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0-03-04 01:33: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

而目前中学生产生苦闷、胆怯、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或情绪抑郁等心理障碍,导致走入社会后不能适应工作环境或与他人合作发生困难,这种交往恐惧症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形成障碍,更有甚者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恶性事件给社会、家庭带来了严重后果。这些心理问题足以说明如何做人的教育存在问题,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的最好办法。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部门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往往是嘴上喊重要,实际上都被削弱或取消。首先,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教材中,只有七年级思想品德略有涉及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它没有专门的教材,系统而有序地对学生心理进行教育,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怎样的目的等没有理论依据。而现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全面把握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来采用相应的教育与辅导对策。其次是现行的地方考试制度,上级主管部门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学生中考或统考成绩这一硬指标来鉴别衡量各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选“优胜学校”、“先进教育单位”,从而引导各中学管理者也偏重于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优表模,没能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理论和原理。而学生家长也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孩子成绩名列班级、年级前列而自豪,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没有对策。第三是各中学没有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很少进行培训学习,更别说资格认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由校领导或班主任来对事件进行处理。或者流于形式,半年讲一次心理辅导(矫正)课,这样,很难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复杂多变,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 学校难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原因表现在:(1)现代家庭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

5、6个长辈爱护一个孩子,把孩子宠得在家中是绝对的“老大”,呼风唤雨,我行我素,致使这样的孩子来到学校后地位发生变化,心理失去平衡。(2)单亲家庭学生增多。这些学生在家中由于不能得到完整的爱护,来到学校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则表现或抑郁、或妒忌,最后发展为自闭,很难与人沟通,处事过激或消极怠慢。(3)乡村农民工进城谋生。他们忙于生计,很少也很难得与孩子说上两句话,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中,而对孩子的教育无从谈起,一旦学生放学,这些孩子就成了真正的自由“主人”,或进网吧、游戏厅,或溜达于街头巷尾,久而久之,受社会不三不四的习气影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学校的教

育对于他们来说是左耳听、右耳出。(4)“留守学生”在学校所占比例不断扩大。“留守学生”的监护者,在我校的调查表中反映出45%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30%由亲戚代管,而他们中表示乐意照看的有42%,不乐意照看但没有办法占28%,有55%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21%的留守学生表示有烦恼的时侯能和照顾我的人说说,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监护对象的教育责任,学校的心理健康任重道远。(5)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年龄小,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好奇心强容易沾染不良习气,一当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时,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排解,消除和矫治,就会走向极端,造成危害。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注重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善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可塑性强,学校根据这一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学期都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从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明确各年级责任,严格管理,确定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七年级:学习适应中学环境,适应中学老师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道德行为标准,体验父母之恩,学会报恩,明白事理。八年级:培养学生责任感,能辨是非,心中有他人,能为别人付出,追求真、善、美。九年级:注重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应考心理辅导。

2、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潜移默化、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养成健康、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利用文化走廊、板报,搜集名人名言,扩大学生视野,补充大脑营养,充实课外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向上的心理。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十无班级”、“优秀班级”、“文明学生”评比,“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礼仪知识大赛”、“我爱我校”演讲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学生实践活动,注重道德思维和道德能力,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意识,有效地预防、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在走向高一级学校后,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我校毕业生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步入社会的也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3、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

我校于2002年成立心理咨询室以来,坚持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抽调有经验、有能力、有热心的两名男女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开展工作,心理辅导老师开设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时定期不定人地开设养成教育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咨询室全天为学生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从而保证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可信。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需要全体教师勤恳工作,不计得失,讲求奉献,才会迎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灿烂春天。

高校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哪些问题

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现代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措施

浅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探讨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doc》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