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的理想国读后感

2020-03-03 23:08: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草木的理想国》读后感

在没上文化植物鉴赏这门课之前,我从来没有将植物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过,直到上课后发现,原来植物与文化之间有这么多相通的地方,原来文化与植物是息息相关的。也因为这门课,我才会看了阿来的《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这本书。在这本字数不多的写景散文中,我看到了那个为花而欢乐而伤感的作者,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只为寻找那最早开放的花朵,那最摄人魂魄的芳香。

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作依凭。然而,当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来负载这个城市的记忆时,那么,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代人相伴,却又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品种,更是一座城市的生活印记,几代人的美好回忆。阿来说,他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有人认为这是狂妄的话,他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既然身处的这个自然界如此开阔敞亮,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反倒是人的一种无知的狂妄。

刚看到这个书名时,我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什么是草木的理想国?随着深入阅读,我才读懂了阿来。在阿来的文字里,绵密生活之余的种种暇想都与看花的心情相关,虽然有时错过了花期,但触目可及的调谢之处,仍有圆满的花朵正在绽放,于是似顽童般顿生欢喜。阿来笔下的花草,专注着成都的地方色彩。从普通花草过渡于一城的花草,阿来之所见也多了些城市的人情滋味。这种味道来自于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喜爱,也因为喜爱,而不停地反思与叹息。他便是以一个当局者的身份静观着这些成都的生灵。生活在如此的一个不断发展的大都市,映入他眼帘的不是那些光怪陆离的城市风貌。相反的,那些无声的,却又有形有色有味的草木是他最为魂牵梦绕的精灵。感知着这些的植物们,他其实更渴望着以一种谦逊的姿态能够深入地去了解它们。

尽管我未曾去过成都这个城市,但是最近所读的阿来的《草木的理想国》让我走入成都这个城市的某处跳动的脉搏。尽管未能亲临其处,但是通过读书也仿佛置身于一场花草之间的相会。从十二月腊梅到九月芙蓉,成都都沉浸在花的芳香中。人们闲来看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正是我们可以历经的多次的生命重现。

读这本书,你要学会会在喧嚣中找到一份平静,一份对人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阿来静心观察的成都的花草,或许就是在忙碌生活工作之间我们忽略的角落里某朵不知名的小花,路边某棵我们日日看见却叫不出名儿的树木,又或许是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逐渐缺乏的那双发现美的眼睛。与其说阿来在描写的是草木的理想国,不如说是我们的心灵栖息地,更是人与自然能够达到的最和谐共处的境界。这样看来,那些对花木的描写不是文字,而是对生命的赞歌;作者也不仅仅是写景寄情的文人,更是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中,抛开浮躁,沉静心来品味生活的普通人。而这个人,也可以是你,是我,是他。

在繁华的城市里,总有一颗植物能牵动你的心。不妨放下手头上的琐事,去看一眼这草木世界,去寻找内心的宁静。

草木的理想国读后感

阿来草木的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草木的理想国读后感.doc》
草木的理想国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