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思考

2020-03-03 21:39: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廉政是硬要求、是第一保证。县区这一级纪检监察组织处在宏观微观结合部,干部监督第一线,作风建设最前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切实做好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纵深切入两篇文章,把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

证。

一、定位要准

纪检监察工作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发展大局、关乎群众利益、关乎干部命运。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确保政令畅通等重要职责,是干部作风建设的承担者,是一面旗帜,也是一种导向。同时,纪检监察工作政策性、原则性、敏感性很强,基层的纪检监察工作从哪里入手,在哪里落脚,如何去着力,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从**的实际看,应在三个方面加强研究。

(一)角度如何把握。

1、纪检监察机关是保护干部的,而不是单纯查处干部的,但查处这一手绝不能软。保护主要是超前预防、日常把关,是早打防疫针、早用抗生素,但该查处的一定要坚决查处,否则,工作就没有权威、没有地位、没有警示作用,就很难通过防微杜渐有效保护干部。

2、纪检监察机关是教育干部的,而不是专门教训干部的,但该教训时一定要有权威。教训不能老是板着面孔训人,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讲究策略,既要严厉,又要诚恳,增强实际效果。

3、纪检监察机关是监督干部的,而不是监视干部的,但监督必须全过程、真到位。必须整合监督资源,强化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讲求监督效果,保证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纪律就管到哪里,约束就体现到哪里。

4、纪检监察机关是提高干部的,而不是提拔干部的,但必须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把关,绝不能让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得到提拔。纪检监察机关重在强化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提高干部的自身免疫力,让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绝不能让那些不干事、专挑事,甚至“搅事”的干部得到提拔,更不能让有问题的干部“带病提拔”。

(二)职责如何定位。

1、既管理又服务,以服务为主。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服务,管理中体现服务,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2、既教育又惩戒,以教育为先。“未教而罚谓之虐”。教育是基础,是最好的预防,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

3、既保护又查处,以保护为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保证干部健康成长,保障干部政治安全,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同时,查处腐败分子,净化党员干部队伍,这本身也是对党员干部队伍整体政治利益的保护;通过典型案例,使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这本身也是一种警示性保护。

4、既律人又律己,以律己为基。自身不正,何以正人;律己不严格,律人就没有资格,没有资本,没有说服力。

(三)工作如何着力。我们的想法是“三句话”:当好“小棉袄”,常举“小皮鞭”,慎用“小匕首”。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纪政纪的维护者、干部群众的贴心人,要为干事的遮风挡雨,为创业的加油鼓劲,让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觉得纪委可近,纪检干部可亲,是他们事业的知己、工作的挚友、生活的朋友。要用好党纪法律这条“戒尺”,严治不作为、严查乱作为、严督慢作为,让那些走慢的快一点、偏了的“正”过来、错了的“拐”回来,要多提醒、常警示,及时拉拉袖子、敲敲警钟,关键时候拉一把,保证干部走正道、干正事、干成事,不犯错或少犯错。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药能治的不动“刀”,需动“刀”时“稳”且“准”,对于严重违法违纪的,坚决剔除毒瘤、根除祸患。

二、结合要紧

做好结合文章,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才能贯彻上级精神不走样,结合本地实际有作为。

(一)必须了解上情、吃透下情。党的十七大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要做到“三个更加注重”;中央及省、市纪委全会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区土地大、人口少、资源富、经济穷,群众的民主、自主意识更强、发展的愿望更迫切、对反腐倡廉的要求更高,群众盯的是事务、想的是参与、要的是民主、求的是公道、盼的是发展,这是最大、最现实的民心、民意。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扣上情,与中央和省、市纪委全委会议精神合拍;必须紧贴下情,与**的区情、党员干部的实情、人民群众的心情合辙,只有这样,纪检监察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二)必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油地军港共处一地是**的基本区情,和谐发展是**的发展主题。**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始终高举油地军港团结发展的旗帜,保证油地军港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必须在工作摆布上,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把握,找好结合点,定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加强互动交流,密切联系沟通,促进油地军

港纪检监察工作相融并促、共同发展;必须在力量推进上,坚持工农携手、油地共建,整合资源力量,拓展协作空间。去年,区纪委联合采油厂纪委等四家单位合力建设廉政教育基地和60余处廉政景观,形成了油地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整体带动了油地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反腐倡廉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

展的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从**的实际出发,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同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我们的做法是,紧紧抓住“保廉、促勤、为民”三个环节,正确履行组织协调职能,处理好系统内外、油地双方、城乡之间的关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具体工作中,注重从机制上解决问题,探索实行领导干部廉政等级动态管理,“民情、勤情、廉情”记实、评议、反馈、公示,纪委同人大、政协三方整合监督资源、协同加强干部监督等一系列制度,从根本上破解了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切入要深

切入中心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

(一)创新活动载体,加强作风建设。为贯彻中央和省、市纪委关于“既要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廉政建设,又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勤政建设”的要求。今年,**区实施了“作风立区、产业强区、生态兴区”战略,由区纪委牵头,在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记民情,铸牢联系群众生命线;记勤情,铸高干事创业标准线;记廉情,铸实廉洁从政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记三情铸三线”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记“三情”是载体,铸“三线”是目标,通过建立“三情日记”,定期评议、反馈和公示,使党风廉政建设有抓手、具体化,干部清廉、干事、为民有载体、能深入,作风转变、切入发展有依据、见成效,达到民情挂在心上、廉情告诉群众、勤情真见行动的目的。

(二)抓好百日整治,优化发展环境。我们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全年纪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12月份,**区纪委监察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企业集中走访,对30家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在12家商会建立了“发展环境联系调研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经济发展环境“百日集中整治”活动,针对存在的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乱评比、乱达标、乱评估、乱审批、乱检查、乱设卡、乱征订等“十乱”现象,盯紧管人、管钱、管工程、管土地、管审批、管执法的部门和干部,通过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执法部门、基层站所、一线人员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执收执罚不当甚至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破坏发展环境、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围绕政策执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七个方面,严格自查自纠,切实整改提高。目前整个活动进入整改提高阶段,效果明显。

(三)关心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在加强对涉企、涉农政策执行情况监管的同时,按照市纪委“以改革精神推进制度建设,以创新思路寻求治本办法”的要求,我们结合**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从容易滋生腐败的各个环节入手,逐项建立制度,探索推行了群众审批事项干部全程代办制、村务重大决策票决制、为民办事双向承诺制、农村财务定期审计制等制度,发挥制度的根本性、长期性作用。为加强农村财务监管,现在启动全区农村财务专项清理,并将其作为今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切实解决油田补偿款、部门援助款、个人捐助款、私贷私借款“体外循环”、规避“乡管”、支出混乱等问题,维护农村稳定,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果。

浅谈如何提升基层机构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提升基层人民银行科技信息工作水平的思考

深化基层组织建设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如何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水平

我县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五个三工作法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立足“四化”建设 提升基层检察工作水平

四抓四促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

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

《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思考.doc》
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