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化建设的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03 18:50: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法院文化建设的的实践与思考

环翠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丛萍

法院担负着履行国家审判权利、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法官职业素质、提升法院形象、促进公正与效率的实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环翠区法院在深入调研和虚心学习、借鉴其他法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对法院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理论思考

正确、深入地把握法院文化概念、内涵及其功能,对于文化建设的规划和实践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什么是法院文化?一般理解为: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

(一) 法院文化的层面内涵

1、精神文化。法院的精神文化包括法院在审判、管理、教育等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法院特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群体精神等意识形态,它是法院文化结构的基础部分,也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层面。

2、物质文化。它是法院文化结构的外在部分,主要包括法院整体环境、审判建筑特征、法庭格局装备、人员服饰

1 仪表、生活娱乐设施以及裁判文书风格等。

3、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是处于中间层面的法院文化,主要包括法院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等内容。

4、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浅层的法院文化,是法院精神文化的折射。它是法官及其辅助人员基于共同的理想信念、群体精神以及思维模式等意识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包括审判行为、社交行为、职业行为规范等。

5、审判文化。审判文化是法院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法官文化的具体体现。包括了法官学习、修养、作风、礼仪等诸多方面

法院文化的层面内涵丰富多样,各个层面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导向动力,是法院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为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物质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法院文化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法院整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管理文化是约束和规范其他层面法院文化的保证条件;行为文化和审判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动态体现,对提高审判水平和办案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文化层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法院文化体系。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它反映和体现了生

2 产力发展水平。文化本身又具有导向、凝聚、激励、改善、约束、辐射等基本功能与作用,它对人类的生活起着积极的影响。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司法文化形式,对于弘扬现代司法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同时,建设先进法院文化也是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法院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通过对法院文化概念、层面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解读,可以看到,法院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长远规划,统筹安排,积极稳妥推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总体思路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和法官职业化建设,提高法院队伍整体素质,保障司法公正与高效为核心,以培育法院共有精神、确立现代司法理念、强化法官职业道德,营造崇尚法律、尊崇法官、鼓励进取、凝聚人心的良好氛围为着力点,全面规划,整体推进。近年来,依据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围绕精神文化建设,做强支撑点,在政治建院上实现新跨越。法院精神文化是先进法院文化的精髓,是法院群体的灵魂,它支配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法院群

3 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院以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为目标,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各项措施,全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1、抓好“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干警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开展了以“爱心、孝心、诚心、公心、忠心”为内容的“五心教育”,大力倡导对祖国热爱、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诚心、对社会奉献、对事业忠诚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使广大干警懂得既要崇尚职业道德,成为好法官;也要注重家庭美德,做个好成员;还要遵守社会公德,当个好公民。

2、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教育活动中,我们着重强调在执法过程中要全面强化五个理念,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强化依法治国的理念,处理好人民法院与政府工作的关系;强化司法为民的理念,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服务的关系;强化公平正义的理念,处理好公正执法与人情往来的关系;强化服务大局的理念,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强化党的领导的理念,处理好独立司法与党委领导的关系。并通过设立爱岗敬业教育园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演讲、征集法官之歌、推选名言警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这五个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司法行为。

3、抓好和谐司法理念教育,引导干警创建法院内、外和谐的司法关系。组织干警收看台湾学者余世维教授的管理

4 学讲座,传授如何提高沟通、创新、团结协作等能力,观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讲座,引导干警明白人与自然及其他事物的和谐之理,用科学和谐观念看待事物,对待他人。通过学习,倡导在法院内部营造心灵相通、工作相融、人缘相亲、和谐合作、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在法院外部寻求和构建一种和谐的诉讼模式,倡导诉讼当事人之间的依法诉讼、诚信诉讼、文明诉讼、积极诉讼、平等诉讼,形成和谐诉讼秩序。

(二)围绕物质文化建设,做优结合点,在基础强院上搭建新平台。物质建设是法院文化的物质载体。夯实法院物质基础,对树立法院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两点:

1、加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数字监控、音响系统和电子显示屏,开通了法院局域网,实现了与省市法院的三级联网,安装了法院综合管理、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实现了审判、办公的现代化。开通了电子印章系统,实行人民法庭网上立案、电子签章,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目前,我院审判人员人手一台电脑,基本实现了办公设施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有效地提高了审判工作效率。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了丰富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建设了健身房、乒乓球室等体育活动设施,并创办了法院图书馆,图书馆由图书、报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组成,图书、

