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2020-03-03 19:33: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一)

一、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引领家长和孩子成长

中国的教育问题总是倍受瞩目。今年两会,素质教育成为了几大教育热点之一。而对基础教育的关注焦点聚集在素质教育上。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我个人的诠释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伦理、情感、审美及公民的责任感等各种修养,它其实是整个公民素质的体现。同时它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个人的潜能和创新思维能被充分激发,个人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素质教育的推进是艰巨的。有的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为代价。”

有谁能想到,孩子们的睡觉问题竟然也被提高到了“两会”立法的高度,足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很多一流大学校长,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代表对基础教育问题格外关心。“把阳光和快乐还给我们的孩子们”这一倡导提得十分响亮。素质教育的推进者除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 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者。我们的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地调整家庭教育的策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我们学校以“堂堂正正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为校训,以“活管理、活教学、活学习”来培养学生。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思想活跃、个性活泼、手脑灵活、充满活力”的人。2002年,我们学校“雅教育”提出了学校高雅,“小学校,大雅堂”学生文雅,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倡导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赞赏。(毕业的学生受到欢迎)所以,我们面对一年级的新生,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 1.培养习惯良好的孩子

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者具体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但是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相同的。习惯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职能.但恰恰是最容易给疏忽和遗漏的。最时尚的是关注什么双语教育、艺术教育这些所谓的特长教育和英才教育,恨不得让孩子们一夜成才。“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学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切勿错过。

2.培养理智讲理的孩子

小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较幼儿园有更多的归范要求和更多自主的管理和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孩子在集体中一定要有规则意识。也是对孩子自制力的培养。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惩罚;

(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

3. 培养热爱学习的孩子

境界一:熟能生巧,境界二:举一反三,境界三:无师自通,境界

四、融会贯通。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习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 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

新生逐渐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5. 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能感受快乐,分享快乐,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分担烦恼分享快乐

一年级孩子的困惑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只能说一些“不好玩”、“不喜欢”,但是我们很容易从他们的情绪变化、在家学习情况,甚至小书包里发现很多孩子的秘密。但是,孩子更多的是在无意识地成长着,把自己成长的困惑交给了我们家长。我们家长就要解读孩子的这些烦恼,并有一些具体可行有效的对策,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理智讲理,热爱学习,自主独立,快乐而感性的孩子。十大困惑——

困惑

1、孩子刚上学,有很多新鲜事要爸爸妈妈交流,可是爸爸妈妈的工作太忙,总是加班?

对策:

1、请家长克服困难,能挤出时间来关注孩子入学第一个月的情绪

进入小学的头一个月很重要,是学生最不适应的一个月,也是最不稳定的一个月,一些习惯的培养,最佳时期就在这一个月。也是最容易形成差异的一个阶段。这时的孩子需要关心、需要鼓励(激励)、需要理解、需要帮助,更需要规范,而这些需求和渴望,孩子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等待家长去解读,作为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兴趣、身体的变化,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通过倾听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从而有的放矢进行引导。这时的引导对他们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如果这时我们家长应该珍惜这一个机会。

困惑2家长怎么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不好呢? 对策1:看一看学习用具和课本是否齐全、整洁? 对策2:练一练整理书包

困惑3孩子回家说今天没学什么?(听课习惯)

对策1:不要质问孩子上课在干什么?孩子不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不能概括每节课学的是什么,很正常。

对策2:翻开教材,问一问今天老师交了什么儿歌?讲了什么故事?做了什么游戏?哪个小朋友发言最有趣?这写具体的问题才能便于孩子表达。

对策3:连续两天孩子真的什么也说不出来。家长更不能当着孩子面着急。可以让孩子说点她愿意说的,下课怎么玩的,认识了哪位老师。然后告诉她上课看着老师的眼睛,老师的眼睛也看着你,你就会变成最聪明的孩子等等启发式的引导。 对策4:家长应该鼓励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懂的,重要的,关键的,求异思维)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各科学习提不出问题,那他还是被动地在学习。例如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盲目。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转变孩子学习的观念,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我们家长要不断地暗示孩子学习需要独立思考,需要创新思维。所以,在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时候,我们还要随时的督促。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二)

(接上篇)困惑4.孩子回家后还学不学习?

