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

2020-03-02 10:44: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统战部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统战部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全国第20次统战工作会议、紧扣“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重点,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有力推动我县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不断完善统战工作新机制

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统战部牵头协调、县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工作协调机制。民族宗教领域,建议县委、政府调整充实了XX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为民族宗教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XX县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宗教工作两级责任制和三级管理网络,初步形成部门之间合作协助的工作机制。建议县委制定下发了《阿左县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决定》是指导我县在新形势下少数民族经济及民族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纲领性文件,为有效推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党外干部管理方面,建议县委制定《XX县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XX县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和《XX县党外后备干部“双承诺”培养责任制》,加强党外干部日常管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方面,建立《XX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联席、沟通和协调;党外知识分子管理方面,成立全县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在各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各单位配备专兼职统战委员,加强了统战委员理论学习培训,提高了他们驾驭统战工作的能力,为做好全县统战工作打好了根基。通过这些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实现了统战工作的整体退进和长远发展。

二、大力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实地走访、举办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培训班、伊斯兰教新“卧尔滋”演讲比赛、民族团结文艺汇演、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知识竞赛、修缮阿拉善和硕特亲王陵等方式,在各族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爱国主义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各界群众为全县发展的稳定大局服务。十一五期间,共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举办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培训班5期,150余人次参加,民族团结文艺汇演1次,演讲比赛1次,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知识竞赛1次。以上这些措施,对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各民族和谐共进良好氛围、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归属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进一步落实宗教工作属地管理制度,与综治部门协作,加强了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管理,与苏木镇、街道办事处签订《宗教工作属地管理目标责任状》,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建盟30周年大庆等重要节庆协同县民政民族事务局对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保证了信教群众的安全和节庆期间的稳定,为创建和谐平安宗教场所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协调多部门开展民族宗教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民族和宗教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加大打击邪教、迷信和宗教渗透活动的力度,对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处置到位,十一五期间共调解处置民族宗教方面矛盾纠纷4起,保证了全县民族宗教大局稳定。

三、努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方针,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适时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十一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踊跃为资助贫困生和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款,共募集捐款100多万元,形成了群众反映良好、企业无形价值提升的效果。同时,为加强非公企业人士素质及能力的提升,适时举办非公经济企业家领导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建议县委调整、充实全县工商联党组成员,使工商联党组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和工商联的统战性,推动工商联工作创新与发展,为进一步深入做好非公有制会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证。支持工商联自下而上,为最终形成全县各类行业协会创造条件,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逐步建立各行业商会机构,十一五期间共建立行业商会10个。同时规范了协会、商会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使各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加强与先进地区联系,县工商联(总商会)与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工商联等商会组织缔结为友好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参加各地商贸洽谈会、博览会,为会员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交流的同时,广泛宣传了XX县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

四、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作用

统战部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并积极引导民主党派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发挥民主党派成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创造条件组织民主党派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十一五期间,共协调农工民主党阿拉善盟基层委员会等民主党派开展服务基层5次,为民主党派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积极性以及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五个共同”的要求,会同组织部,严格贯彻执行县委下发的《XX县党外干部联系会议制度》,把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系统化、规范化,并按照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从共性、个性两个方面进行管理。加大了党外干部数量、质量梯度配备的力度,建立了党外干部队伍数据库,形成一支由各方面人才组成的党外干部队伍,现全县共有党外领导干部85人,党外后备干部100人。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党外干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各类非党领导干部、非党后备干部培训班5期,培训200余人次。通过竞争上岗、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培养党外干部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大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安排使用力度,十一五期间提任党外领导干部61名。

五、积极推进对台对外统战工作

注重加强与台侨属的沟通、交流和联系,及时掌握台侨属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对全县台侨属进行核实、登记注册。每年对巴彦浩特地区台侨属进行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并向他们发放对台工作宣传材料,介绍我县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组织台侨属对我盟及周边地区市政建设进行考察,使台侨属切身感受到我盟及周边地区良好的发展形势,通过他们的中介作用,加大阿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对台宣传的效果。

六、存在的不足

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县统战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工作开展的不容忽视的问题,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统战工作不够重视 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认识不到统一战线工作对我党的事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务,党务之中轻统战的现象。虽然有些部门和苏木镇对统战工作较以前重视了,但在工作的配合上还不够积极主动,内容上还不够丰富多样。

2、对新阶层、新领域的统战工作探索不够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分化组合,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产生,使统一战线出现一些新的工作领域,基层统战部门目前在这些新阶层、新领域缺乏工作经验,探索、调研不够。

3、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引导教育工作需进一步改进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成为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他们既是资产私有者的代表,又是独立自主的经营者,他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获取企业经营利润,看重的是党和政府所给予的社会名誉,但由于其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还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思想,如何做好他们的引导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工作思路:

1、加强干部培训,推进统战工作。全面开展以苏木镇新分管领导、新成员、新代表人物为重点的大培训。着重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使他们了解统战、重视统战,进而支持统战,促进统战工作的扎实开展; 2、转变作风,推进调研工作。切实围绕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总课题调研,把创新理论,完善政策,提出举措作为基本内容,深入调查研究,为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进一步开创各领域统战工作的新局面;积极参与县委、政府重点课题的调研,深入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调研活动,组织工商联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开展考察调研,建言献策。

3、探索非公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探索非公组织党建运行机制,指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力争“十二五”期间,推出若干成规模、效益好、符合产业政策的民营企业上市,为我县经济转型,中小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调动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的积极性,开展“光彩之星”、“慈善之星”的评比活动,并从政治待遇、政策方面建立起“光彩事业”的长效激励机制。

145 “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一五”时期和工作总结

及“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十二五”时期工作思路

北京大兴区十一五时期

“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通城县科协“十一五”时期

“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办事处十五时期工作总结及十一五工作计划

《统战部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doc》
统战部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