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及意义

2020-03-02 11:42: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及意义

镇海教研室魏志刚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以往我们对教育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一方面抱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寄予过高的期望。抱有怀疑态度的人往往只承认具体经验的价值,而忽视观念和理论的根本性引导作用;寄予过高期望的人往往以为教师带着先进的观念和理论走进课堂就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其实案例研究应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命题。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应体现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对改革目标的追求,而不应是在社会要求下的被动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与研究者。那么,什么样的题材、情景才是教师能进行自觉学习与研究反思的切入口和平台呢实验区的研究表明:将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难题细心地梳理为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剖析和研究,才能使教师通过最直接、最确切的方式具体感受与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地理解、应用教育理论,提高用理论来分析评价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专业水准,改进教学实践。

一、教学案例及特征、定义: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学事件。它具有叙事的一般特性:背景、冲突、问题、活动方式及结果。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其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教学案例具体形象,描述真切,给人以真实感和亲近感。因此,在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特征:案例作为一种写作的形式,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1)与论文相比,有自己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的写作一般是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与教案、教学实录相比,有自己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选材特点: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写作虽与教学实录的体例相近,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教学过程具体的实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而定。()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相比,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兴起来的一种教育文体。它们也包含着教育情境和个人思考,但与教学案例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学随笔有感而发,形式比较灵活,可以边叙边议。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侧重于教育工作者个人方面,范围较窄,教学案例的范围要宽泛得多,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既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其它地区的,小到可以是一堂课的片断,大到……。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早在世纪末,美国的哈佛法学院,就使用案例方法教学,世纪年代,这种教学方法在商业教育中相当普及,到了年代,逐渐运用到教育领域,并得到普及。促使美国学生的快速增长,也促使美国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和新加坡都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如:运用案例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的观念应与教材改革同步”、“改变单纯的授受式,运用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等,以上这些经验都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国教育领域近几年也掀起了案例开发热潮,出现了许多理论成果。如郑金周主编的《案例教学指南》,顾泠沅教授主编的《以教学案例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教学改革》等文章,都对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和研究,作了理论上的指导。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许多学校进行的校本培训,都是为了更新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积累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这些活动很少与教学案例开发相结合,只是使教师在理论观念上得到转变,并没有付之教学实践。

三、案例的写作格式

、背景分析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案例的细节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断,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多么深刻、故事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方式来讲述。此外,案例的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当然,具体情节可经适当调整或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出讨论的焦点。 、结果

案例不仅是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可作多角度的解读。这里的分析,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层面的探讨,这样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如果仅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或者限于细节、技巧的追究,会失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以请专家点评、深化。案例的评析不要太长,贵在精炼、精到。精炼是指无废话,具有入木三分、精辟入理的工夫。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磨炼,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有了以上结构并不代表就是一篇好的案例,而写好案例的关键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选择复杂的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独到的思考才能做到。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论文的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四、教学案例的功能

、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但不少教师总觉得理论与教学实际有相当大的距离,难以与之挂钩,不如学一些具体方法来得实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凭经验、凭感觉行事的情况并不少见,最终也影响了教师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而教育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的不足,它像一道桥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许多教师对教育理论学了不少,但这并不一定表明已经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案例是总结教育经验的有效形式。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因此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哪些教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哪些教法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案例是教师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最佳选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里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经验、教训。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案例是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最好方式。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也就是说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五、教学案例资源的开发

1、关注课堂

课堂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也是体现一名教师施教之功的重要场所。课堂中蕴藏着成千上万宝贵的案例资源,这为一线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提供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学案例都源自课堂。课堂中教师对某一突发事件的处理、对某一教学细节的独到分析,无论成败得失都可成为案例素材,写出来可给同行提供借鉴。如有一篇《哄堂大笑之后》的教学案例文章,写的是一位高二政治老师去上课,走上讲台时,脚被放在台前的一盆花绊着,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教室顿时一片哗然,一阵哄笑,有的竟拍手叫好。当时局面异常难堪,但该教师起来不愠也不怒,不紧不慢地说,人生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鲜花掌声,也会有困难挫折,就像我刚才一不小心摔倒了一样。但是摔倒后就应该爬起来,我们应相信,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下课后,许多学生还问他那一跤是否是为导入新课而摔的。这是一则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案例,充分显示了该教师的教学机智,读后于人颇多启迪。

