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

2020-03-02 03:42: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写作流程

1、审题

(1)读题:把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的意思弄清楚;明确题目要求。

提炼关键词或关键句(审题的一把钥匙)

从题目或话题或材料中提炼出能体现题意或材料中心的关键词或句。这步是为作文立意做铺垫,更是为了避免行文中偏题或跑题的出现。

(2)话题或命题作文的关键词

①词语型:关键词多数时候应是话题或题目。

如话题作文“控”、“源”,命题作文“姿态”、“熟悉”、“坚强”。

②短语型:

偏正短语,重点放在修饰语上:“北京的符号 ”

动宾短语,抓住动词和宾语:“种植阳光”、“必须跨过这道坎”

并列短语,兼顾各并列成分间的关系,不能只写一方面:“一步与一生”“寂寞与辉煌”

③句子型作文题:关注主语、谓语(动词、形容词)、宾语,也可把整句话作为全文的关键句贯串全文。 《身边的幸福》

中心论点:幸福不在彼岸,就在此岸,在我们身边。

开头:彼岸有百花争艳的幸福,却没有此岸桃红柳绿的和谐;彼岸有波涛汹涌的幸福,却没有此岸涓涓细流的缠绵;彼岸有万紫千红的幸福,却没有此岸碧草连天的宁谧。

分论点1不羡慕彼岸前程似锦的幸福,只在乎此岸与世无争的恬淡。

材料:陶渊明只想隐居山林,不愿再涉足官场。

分论点2不羡慕彼岸舒适安逸的幸福,只在乎此岸助人为乐的喜悦。

材料:胡忠、谢晓君夫妇

分论点3不羡慕彼岸荣华富贵的幸福,只在乎此岸两袖清风的忠诚。

材料:刘金国的两袖清风,一心为公。

结尾:幸福并不在彼岸,而是在我们的身边,珍惜我们身边的幸福,享受身边的幸福。

《幸福不在彼岸》

中心论点:幸福不在彼岸,它就在你身边。

分论点1幸福不在彼岸,它在每日度过的平淡里。

材料:清高的处士庄子一生淡泊名利,顺应自然,他的幸福不在彼岸,而在日日度过的清贫闲淡里;闲适的隐者陶潜曾远离官场,回归田园,他的幸福不在彼岸,而在“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中。

分论点2幸福不在彼岸,它在日夜守候的坚持中。

材料:七夕佳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他们的幸福不仅在相逢的那一刻,更在于日夜思念的守候中。塞外草木茂盛、羊群肥壮,昭君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她的幸福不在彼岸,而在日夜对故国的思念中。

分论点3幸福不在彼岸,它在心甘情愿的等待中。

材料: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半夜等待海棠花开,他的幸福不在花开瞬间的兴奋里,而在盼望花开的等待中。战争年代,父母盼望孩子回家,等待孩子回家也是一种幸福。

结尾:幸福不在彼岸。林风中、篱笆边,飘落在深深的秋韵里,萦绕在甜甜的心坎间,幸福就在你身边。 材料作文的关键词

材料作文的关键词或关键句的提取方法同语言运用中的提取关键词或压缩语段一类题,此处不再赘述。注意:尽量找出2—3个关键词。如果考生对原材料理解不是很准确,那么只找出一个关键词,这时这个关键词是否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就会令人质疑。因此,找出2—3个关键词就能极大地避免上述情况出现的机率。针对这些关键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作文的立意。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对亚历山大大帝而言、“唐诗”对宋代诗人而言,共同点是前人(辈) 1

的成就(成果、功业)

忧心忡忡;丰碑、遗产、榜样、挑战

2、拟写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考生在作文中通过全部材料(包括话题或标题)所表达的基本认识。

要求:

①符合题意,鲜明准确,符合逻辑。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

②语句简练,字数30个字以内。

③必须嵌入提取出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扣题)

④尽量有文采或有哲理。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对亚历山大大帝而言、“唐诗”对宋代诗人而言,共同点是前人(辈)的成就(成果、功业)

