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教学实录(优秀)

2020-03-02 01:34: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陶瓷教学实录

《陶瓷》教学实录

广饶镇杜宋小学

王芳

一、教学目标:

1、能针对陶瓷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做出简单的计划;能根据

计划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对计划做出调整和完善。

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梳理自己的旧知,选择更具研究价值的

新问题进行探究。

3、喜欢探究,乐于合作,对研究陶瓷的特点充满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

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

4、知道陶瓷是人造材料,了解陶瓷的性能及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分析:

本节课以欣赏陶瓷艺术为开端,按照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灵活应用的思路,探究陶瓷的制造、特点、用途,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及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由十多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农村完全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近几年来上级政府对农村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学仪器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完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仪器室一应俱全,我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给学生制作了课件,并使用了本课实验所需要各种仪器,实验效果不错。学生:由于学生身处农村,多数学生知识面受到了限制,但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回答的问题比较全面,同时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出学生思维活跃、反映灵敏。

四、

课堂实录: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播放录像:欣赏各种陶瓷艺术品。

师:欣赏了图片同学们不想说点什么?

生:我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陶瓷制品,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生:陶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生:陶瓷和中国都用一个英语单词。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知道,是因为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陶瓷。欧洲人就是通过陶瓷认识中国的,所以他们就直接用陶瓷这个单词来代指中国。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知识居然这么丰富,看样子陶瓷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陶瓷好不好?(板书课题:陶瓷)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师:关于陶瓷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同时教师同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陶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师: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答这个问题?

生:陶瓷是用土制造的。

生:我看到电视上说陶瓷还要经过高温加热。

生:我也知道要制什么样子的陶瓷就用什么模子。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精彩!

生:老师,

我还知道陶瓷的特点呢!

师:哦,能和大家说说吗?

生:好,它耐高温,还不怕水,不容易导电。

生:经过他的提醒我还知道陶瓷容易破碎。

生:老师,陶瓷能埋到土里很多年也坏不了„„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棒啊

生:我想知道陶瓷有哪些用途?

师:谁能告诉这位同学呢?

生:家庭中许多器具都离不开陶瓷,象我家的碗、洗脸盆、瓷小勺都是陶瓷的。

生:我家洗刷间的墙壁就是用陶瓷贴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但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想,答案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你们想不想验证一下?

生:想。

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实验。

师:恩,这个办法不错,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事物常用的方法,那就请各小组选择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一会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多?

生:我们组打算研究陶瓷是否耐高温、是否导电和有没有延展性。是否耐高温:我们要用镊子镊住一块陶瓷片,然后在酒精灯上给他高温加热然后进行观察;是否导电:我们需要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个夹子和一些导线我们想把陶瓷片连在电路中,看看它能导电吗?是否有延展性:我们就用锤子砸一砸,进行观察。

生:我们组打算研究陶瓷是否怕水、是否耐腐蚀和是否导电。研究是否导电的方法和刚才小组的方法一样;在研究陶瓷是否耐腐蚀时,我们打算用硫酸来验证。

„„

师:你觉得他们的方案怎么样?

生:我觉得写得很简单,很清楚,有可操作性。

生:我建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用火安全。

生:我建议在使用硫酸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硫酸滴到身上。

生:在使用小刀时也要注意不要割破手。

生:是不是应该准备一块湿抹布?

生:谢谢你的提醒,老师,有没有准备抹布?

(教师给各组学生分发抹布)

活动二:

师:你觉得你们的方案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

生:没有。

师:现在小超市里有很多材料,下面就请各小组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实验吧。

(学生取仪器进行研究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意那些在汇报中没有发言机会的小组)

师: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同学们?

生:我们组做的是陶瓷能不能导电的实验,我们把陶瓷连在了电路中,发现电珠不亮了,得出的结论是,陶瓷不能导电。

师:你们研究的很棒,这个同学汇报也很好,条理非常清晰。

生:我们研究陶瓷的吸水性,经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发现陶瓷颗粒紧密的一面吸水性差,颗粒松散的一面吸水

性强。

生:我们也做了这个实验,发现带有釉面的那面不吸水,断裂处没有釉面的能吸少量的水。

师:是这样吗?陶瓷是不是吸水,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我在一本书上看到,陶与瓷的烧制过程不一样,烧制瓷器时要求的温度比较高,所以颗粒就紧密一些,不吸水。陶在烧制的过程中温度低一些,颗粒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吸水。

师:你了解的知识真丰富,看来你平时一定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生:我们组研究了陶瓷是否耐高温,我们把陶瓷放在火上烧,结果,发现陶瓷耐高温。同时我们还发现陶瓷的传热性也不是很好,我用手摸了摸陶瓷不接近火的一端,不是很热。

生:我们组还让一个瓷小勺掉在地上发现它易碎,可是我们用小刀在上面刻却发现它很坚硬,也发现它没有延展性。

生:我们组没有用盐酸检验,我们想陶瓷在地里面埋上千年都完好无损,说明它耐腐蚀。

师:恩,分析的很有道理。

教师同时板书:

耐高温

不易导电

很坚硬

易破碎

耐腐蚀

倒热性不好

没有延展性„„

活动三(应用):

师:既然陶瓷有这么多的特点,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陶瓷材料?

