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2020-03-03 13:20: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甘肃省天水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

A.加强中央集权 B.增强阶层流动性 C.结束权力世袭制 D.强化官僚等级秩序 3.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明清的科举制度,就其制度的严密性、规范性来说,堪称完备。八股取士,实际上是古代科举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技术手段上,达到了古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然而,随着封建政治的僵化,八股取士也同思想禁锢结合为一体„„”据此,你认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八股取士有很大的弊端,但也有合理的因素值得借鉴 B.科举制度最值得肯定的时期是明清时期 C.八股取士因其规范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八股取士同思想禁锢结合为一体,应彻底批判

4.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5.古希腊政治家执政官尼西阿斯曾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材料反映出古希腊

A.公民大会的实权遭到削弱 B.多数暴政毁灭了民主政治 C.民主权力行使有滥用色彩 D.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

6.西塞罗说,“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自然法中蕴含着理性的精神 B.自然法体现了公正的理念 C.自然法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 D.自然法是法律的指导原则

7.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

A.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 B.取消征税特权,尊从议会许可 C.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 D.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

8.美国总统选举的基本制度是选举人制度。具体操作:全部"选举人票"共538张,是参议

1 员(100名)、众议员(435名)、华盛顿特区代表(3名)的总数。参议员按州分配,每州2名;众议员按人口产生,约50多万人选出一名,选举中实行赢者全拿制和州普选制规则。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的普选支持率是47.8%,特朗普的支持率是47.3%,赢家是希拉里。对于选举人票特朗普赢得了306张,希拉里赢得了232张。因此,最终特朗普赢得了大选,就任美国总统。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多数人没有决定权,每张选票之间十分公平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调整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C.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十分完美没有任何弊端 D.选举人票的数量体现了美国州权平等的原则

9.“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意在强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的基础 B.掩饰了德国皇权至高无上的虚假立宪 C.真实确立了德国政治生活的分权制衡原则 D.规定司法独立是实现帝国代议民主的灵魂 10.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

A.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B.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 C.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 D.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

11.《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中记载:一方面天朝当局听说来了“洋兄弟”就很高兴,认为是一家人,与作为敌人的清朝“满妖”相反,还表示出一些亲昵言行,如一位天朝官员曾向英使询问:“听说圣母玛利亚有一美丽的妹妹,你们能否使她嫁给天王?”另一方面又把他们当作天王的藩属,认为是来称臣朝贡的,要求其行跪拜等为臣之礼。材料中的情景主要揭示了太平天国领导人

A.对基督教的认同 B.主张政教合一 C.希望共建人间天国 D.天朝上国的心态 12.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战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13.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 B.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完成 C.反映辛亥革命彻底胜利 D.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4.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这一指示

A.影响中共对掌握革命领导权的认识 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道路

2 C.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发展 D.揭示了三大政策的重要意义

15.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一份《宣言》:“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此宣言所述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国民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B.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遭受重大损失 C.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破裂危机

16.1937年9月,毛泽东发出指示:“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侧翼,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集中打仗为主。”毛泽东在此所说的共产党军队的抗战“方针”是

A.集中优势兵力分割歼灭敌人 B.从侧翼辅助正面战场的抗战 C.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 D.以空间换时间延缓日寇进攻

17.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对该宣言发布理解正确的是

A.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B.推动了内战局势的明朗和北平的解放 C.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 D.促成了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18.“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B.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C.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D.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自我完善的表现

19.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德国和苏联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美国 D.苏联和中国 20.从1946年l月在重庆成立的旧政协到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成立的新政协,“政协会议都具有临时权力机构性质”。人民政协存在的依据由“组织法”变为“章程”,这是一个重大的、质的变化。这一性质和职能发生变化是在

A.《共同纲领》失效后 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 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

21.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除了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B.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实现村民直接处理事务 D.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3 22.2016海峡两岸暨港澳侨界圆桌峰会上,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在圆桌峰会上指出,“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和基础。”材料中“九二共识”界定的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

A.“一个中国” B.“和平统一” C.“一国两制” D.平等协商 23.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这次会议

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 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25.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对应错误的是:

A.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冷战中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 D.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6.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 B.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C.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

27.《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28.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迪拜,最富有的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的„„甚至连购物这一美国曾经最伟大的运动都已走向全球——世界十大购物中心只有一家位于美国,最大的在北京。上述现象客观上反映出

A.两极格局的趋于崩溃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区域集团化扩展 D.南北贫富差距己缩小

29.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陏唐均田制。据此可知,田制所有权属于 A.国家土地所有制 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地主土地所有制 D.佃农的土地所有制

4 30.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A.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B.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 C.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D.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

二、材料解析题(3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30分)

31.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材料二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4分) (2)材料二“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的理解。(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回顾,建国初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5 ——摘编自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二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并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8分) (2)根据材科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6分)

参考答案

BBABC CCBAA DBDAC CACAB AABBC BABAB 31.(1)背景:接受唐代藩镇割据而造成五代分裂的教训。

变化:①派文官任州郡长官;②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任答两点即可)4分

(2)分别指: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

理解: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防止过度集权专制,保障民主。8分 32.

(1)问题: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2分) 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任答两项,共4分)

(2)特点:扩大了基层民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中国民主法制建 设达到新的高度(或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每点2 分,共4分)成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 33.

(1)原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签署关贸总协定,美国经济黄金时期;美国军事实力空前膨胀;美国科技实力领先;美国主导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导资本主义阵营。

态势:由敌对走向缓和。说明:朝鲜战争:尼克松访华。8分

(2)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摆脱美国控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实力增强,苏联威胁消失,中美之间战略需求出现变化;核扩散问题与核战争危险;国际关系中新矛盾、新冲突,国际局势缓和与紧张并存;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6分

甘肃天水市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甘肃临夏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

甘肃武威市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过关考试.

贵州黔东南州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河北定州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历史上学期小二调考试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五调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期末)考试试题

《甘肃天水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doc》
甘肃天水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