5 报刊阅览室藏书丰富,排放整齐。对图书馆每年投入数万元用于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杂志。电子阅览室电脑均以宽带连接互联网,法官可以从这里了解时事政治,与外界交流经验,投发新闻、调研稿件。这些体育文化设施的建成,对丰富干警业余生活、提高人文素质提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围绕管理文化建设,做实着力点,在制度建院上取得新突破。法院管理文化凝结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其主要标志是培养干警群体意识和规范干警道德行为的制度化管理模式。近年来,我们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向管理要效率,以管理促提高,有效推动了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1、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依法管理法官队伍的办法和配套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官队伍日常行为规范和司法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定岗定责,细化目标,量化考核,硬化奖惩,把每个干警的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机制中来,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运作机制使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秩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2、着力加强审判管理。专门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审判质效指标评估体系。按照我院审判管理工作规范,对审判、执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审限、执限进行严格管理,加强质效指标考核,逐步形成了评查、

6 通报、处罚等按章办事的机制。

3、完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确保队伍廉洁司法。内部监督上,着重建立完善了干警廉政档案制度,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法官行为规范》的规定,对干警司法审判和业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解、量化标准,建立干警廉政档案,运用廉政档案评优劣、定赏罚,使党风廉政建设由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为进一步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组织干警到威海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听服刑人员讲述自己由国家干部蜕变为罪犯的过程,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忏悔为干警敲响了自我约束、拒腐防贪的警钟。外部监督上,做到了“三个自觉接受”。自觉接受人大的权力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落实人大指示和提案,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人大代表座谈会,寄一封征求意见信,从反馈意见中找出队伍存在的问题;自觉接受法律机关的法律监督和上级法院的审判监督:定期和检察机关召开座谈会,交流工作,接受监督,对于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的案件,实行案件分析会制度,组织办案人员全面总结,深入研讨,认真自纠;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通过院长接待日制度,了解群众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办案水平、廉洁执法等方面评价,掌握队伍动态。还在电子滚动显示屏上,向当事人定时播出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政制度和监督电话等,以方便群众随时举报监督。

(四)围绕行为文化建设,做牢立足点,在作风塑院上树立新形象。行为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对法院群体各类行为的规范要求。我们抓好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是:

1、倡导文明用语,规范司法文明的细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院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标准,要求干警工作时间统一着装、中午严禁饮酒、按时上下班和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做到仪表整齐、风纪严整、举止端庄、行为规范。文明用语则从接待来人、接打电话、外出执行公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规范用语和10条禁止性用语,通过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标准的实施,使干警从小事抓起,从细处做起,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起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

2、开展庭审观摩,促进庭审活动规范化。我们把开展庭审观摩活动作为规定庭审行为、提高庭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每年开观摩庭十几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组织代表参加,主要确定由各业务庭长、审判骨干担任审判长,选择相对复杂的案件进行庭审示范,组织其他干警台下观摩,让审判员在真案实例中掌握质证认证、查明事实、归纳争议焦点、控制庭审秩序等能力。参与观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庭审中审判人员在礼仪、仪表、语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庭审活动规范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围绕审判文化建设,做亮培育点,在人才兴院上打造新品牌。丰富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是人民法院做好审判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精英型法官”为目标,以教育、培训和实践历炼为手段,着力加强法院审判文化建设,花大力气着力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的法官队伍。

1、强化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积极实施“人才兴院”战略,鼓励和支持干警学习深造。先后有46名干警参加法律硕士研究生班的学习,全部取得了结业证书,有6名干警获得了硕士学位,有一人正在攻读法律博士,成为全市两级法院唯一一名在职博士。组织了学英语、学计算机等活动,有16名干警通过了国家英语

四、六级考试,121名干警拿到了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队伍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我们还成立了理论研讨小组,订购了各类专业刊物和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着力提升法官的法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文化素养。知识的丰富和素质的提高换来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每年都有20多篇理论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及论文研讨会上发表或获奖。共有7篇文章在全国法院学术论文研讨会上分获

一、

二、三等奖。

2、加强能力培训,提高司法技能。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大力提高干警的司法技能。通报审执情况,提高审判质量、效率意识:每月底,将各业务庭的发改率、审

9 结率、调解率等审判情况在全院予以通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质量效率意识的作用。开展法律文书评比活动,提高裁判说理的能力:我们把提高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作为提高法官司法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组织两次法律文书评比活动,突出裁判文书认证说理、明辨是非的功能,使裁判文书成为法院文明办案、公正司法的载体。

通过推行以上措施,我院的文化建设几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力保障了全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自1998年以来,每年年均审理案件4000余件,执行2000余件,执行标的额2亿余元。先后荣获“全省人民满意好法院”、“全省先进法院”、“全省法院思想宣传、行政审判、法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一等功。全院干警争先创优,共有94人次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信访员”“全省办案能手”、“齐鲁优秀女法官”、“全省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司法警察”等先进典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贯彻以人为本,树立现代司法理念的思路,全面加强干警素质教育,将法院文化建设纳入法院建设的整体规划,构建有环翠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使其在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医院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法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法院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班组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MBA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法院文化建设的的实践与思考.doc》
法院文化建设的的实践与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