2、走近学生

学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看上去我们每天都和学生呆在一起,其实我们常常相距遥远,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世界上最难攀登的是心灵之山。学生对教师来说简直是一部书,很难读懂,但又是不得不去读懂的一本书。为此,我们必须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盼,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一经被我们捕获,就可成为我们案例写作的素材。如一位教师在一段教后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伤了一位学生的心,因为能叫出班里许多学生的名字,但当一名女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笑着问她叫什么名字,没想到她很生气地说:“我没有名字,你能给我一个名字吗?”接下去的整堂课,她压根儿就不听我的课了。后来,这位教师便以《让我记住你的名字》为题写了一篇案例文章,评析中说道: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其衡量的首要标准便是能否叫出他的名字,如果一位教师课堂提问时都以“这位同学来回答”“××的同桌来问答”“几号同学来说说看”之类的话表述,那么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肯定很遥远,学生绝不可能“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师平时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举止很可能就会伤及学生脆弱敏感的心。可见,教育无小事。我们必须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3、敏锐观察,细心捕捉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过:“在观察的领域,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教育领域中每天都有许多鲜活生动的事件发生,有的教师熟视无睹,有的教师却能从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如一位教师写了一则《“山鹰”起飞了》的案例,说的是一位名叫刘勇的学生写了一首题为《山鹰》的诗叫语文赵老师看,结果老师看过后说他是癞哈蟆吃天鹅肉,刘勇听后很伤心;接着他又鼓足勇气让教政治的班主任王老师看,王老师从诗句中看到了闪耀的童心,看到了刘勇身上有着山鹰一样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于是,他鼓励刘勇,耐心指出诗的缺点以及修改意见,并鼓励他投稿,果然诗被发表在了《语文报》上。此后,刘勇不仅乐于写诗,学习成绩也跃至前列。为什么在《山鹰》诗稿面前,两位老师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倾向?其实,创作就是发现,教育也是发现。不过教育不是像作家那样去发现素材,而是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短处,发现学生思想上的一闪念。发现,来自不寻常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而这两种能力又来自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反应快。作为教师,不能过于关注既定的教学目标,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应不断追问,深刻反思,从而挖掘更多的教学案例资源。

教学案例在促进教学反思、推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做这种研究。目前,以案例形式开展教学研究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只要我们对教学实践活动,多一份关注,多一点思考,多一些主动,就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抓拍”到精彩的一瞬,实录到一个让人震憾的片断,把握住一个个恍然流逝的机会,写出活色生香的教学案例。



六、典型案例案例一

一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书上还是没把生物说透!” 师:(一愣,随即笑了,鼓励)你说说看,为什么?

生:书上讲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生物可以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适应环境等,但我觉得这是它在已经有了生命之后才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究竟什么才是生命?(全班热烈鼓掌,一致附和)

师:(高兴)很好!我为我们班有这样的同学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我愿意和他一起向权威挑战、向书本挑战!大家呢?

全班:(兴奋地齐声大喊)愿意!

师:(启发)那我们就一道来研究研究人吧!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生甲:一出生。

生乙:不对,在妈妈肚子里会动的时候。

生丙:不会动的时候也是生命啊!

生丁:我看课外书上讲,好像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生戊:那受精卵之前的精子、卵子难道不是活的吗?是活的就是生命。

师:(笑)大家想想看,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单个的精子或卵子能发育变成人吗?

生:(肯定)不能,精子和卵子要结合成受精卵才行!(笑)我们又不是克隆出来的!

师:(赞许)对,一个人的生命起点就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将发育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逐渐展现生命的系列特征。

生:(疑惑)为什么受精卵会发育起来呢?

师:(耐心、浅白)因为它能够从母体吸收营养,转化为自身的物质和能量,并把自己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再通过母体排泄出去,这样它就逐渐发育了,直至最后变成一个胎儿。我们把这种个体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生:(好奇)一切生物都在新陈代谢吗?

师:(幽默)是啊,我们哪位同学能够站出来说:我再也不和空气打交道了?我再也不吃东西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啊!

(全班大笑) 生:那么,老师,生命就是新陈代谢吗?

师:可以这么理解,正是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所以,生命的世界才是如此丰富多彩、绚丽动人。生命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新陈代谢,这是我们《科学》书本上未提及的。

生:(追问)老师,那为什么受精卵在子宫内就能新陈代谢,而精子、卵子就不行了呢?

师:(打趣)两条腿走路的人是正常的,少了一条腿,能走好路吗?

生:那又是什么东西决定受精卵能进行新陈代谢、发育成人呢? 师:受精卵里的物质。

生:什么物质?