忧心忡忡;丰碑、遗产、榜样、挑战

关键词:中心论点

我们要在前人的光辉面前接受挑战,备受洗礼,发出更耀眼的光芒。(题目:前有古人,后亦有来者) 站在巨人的肩上,开创未来,成为后代的巨人。(题目:站在巨人的肩上)

别把前人的成就当包袱(也是题目)

前人的成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阶梯(题目:前人的成就——成功的高起点)

我们要在前人的积累上得以发展(题目:站在巨人的肩上舞蹈)

前人的成就不是一种羁绊,而是我们取得成就的基础。(题目:站在前人肩头取得成就)

利用前人为我们创造的财富成就自我。(题目:站在山上看山)

3、拟写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进行展开论述的几个句子。

拟写要求:

①个数以3个为宜。

②语言要简洁,字数控制在30字以内。 几个分论点的句式要基本一致。

③分论点与中心论点间的关系要合乎逻辑,可以是解说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总分关系,但绝不能是并列关系。

④几个分论点间的关系也要合乎逻辑:可以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正反对比关系,但绝不能有交叉或包含关系。

⑤扣题,叙述分论点时必须嵌入提炼出的“关键词或句”可以从多种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①是什么(即中心论点与分论点间构成解说关系)

中心论点:只要尽己所能,对自己所为之事充满热爱,无论是浓妆或是淡抹,总是各有各的精彩。 分论点1精彩可以是惊天动地,也可以是润物无声。

分论点2精彩可以是锋芒毕露,也可以是朴实无华。

分论点3精彩可以是心怀天下,也可以是淡泊超脱。

(分论点间构成并列关系)

可以从多种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展开论述。

可以从多种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展开论述。

②为什么(即从原因方面分析中心论点成立的理由,与中心论点构成因果关系)

中心论点:幸福不在彼岸,生命便失去了蓬勃的生机,人生也因此停滞不前。

分论点1幸福不在彼岸,人生失去了理想。

分论点2幸福不在彼岸,生命没有了动力。

分论点3幸福不在彼岸,生活滋生了懈怠。

(分论点间构成递进关系)

可以从多种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展开论述。

③怎么办(即实现中心论点所述情况的方法有哪些,与中心论点构成条件关系。)

中心论点: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分论点1:勤奋学习,就是勤于“动眼”,勤于阅读。

分论点2:勤奋学习,必须勤于“动口”,勤于发问。

分论点3:勤于学习,还要勤于“动手”,勤于积累。(分论点间构成并列关系)

可以从多种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展开论述。

④选用前面的两种或三种角度

《错过另一条路的开启》

中心论点:一条路的错过,其实也是另一条路的开启.

分论点1错过名利,放歌山水,寄情于景,人生仍旧有趣。

分论点2错过尊严,忍辱负重,不懈追求,人生仍旧成功。

分论点3错过健康,自强不息,永不放弃,人生仍旧美丽。

(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角度)

《姿态》

中心论点:以昂扬的姿态铸就辉煌成功。

分论点1:昂扬的姿态是一种从容淡定的气概,它可以让我们战胜狭隘,喜获丰收。

分论点2:昂扬的姿态是一种宽容大度的胸襟,它可以让我们挑战自私,赢得尊重。

分论点3:昂扬的姿态是一种执着坚守的情操,它可以让我坚持真理,通往成功。

结尾:昂扬的姿态,让我们在凡尘中保持优雅的气概。

昂扬的姿态,让我们在纷争中敞开博大的胸怀。

昂扬的姿态,让我们在喧嚣中坚守个人的情操。

⑤总分(具体列举中心论点所述情况的种类)

《站在山上看山》

开头:从平地上看,一座山固然很高,但当你站在一座山上看一座山时,那么山就会相对变低。前人为我们创造了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前人为我们创造的财富成就自我。

分论点1学会利用前人的成果,丰富自我,创造辉煌。(司马迁游历天下,收集古代的历史信息,丰富自我,最终著成《史记》。)

分论点2学会利用前人的成果,推陈出新,有所建树。(数学问题解法的改进。)

分论点3学会利用前人的成果,认清自我,完美人生。(博尔特能再创百米新纪录在从前根本无人相信。)