对策:1。开学前两天,往往是没有学新的知识,而是在游戏中的常规。回家后可以让孩子复述在学校的点滴情况。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训练一下爸爸妈妈怎么起立、敬礼、排队、传作业本。家长可以相机地肯定孩子正确的做法,也可以委婉到纠正错误的做法。

2.以后可以按照联系本上老师写的学习要求,依次完成。我们学校

一、二年级回家后没有书面作业。但是,现在的学习更多地强调活动、学生的参与,依据教学进程,作业主要是让孩子准备些明天课堂上的学习用品,说话的练习,有时则需读一读拼音,练一练口算,说说英语。例:夸一夸你的同桌

看看你家的什么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3.联系本上没有学习要求,鼓励孩子20——30分钟的读书练习。(数学书、语文书、课外书)

困惑5孩子一回家不做作业,先玩,怎么办?

对策1:逐渐转移孩子的玩具。

困惑6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可是一做就是1个小时,也没有忙完,怎么回事?

对策1:初步判断孩子拖拉, 不专心的毛病

2:认识时钟 5分

3.做作业别关门 4:养成立刻做作业的好习惯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这是孩子自控能力培养的根本,不能忽视。同时,在孩子刚上学时,要养成孩子坐到桌前就立刻开始做作业的习惯,是立刻,而不是坐在桌前磨蹭。最初,可以制订几条规则,在做作业前让孩子检查:(1)收起桌子上一切与做作业无关的东西。(2)准备好必需的文具。跟学校里放的一样。(3)打开台灯,调好光线,坐在椅子上,把课本、练习本打开,拿起笔开始写„„(4)计时,不能上厕所,不喝水。不下位,不要叫爸爸妈妈

让孩子每天对照着这几条规则做,过一段时间,他就不需要逐条对照也能静下心来了。假如孩子特别不容易静下心来孩子的时间观念的树立还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困惑7:面对孩子的检测题上的分数,我们怎么鼓励他们?

对策1:85分一年级的孩子的知识储备不同,在最初的一两个月会出现较大的差距,但是很快就会结束。一年级的孩子还很不会做试卷。掉题,理解题义有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一些应该犯的错误。

2:99。5分这样的孩子知道自己的粗心造成的不完美。不用正面地批评和表扬。应该在平时的作业中鼓励孩子细心,注意力集中。

3:100分 在一年级这样的成绩很多,我们要表扬孩子学习认真、踏实。希望继续努力。

困惑8:家长发现孩子有很多习惯不适应小学生活,怎么改那些坏习惯呢? 对策: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制定合理的目标,通过积分奖励的形式,帮助孩子培养意志和自制力。

根据孩子成长的目标,可以把抽象的目标量化,让孩子能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自己的进步。例如: 得分:

1.一周坚持三天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 5分 2.能够愉快的按时按量地就餐 5分 4.能够自觉整理书包,带齐学习用具。5分 5.作业本越来越干净、漂亮。 5分

5.能够回家讲学校里发生的事,课堂上做的游戏。10分 6.联系本上送回的老师的评语有表扬的。 10分 7.主动热情地向老师同学问好,有礼貌。5分 8。抓紧时间学习,能帮助家长老人做事。5分 失分:

1.在学校里不能文明休息,出现不安全的事故。 10分 2.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丢三落四。 10分

3.不能主动回家和爸爸妈妈交流汇报在学校里发生的重要事情。10分 4.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错了不该错的题。5分 用分:

1.周末参加有趣的活动 20分 1.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20分钟 10分 2.看英语学习软件 20分钟 10分 4.购物所花费的每元钱 5分

每一个家庭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孩子近期的发展目标不一样,制定积分表要因材施教。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三)

困惑9天天都写联系本,写什么好呢?

A. 及时主动回应教师提出的建议(举例)

B. 真实描述孩子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C. 客观展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

D. 积极反映孩子的点滴进步和不足

E. 和孩子一起记录真实有趣的生活(博客)

例:淘气的小男生/我是一年级的小男生/聪明活泼又淘气。

一到操场/又蹦又跳又疯狂/他追我逃,真是爽/忘了范老师的教育/忘了妈妈给我订的成绩表/还忘了胸前的红领巾和

一、一班的班分/请老师别生气/相信我会改正的! 冬天是一条瞌睡虫,软软的,长长的。瞌睡虫爬呀爬呀,爬到了大自然里。青蛙、熊、蛇都睡着了。它又爬呀爬呀,爬进了小朋友的被窝里。小朋友们也睡着了,睡得最香的时候还会做美梦。小闹钟,可生气了。响来响去,可怎么也闹不醒我们这条瞌睡虫。

困惑10孩子说他没有什么朋友,怎么办?