生:我家的浴盆就是用陶瓷做的,它不怕水。

生:我家的洗脸盆也使用陶瓷做的,也是因为他不怕水而且坚硬。

生:我家的水瓮和我妈妈和面用的面盆也是用陶瓷材料做的也是不怕水。

生:我家的坐便器也是用陶瓷做的还是不怕水还坚硬。

生:我家的地面砖和墙砖是陶瓷材料。

生:我家的碗、勺、茶壶、茶碗、药锅是陶瓷材料,它也是不怕水而且耐高温。

生:铡刀开关上面的底座是陶瓷材料,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生:以前我家的花瓶就是陶瓷材料做的,非常美观,可是已经摔破了,说明陶瓷的缺点就是易碎。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生活中除了同学们说的,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陶瓷呢?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录像。(地下管道„„)

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对陶瓷进行了悉心的研究,真不简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生:我知道陶瓷有那么多的特点,我们以后可以利用陶瓷不同的特点恰当的应用到不同的地方。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更多陶瓷的用途,这节课真是受益匪浅啊!

„„师:大家说的可真好啊,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人文性。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得到了尊重,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究成功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情感,精心创设探究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探究情感,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China”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当然知道了,就是中国呗。

2.谈话: 还有其他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在小写开头字母“c”时,它还可以表示陶瓷。

3.谈话:那么,为什么中国和陶瓷同用一个英语单词呢?

生:因为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陶瓷。

生:我知道欧洲人是通过陶瓷认识中国的,所以他们就直接用陶瓷这个单词来代指中国。

4.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们的祖先真是太伟大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陶瓷。(板书课题)

二、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根据生活经验,大家来猜猜看,陶瓷可能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猜想。

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实验方案

1.制定计划:科学家在做实验之前最重要的什么?(做计划)咱们是未来的小科学家,实验之前也要有个小方案。看这些问题(电脑屏幕提示上述问题),你们认为哪个最有研究价值,做一个小方案,来进行研究吧。

(学生制定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

2.汇报交流设计方案: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案吧。

例:投影展示A

研究内容

陶瓷导电吗?

使用仪器

电池、导线、小夹子、灯泡

把陶瓷连在电路中

注意事项

连好线路,不要短路

生:我们组打算研究陶瓷是否导电,我们需要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个夹子和一些导线。我们想把陶瓷片连在电路中,看看它能导电吗?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案怎么样?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生:我想提醒他们在连电路前一定要先检查电珠和导线。

生: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师:我觉得这个组的同学设计方案很清晰,特别是汇报的同学,讲的头头是道,多好呀,你们呢?能不能比他讲得还好?(能!)

„„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科学探究

1.学生探究实验:大家的方案都不错,现在咱们就来按照各组的方案来领取仪器,开始实验吧。

(学生开始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探究的结果。

例:

生1:我们组做的是陶瓷能不能导电的实验,我们把陶瓷连在了电路中,我们发现电珠不亮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陶瓷不能导电。

生2:我们研究是陶瓷的吸水性,经过

反复的研究,我们发现陶瓷颗粒紧密的一面吸水性差,颗粒松散的一面吸水性强。

生3:我们也做了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带有釉面的那面不吸水,断裂处没有釉面的能吸少量的水。

„„

四、延伸学生学习兴趣,课后拓展

1.小结:今天我们的成果真不少,来,看一看,我们学会了哪些科学知识。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陶瓷的很多特点。如:陶瓷很脆,很硬,不吸水、不导电、能传热但是能力很差。(教师板书)

„„

2.拓展:课后,请同学们查阅有关陶瓷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陶瓷的历史。

天净沙 优秀教学实录

优秀示范课教学实录

《社会行为》教学实录(优秀)

《三棵银杏树》教学实录[优秀]

罗斯福新政教学实录[优秀]

窦桂梅《初冬》教学实录(优秀)

口语交际教学实录(优秀)

《习作四》教学实录(优秀)

老师,您好 教学实录(优秀)

《老人与海鸥》优秀教学实录

《陶瓷教学实录(优秀).doc》
陶瓷教学实录(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