结尾:当你站在山上时,你的起点就高了!所以学会利用前人的成果,能够让我们再创造更广阔更美好的一片新天地。

4、材料的选取与运用

分别选取恰当、典型的材料证明每个分论点。

选材的原则:围绕分论点、关注中心论点

选材的角度:古今中外、课内课外、正反对比

材料的叙述:围绕分论点夹叙夹议,议论时嵌入“关键词”,总结句要强调分论点。

材料的安排:多个材料论证一个分论点时最好采用排比句或排比段,正反对比型的材料最好用对称句的形式。多个材料还要注意详略的安排。

《姿态》

中心论点:尘世浮华,时而喧闹,时而荒凉,面对如此,选择恰当的姿态,应对尘世,完美人生。 分论点1:人生没有不鼎盛繁闹的,选择冷静的姿态屹立于世,做聪颖之士。

材料:李白生活于盛唐,生活安逸,但他没有沉溺于此,而是选择冷静的姿态面对,仰天大笑出门去。 分论点2:人生没有不凄苦悲惨的,选择振奋的姿态屹立于世,做智慧之士。

材料:司马迁遭受宫刑,但他选择振奋的姿态面对,著成惊人的《史记》。

分论点3:人生没有不坎坷挫败的,选择乐观的姿态屹立于世,做豁达之士。

材料:陶渊明不被朝廷重用,但他选择乐观的姿态面对,隐逸深山,超脱自然。

结尾:人的一生,总要经历那些凄凄惨惨、轰轰烈烈的事,我们选择恰当的姿态应对尘世,完美人生。 《人生于错过中赏美景》

中心论点:人生错过繁花处,前方自有别样景。

分论点1人生错过繁花处,前方自有别样景,人避免不了错过。

材料:屈原错过了辅佐君王的前途,成就了流传千古的美名;鲁迅错过了救死扶伤的道路,找到了拯救国民的良方;李叔同错过了五彩缤纷的尘世,觅到了四大皆空的佛理。(排比段)

分论点2人生错过繁花处,前方自有别样景,错过后还有美景。

材料:李白错过了通达的官场,邂逅了白鹿青崖的美景;陶潜错过了亨通的官运,偶遇了南山五柳的美景;

司马迁错过了平坦的官路,相逢了历史长河的美景。

分论点3人生错过繁花处,前方自有别样景,不要为错过流泪。

材料:如果你为错过太阳流泪,那你也将错过群星。例证

5、拟题

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需要拟一个好题,标准:

简洁(12字以内)、

扣题(嵌入话题或材料主旨的关键词)

美丽(有文采或哲理)

亮旨(题目就是观点最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

错过了花开 错过——另一条路的开启错过不是过错错过也是一种美错过也能成就人生容不得我们错过人生于错过中赏美景都不该错过不怕错过错过,过错?

别为错过找理由错过东隅,勿失桑榆

6、开头结尾

开头:

靓(有文采或有哲理)

短(简短,控制在3行文字,不超过100字)

点(点题、亮观点,嵌入提炼出的关键词)

结尾:

除具备开头 的“靓”“短”外,还要注意

“收”(收束全文,照应题目、开头、主体,强调观点)

《攀援着长梯前进》

中心论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爬着无尽的长梯,感知过去,探寻未来。

开头:散落的群星点缀着夜空,预示着命运,静谧中放射出光明,蓦然照亮我的身影,我就要从巨人的肩上探寻这丰富而神秘的未知世界。

分论点1借巨人的肩膀,攀长梯,前人的成就需完善。(材料: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实了这种假说。)

分论点2借巨人的肩膀,攀长梯,古人的硕果可利用。(材料:在繁荣昌盛的唐朝,唐诗的创作达到顶峰时刻,宋人正确对待这硕果,并不断创新,开创了同样优秀的宋词。)

分论点3借巨人的肩膀,攀长梯,今人的重任是创新。(材料:近当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季羡林、余秋雨等受前人启迪,同样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结尾:黯然抬头望,合起了双眼,脸色映着银色的星光,我就要启程,借巨人的肩膀,飞向远方。 《错过东隅,勿失桑榆》

