涨和低落时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提高复习效率。考前切忌盲目过度“开夜车”。至少在高考前2-3周内,不能再废寝忘食地硬拼复习,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因为考前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临场发挥,睡眠充足,场上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要坚持早起锻炼,做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每天中午应坚持半个小时的午睡,以强化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考前考生应劳逸结合,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只顾的复习学习,留点课余时间做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打打球、跑跑步、听听音乐等等,让自己大脑得到一些放松,这样才能有利于高效的学习。

3、家长不可过分“优待”

考生的家长往往对孩子应考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的“优待”也会随之升级,突出的作法便是陪读陪考。有的家长舍不得让孩子晚上独自灯下熬夜,宁可不睡觉,也要坐在一旁陪读;还有的家长宁可不上班,被单位扣发工资和奖金,大考小考都要陪,据某省教委家庭教育协会的联合调查,发现小学生父母陪读占75%,而高三学生父母陪读的占80%以上。有的甚至几代人陪读,然而,殊不知,如此过分“优侍”,对考生的贡面效应往往大于正效应,易增加“有负家长厚望”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容易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笔者认为,家长只须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适当调整就可以了,大可不必过分“优待”。

4、注意营养饮食

由于学习紧张,大脑处于疲劳状态中,体内分解代谢加快,考生体质相对下降,免疫力降低,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暑热期,气温有时高达30℃以上,闷热难当,有时热浪袭人,而有时又阴雨连绵。在这样的天气下,一定要注意科学饮食保健。否则,极容易引起中暑或精神烦闷,影响效率。一般情况下应讲究均衡饮食,瓜、果、青菜、鱼、豆类等都要吃一点。可适量吃些瘦肉类。切莫吃不卫生的食品。此时,家长应做好考生的“后勤”,菜的花样要多,牛奶、蛋糕类可适量吃些,但不可过度“开小灶”。有的家长给孩子花大量的钱买各式各样的“滋补液”、“健脑液”,其实,大可不必,补得不当有时还可能适得其反。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接过考卷,先认真填写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座号等,只须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页、白页即可,无须把题目从头到底地详细看一遍,只须看清解题的要求,试卷页数,大致了解一下试题份量、难度等。题目读两遍,慢审快解(题目看仔细,想清楚再解题),最好能做到一次性准确。?舍车保帅,自我暗示。一套卷,低、中、高三种难度都有。会做的题力求全对,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

全,对中档题要力拼,尽量多拿分,分分必得。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会的高难度题,要敢于果断放弃,因为在这方面停留,没有任何价值和必要。同时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时,要沉得住气,要安慰自己:考试中总会有难题,我做不出,别人也做不出,我考80分,别人考70,还是我强。

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考前指导:高考答题注意事项

高考考生考前准备及注意事项须知

高考前注意事项

中考考前注意事项

考前七大注意事项

高考前注意事项

中考考前注意事项

高考前注意事项

高考考前动员会

《高考考前注意事项.doc》
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