师:受精卵细胞核里的一种物质。 .

生:受精卵细胞核里的一种什么物质? 师:DNA。

生:(会心地笑了)听说过。老师,DNA究竟是什么东西?

师:一个生命的全部信息都贮藏在它里面,它决定这个生命将来的全部面貌、全部特征。

生:这么说,生命就是由它决定的? 师:对! 生:生命所进行的新陈代谢也是由它决定的? 师:对!

生:(坚定)老师,那您就不能说“生命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陈代谢”,而应说“生命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DNA”,DNA就代表着生命,对不对? 师:很有道理!只不过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生命。

生:(继续刨根问底)那现在出现的转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跟DNA有关吗?

师:(高兴)当然有关!这些都是人类向DNA等遗传物质吹响的进军号角,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彻底揭开生命之谜的阿波罗计划。那时,我们将从本质上完全搞清楚:我究竟是谁?生命究竟是什么?怎样改造生命、造福人类?

生:(异常兴奋)老师,你再给我们讲讲这些吧!

师:(风趣)我这个生物学硕士都快被你们问住了。

(学生面露得意的神色,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师:大家知道陆老师课堂上感到得意的事是什么吗?

生:?

师:(笑)就是被你们问住! (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我们课后将再接着刚才的问题来继续共同探讨,欢迎大家向我开炮,向书本开炮,更向未来宣战!只有同学们不迷信、不盲从,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真正掌握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拥有一把金钥匙!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来,在教室里经久不息…此时“丁零零…”下课铃响了)

评析: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略带贬义的“节外生枝”,是意外,是败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最忌讳“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打乱了教师课前的教学思路,影响了课堂正常的教学进程;于是,教师往往对制造“节外生枝”的学生轻则加以制止,重则厉声训斥。殊不知,“节外生枝”中可能隐藏着意外的收获,看似败笔中也会蕴涵着教育的良机!上述案例中,正是有了半堂课的“节外生枝”,才使课堂熠熠生辉,也正是有了学生连珠炮似的追问,才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众所周知,在今天的科学课程中,确立科学精神的培养目标的真谛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牢固地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追求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等的争论、实践的检验等共同的价值理念,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案例二

崔老师怀着焦急的心情快步奔向班级,边走边想该怎样压缩教学设计,利用剩余的二十几分钟时间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教室。立刻,全班四十几双探询的目光一起投向她,这个说:“老师,你从不迟到,我看你的脸色有些发红,今天你是不是生病了?”那个问:“老师,你是不是在实验室忘了上课?”还有的问:“老师,刚才你是不是在开会,所以来晚了?”……看到一张张关切的、探询的小脸,崔老师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她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到底为什么来晚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她因势利导,继续追问:“那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和办法知道答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这边说:“老师,我们可以到实验室去问问,你刚才是不是在那儿准备实验或聊天。”那边说:“老师,我们可以找校医,确定你刚才是不是去看过病?”……听着同学们想出的种种办法和方案,她感觉时机已成熟,宣布:“看来,同学们对老师今天上课迟到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大家提出了几种可能,到底是哪一种呢?现在就按照你们的猜测和假设去寻找答案,出发吧。”同学们跃跃欲试,最后还是推选出几个同学做代表,只见他们小鸟似地飞出了教室,迫切想知道谜底的心情可见一斑。

大家终于知道老师迟到的原因了,可这时离下课仅剩3分钟,只见科代表突然站起来,着急地提醒说:“老师,快下课了,我们这节课还没上呢!”学生们也在随声附和:“是呀,老师,马上要下课了!”只见崔老师面带笑容,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你们刚才对老师今天上课为什么迟到这个问题的整个探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你们已经很成功地完成了一次科学探究,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同学们露出一脸的惊讶,但却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

评析: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是要完成计划之中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把这种求知欲望引导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之中。

课堂上,如果遇到偶发事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采用随机应变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有序的学习活动中来,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随机的诱导方式,既顺应了孩子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释放了他们激动的情绪,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来。本案例中意外的发生,打乱了教师长时间的精心准备。可喜的是,崔老师能采用随机应变教学策略,毅然地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设计,抓住机会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以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为导火索,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把这种求知欲望引导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中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当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偶发事件遭遇时,教师要灵活处理并驾驭它,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案例三:张伟的电话在我班上,有一位叫张伟的同学去了美国,来信要我转告班里同学,他很想念同学们,希望同学们有时间晚上打电话到他的家里,他每天晚上都在家。我告知了全班同学,并把张伟在美国的电话号码写在了黑板上(这件事情我有意安排在上这堂课的前几天)。