开头:人生苦短,仅数十载,却又饱含精彩,却也时常与唯美擦肩而过。面对过往,有人欣喜,有人悲哀,而智者的态度是错过东隅,勿失桑榆。

分论点1政坛无望,文坛路无涯,失此成彼。

材料:王勃、刘永、杜牧、蒲松龄等政坛无望的人

分论点2功名无门,山林道无尽,失此有彼。

材料:孔明,身临乱世,南逢明主,甘居山野;隐士

分论点3朝阳已去,夕阳好无限,失此得彼。

材料:烛之武、姜尚、苏洵等大器晚成者。

结尾:人生路途,错过在所难免,面对它,不用忧伤,不用恼怒,忘却它,期待明天,把握现在,勿失桑榆。

百草枯,青山在,柴无尽,尘世失,山野幽。

百花谢,青山在,柴无尽,晨光失,黄昏艳。

百叶飘,青山立,柴无尽。东隅失,桑榆美。

《彼岸.花开》

中心论点:幸福就在彼岸,只有不满足于此岸的所有,不断追求、拼搏才能让我们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开头:雄鹰展翅高飞,追寻天高,因而成就彼岸花开的幸福:感受寥廓的天空。河流激流勇进,追寻大海,因而成就彼岸花开的幸福:感受无垠的大海。梅花凌寒独放,追求高洁,因而成就彼岸花开的幸福:感受缤纷雪飘。

结尾:彼岸飘来一瓣花,踏着花瓣,闻着花香,我要去追寻彼岸花开的幸福。

小结:写作提纲一经列出,就应该依“纲”写作,但并不等于一成不变。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了更新更好的思路,可以随时调整或修改提纲。

提纲是文章整体构思的文字化。拟写作提纲前一定要认真构思,逐步养成拟写作提纲的好习惯,这对提高作文效率,保证作文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幸福我掌控》(55分)

幸福我掌控,不要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叹。幸福我掌控,只要李太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豁达。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人人都在寻求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己的幸福。(中心论点)

悠悠历史长河,多少人曾在历史岸边,追逐,找寻,渴望掌控自我的幸福。(过渡,启下)陶潜抛弃官场,归隐山林,终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生活,幸福我掌控,杜甫一弃一归,掌控了自己的幸福。李白离开深宫,放逐山川,终得“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在生活,幸福我掌控,李白一抛一得,掌控了自己的幸福。故真正的幸福需要自己去掌控,自己去取舍。(分论点1)

当今社会,虽浮华名利,但更多人依旧坚信“幸福我掌控”,在日日奔忙中追寻自己的幸福,虽然没有抛弃世俗,或归隐山林,或寄情山水,但他们懂得了在取舍之间掌控自己的幸福,有舍才有得,这或许是掌控幸福的一种秘诀。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何不一心去追寻自己的幸福。(过渡)

林和靖厌倦世俗,归隐山林,才有了“梅妻鹤子”的洒脱,他或少了浮华名利的官场,富可敌国的家财。但他顺应自己的本心,掌控了自己的幸福。苏东坡一生起伏,“乌台诗案”更是将其推向历史的峰巅,但顺应自己的心性,掌控自己的幸福,吟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清丽词章。故真正的幸福需要顺应自己的心性,切不可随大流,逐世尘。(分论点2)

幸福我掌控,何不顺应心性,在午后品一杯清茶,拂一缕清风,让自己忙碌的身躯暂时告别匆忙的世界,掌控自己的一份静谧的幸福,虽不能像林和靖、苏东坡完全顺应心性,或归隐山林,或寄情山水。但也能为自己觅到一方净土,放松一颗躁动的心,掌握属于自己的一份远离尘世的幸福。

幸福我掌控,故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自在豪迈。幸福我掌控,故有“复得返自然”的解脱自由。幸福我掌控,故有“审容膝之易安”的心满意足。幸福我掌控,故有书山为径,学海泛舟,寒窗苦读,青灯黄卷,挑灯夜战,只为金榜题名时,相顾无言有笑颜。

作文写作

作文写作

写作作文

作文评语写作

写作校庆作文

英语作文写作

高中作文写作

作文写作素材

写作一小作文

初中作文写作

《材料作文写作.doc》
材料作文写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