对策1:判断原因

A这是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

B凭什么?!(好强的孩子需要有包容之心)

C又不是我干的!我不小心!(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过失,勇敢地承担责任,真诚地道歉)

D我很想……但是……(积极地鼓励,给以足够的信心,授以可行的方法) E同学今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赞扬孩子能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信别人也是这样赞美过你) F很倒霉,明明不是我干的,老师却批评了我.(相信老师的公正.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引导孩子将心比心替别人着想) 2.不要只关心孩子的朋友的成绩。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你今天帮助了谁?谁帮助了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带给他足够的快乐和尊严.) 你这几天有什么进步呀?(孩子都是报喜不报忧,或先报喜后报忧,让孩子在良性刺激中不断地肯定自己) C. 你需要我们的帮助吗?

小结:习惯培养很容易看到,也能通过训练达到预定的效果。但是人格教育培养,我们成人本身就很迷茫。比如诚信、正义等等,因为现实生活中坚持这些往往会吃亏,许多学生走向社会后也慢慢放弃了这些。所以,我觉得要提醒家长,眼光要放长远,中国已经走向国际的舞台,要以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不要做负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输负面的思想,要塑造一个独立而大写的、复杂而生机勃勃的人。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四)

三、学前充分准备,轻松迎接小学生活

1.学习良好规范的礼仪。(站立、行走、坐姿、问好、道歉等)学习课堂礼仪、课间礼仪、进餐礼仪、师生交往礼仪、生生交往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一系列文明礼仪要求。文明礼仪的培养需要土壤,需要榜样示范。因此,请每位家长营造文明的家庭环境,自觉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孩子招呼老师,那么自己先和老师打招呼;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自己首先不说脏话……到了小学后,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

2.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自主上洗手间、穿戴衣物、整理书包,吃饭不包饭不挑食、学会应急)

3.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扫地、擦桌椅、收拾房间、整理书柜)劳动教育薄弱,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有资料表明:各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不小,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而有着勤劳传统美德的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实践本领,体质欠佳,意志薄弱等等,这些都与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4. 学会安静和活动

课堂上的安静和活动。上课要安静,专心听讲。安静包含了许多内容,安静地静息等待上课,安静的倾听老师的讲话。安静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安静地书写等。活动包括外显的活动和内隐的活动。孩子能否按照规则参加活动,同时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活动和思维活动。主动地发言,按要求操作学具,例如语文课堂中的“读”。

但是要做到以上对于有的孩子是很困难的。我们要检查一下我们大人的原因,比如,我们预先教孩子学习他课堂要学的知识;或者平时我们听别人说话时,随意地打断对方说话;孩子给我们交流的时候,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尊重,没有听完就转移注意力;我们总给孩子布置一件接着一件任务让他不想动脑筋等等,这种做法都会使孩子上课不安静或者不想参与课堂学习。

对策:可以让孩子在家看书,注意力集中20——30分钟,并能交流所看的内容。每天的生活最好是按照学校的作息安静半小时,玩20分钟,再做下一件事。每天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订第二天的计划。画30分钟的画,做30分钟的手工,看30分钟的书,看30分钟的少儿节目,看30分钟的新闻联播、、、、、、中间可以休息。如果到郊外玩耍,切忌让孩子连续运动几个小时,可以让他中间坐下来喝水,与大人们聊天。

课间活动有序。课间时间是让孩子调节和放松而设置的,以利下一堂课的顺利进行。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指导孩子下课以后,赶快收拾好上一堂课的课本用具,准备好下一堂课的学习用品;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打打闹闹;需要上厕所的,抓紧时间先上厕所;还有时间,可以舒展舒展身体各部位,走一走,跳一跳,但不要剧烈运动,以免上课以后长时间不能静下心来。(在家模拟学校生活)

. 必备的知识技能

语文:拼音没学不重要。在校一个月学完,两个月巩固,都能合格。 创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实际非常重要。 热爱阅读背诵,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语文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数学: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数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能正确书写数字0——10,能背诵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 珠心算不一定都学,珠心算的算理和小学讲的计算有些不同。

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推荐]

一年级新生家长衔接演讲稿

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幼小衔接家长会稿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doc》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