第二天一大早,好几位同学问我:“老师,我们昨晚打了一整晚的电话,都没有听到他来接电话,是不是您搞错了?”我笑了笑,然后开玩笑对他们说:“你们一定不够诚心,再试试看。”第三天、第四天也都如此。问的同学越来越多,到后来有的同学,还准备跟我打赌。 每次我都笑着鼓励他们继续再试一试。

第二周的星期一,我们开始上“不断运动的地球”一课,上完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后,仍然没有同学说他和张伟同学联系上了。到了准备上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的那天早晨,一位叫杨峰的同学悄悄地告诉我:昨晚我已经和张伟联系上了,但老师您还是骗了我们,张伟说他刚好回来取作业本,才接到我的电话,就匆匆忙忙地把电话挂掉了。也就是说他们晚上还上课。”我跟杨峰同学说:“你敢在课堂跟同学们这样说吗?”我故意激他。

“敢。”杨峰坚定地说。

电话真的错了吗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学生们仿佛都很激动,有很多双期待的目光都在看着我。 同学们,跟张伟同学联系得怎样?”我问道。

晚上他们家根本就没有人,我连续一个星期晚上八九点打电话给他,都没有人接。”杨言同学站起来带点不满情绪说道。“老师,您是不是弄错了,或者晚上他根本就没有回家。”很多同学也这样附和道。

听说他晚上到外打工?”不可能,他家那么有钱。”

想像力还蛮丰富。课堂上,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想争着发言。

这时,杨峰同学站起来说:“我上周五晚上和张伟同学讲了两句话,他说他马上要上课,就匆忙地把电话挂断了。他晚上要上课,那就是不在家啦。”他果真重复着告诉过我的话。

周六上午10点钟左右闲着没有事,我拨了他的电话,他却说准备睡觉。”吴军说道。

哦。原来如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真的是老师弄错了吗?”我打断吴军的话,反问道。 老师,你没有错。张伟同学说他是每天晚上都在家。”那你能不能把你联系的情况说一说?”我鼓励道。

我昨天上午打电话给张伟同学,他正准备睡觉。告诉他有好多同学给他打了电话,都没有找到他,问他上周怎么回事,竟然连续一个星期晚上都不在家。张伟同学说他上周每天晚上都在家。肯定是我们搞错了。

我们错了,真的吗?为什么呢?”我问道。

学生们等待着,思考着,一时又找不出原因,说不出理由。

这时吴军又站起来说:“张伟对我说,这可是美国啊。你们一定是按北京时间算的,对吧?老师,是我们弄错了。”

现在知道我们大家错在哪里吗?难道美国和中国真的连时间也不同吗?”我继续鼓励道,“看一看美国在哪里,在哪个时区,我们中国又在哪个时区?”

李一明同学说道。 学生们立即翻书,阅读时区图。又再议论起来。“啊,原来我国的北京在东八区,美国纽约在西五区。”“哎,经度相差那么远,时区相差那么多,时刻肯定不同了。”“这就是出国的人们经常说的时差吧?”

学生们仿佛突然醒悟了。

我继续问:“中国的北京和美国的纽约相差多少个时区?学生们在数着,过一会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12个。”真的只是相差12个吗?”学生们又数。

我提示道:“相邻时区,相差一个时区,那么北京与纽约相差……” “是13个。”我还没有讲完,大部分学生改口说。 这是真的吗?确认了吗?”“是。”学生齐声说。 那么我们和美国纽约相差多少个小时?”我再次问。 “13个小时。”学生回答。

啊,原来他们的时刻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晚上打电话过去时,他们正好去上学了。我们要上学时,那才是他们的晚上。怪不得我们晚上打电话到他家总是没有人接。”恍然大悟。

“啊,原来如此!”同学们

评析:教师如何精心地创设一个让学生深感兴趣从而充满探究热情的问题情景,是一种课堂教学的艺术。

在本案例中,舒老师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打电话这一问题,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了学生们在打电话过程中产生与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相矛盾的问题。急于打通电话解决问题成了学生们的愿望,促使他们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也正是这个内在的动机需要,激发了学生对“时区换算”一课的学习兴趣。

究竟怎样才算是一堂好课这是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新课题。这个案例,给我们以下启示:要设计一堂好课,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其次,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创造充满活力与动感的课堂教学,把课堂变成学生思维的乐园,而不是老师对学生一味地机械灌输。

案例四: 一节计划外的课

教师的真实心态:这是七年级的一节科学课,按照教学进度这节课应该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按我顺势展示了某三星级酒店大堂的一幅世界各地时钟照片……照课本要求,只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就行了。我本来也只想这么上课。

但是,在上前一课“物体的浮沉现象”时,有一个学生突然问我:“老师,物体的浮力大小是不是跟物体的密度有关系?”

你怎么会这样想呢?”密度大小影响浮力的大小。”么有关?” 你看,我将铁块放进水中,它就沉下去,这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小,将乒乓球放进去,它却浮上来,说明听了他的话,我没有立即说出我的看法。而是问全体学生:“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浮力的大小与什这下学生可活跃了,有的说“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有的说“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重量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进人的液体深度有关”、“与物体的表面积有关”。

听到这么多答案,我想:如果我按照书本进度讲“阿基米德原理”,只是告诉学生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那么学生肯定心存疑问,对他以后的学习不利。于是这节课我决定改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案例描述

课前我根据学生提出的与浮力大小有关的条件,准备一些实验器材。一个弹簧秤,两块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两杯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一盒可改变形状的橡皮泥。一个里面装了半瓶沙的药瓶。

上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堂热闹起来了。我先让学生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学生分别测出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水中的浮力,他们很惊奇地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毫无关系”。

然后,我再问学生:“那么,根据这个实验,你们可以告诉我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重量有关吗?

学生迟疑一下,有学生回答:“无关。”我说:“为什么?”学生继续回答:“因为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重量都不相同,但它们的浮力却相等。”体重量”上打“×”。

对。”于是,我将黑板上列出的“与浮力有关的因素”中“物体密度”、“物体质量”、“物接着,我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是否改变浮力”。学生将同一盒橡皮泥做成各种形状,分别放进水中,通过弹簧秤测量,他们也发现物体的形状并不能改变浮力的大小,同时他们也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积无关系。

紧跟着,我让学生分别在水中和酒精中测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学生纷纷告诉我,浮力会改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于是,学生告诉我,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及时表扬学生,然后我继续让学生通过弹簧秤将装有半瓶沙的药瓶徐徐放人水中,直至完全被水浸没。在这过程中,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咦,他们叫起来啦,“老师,弹簧秤的读数越来越小。”我问他们:“那说明什么呀?”“说明他们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很好。”我再继续让学生观察完全浸没水中的瓶子,并且继续将瓶子往下沉,在这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又有什么变化。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弹簧秤的读数“没有变化”,从而得出浮力在这过程中没有改变。于是,我让学生思考:通过这个实验,你们能得出浮力的大小还跟什么因素有关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学生没有人回答。我再提醒他们:“瓶子徐徐放入水中时,

联系以前什么在变化?”有一个学生小小声回答:“水面在上升。”“对,那么是什么使水面上升?”学习的测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想一想。”这时不少学生都想起来啦,“因为物体将水排开了。”“很好,这说明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哦,总算说出来了,我松了一口气。我顺势再说:“对啦,同学们再想一想,刚才在实验过程中,当瓶子完全浸没水中再继续向下沉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水面有没有很大的变化?”“没有变化。”“那么这说明什么?”有学生回答:“这说明物体再继续下沉时,排开的水已经稳定,不再增加了。”“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有没有变化?”“也没有变化。”“这说明什么?”“在水中时,瓶子受到的浮力都相等。”“对,这也可以证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瓶子在水中时,它排开的水已经稳定,浮力的大小也不再改变。 所以,只要物体已经完全没入水中,不管它进入深度的多少,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改变的。”我将在下一节课“阿基米德原理”中讲述。

最后,我将这节课的结论总结在黑板上。“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系。至于怎样的关系,评析:这不是教师计划中的课,但是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体会:、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必须按照学生实际进行。当学生有问题没有解决时,不要急着按照进度进行,而是先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问题。如果当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物体的浮力大小是不是跟物体的密度有关系?”只是单纯地为他解释一下,没有考虑其他同学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那么就不会有这节课。学生在学习完“浮力”知识后,总是有疑问,这些疑问肯定会干扰学生接受知识。

、课堂中最好不要直接给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自己得出结论,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的学习效果好,而且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如果这节课教师只是通过自己演示实验,告诉学生结论,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课堂教学评价意义及新课程评价特点和多元化评价理论学习心得

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与案例评析

《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读书心得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

新课程培训——课堂教学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及意义.doc》
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及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