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贸易会计核算

2020-03-03 21:01: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九章 物资公司会计业务核算流程

第一节 适用范围

本会计业务核算流程和核算办法适用于物资公司所属的材料销售、装卸搬运、仓储保管及物资管理费等业务。 第二节 会计核算要求

会计核算系统统一使用浪潮GS财务集中管理系统,会计科目体系在集团公司统一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本单位的明细会计科目和辅助核算科目。 第三节 主要核算内容

物资公司核算的主要业务一般包括:货币资金业务、往来业务、债权债务业务、薪酬业务、税费业务、所有者权益业务、成本费用业务、利润分配业务等。

本规范仅就物资公司的主要业务进行规范。 第四节 日常业务的核算

一、货币资金业务

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1、货币资金收入

货币资金收入主要有:材料销售收入、物资管理费收入、仓储保管、装卸搬运收入。

2、货币资金支出

货币资金支出范围包括购买存货、固定资产;支付职工薪酬及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各种费用报销及其他支出款项。

二、债权业务

从会计意义看,债权是指单位未来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应收补贴款等。

(一)科目设置

债权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内部往来”、“备用金”等科目。“应收账款”核算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赊销产品、商品、材料或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应收票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预付账款”核算企业根据购货合同,预先付给供商的货款; “其他应收款”用于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各科目应按应收款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辅助核算。

(二)核算方法

1、应收账款的核算

(1)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作为一般纳税人自购材料进行销售时的账务处理。

①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货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物资贸易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回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应收账款-应收销货款 ②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货款 贷:银行存款 收回代垫费用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销货款

(2)“应收账款”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应做科目调整。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货款

贷:预收账款式-预收销货款

(3)坏账准备

企业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商业信用扩大销售,提高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但商业信用的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风险,即应收账款有可能无法收回而形成坏账,详细账务处理见第五章第二节坏账准备。

2、应收票据(商业承兑汇票) (1)带息票据

带息票据是指票据上列明面值、利率和到期日的票据。 ①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物资贸易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持有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③期末遭到拒付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货款 贷: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2)不带息票据

不带息票据指票面上只标明票据的金额与票据的到期日,其面值一般含有利息,到期收回的就是面值。

①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物资贸易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持有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③期末遭到拒付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货款

贷:应收票据 (3)应收票据贴现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将未到期的票据经过背书向银行贴现。向银行申请贴现的票据必须经过背书,即票据的持有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字。签字人称为背书人,对票据到期付款负有法律责任。

计算公式如下: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年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3、内部往来核算额

内部往来业务通过“内部往来”会计科目核算。“内部往来”科目应设置单位核算和往来类别两项辅助核算。

①收到上级单位拨付的各类奖金,根据转账通知书 借:内部往来

贷:管理费用-上级管理费-上级拨入奖金(以负数在借方显示) 同时

借:管理费用-上级管理费-上级拨入奖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

②收到上级单位转列的各种代交、垫付款时,根据转账通知书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内部往来 ③上交上级单位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各股东

贷:内部往来

④收到上级单位转资金占用费时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内部利息支出

贷:内部往来

⑤收到上级单位转折旧费、人员管理费时 所属单位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上级管理费-上交上级管理费-管理费用(人员管理费)

管理费用-上级管理费-上交上级管理费-其他(折旧费) 贷:内部往来 本级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所属上交费用-管理费(人员管理费以负数显示)

管理费用-所属上交费用-其他(折旧费以负数显示) 贷:内部往来

⑥所属单位转内部退养人员辞退福利费用,根据精算数据 本级账务处理:

借: 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贷:内部往来 所属单位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按精算工资、五险一金实际发生数计算,以负数在借方列示) 贷:应付职工职工薪酬-职工工资、五险一金(以负数在借方列示) 借:应付职工职工薪酬-职工工资、五险一金(以负数在借方列示) 贷:内部往来(以负数在借方列示) ⑦上交上级单位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应现金股利或利润-各股东

贷:内部往来

⑧本级收到所属上交利润时 借:内部往来

贷:利润分配-应现金股利或利润-所属单位 ⑷备用金核算

备用金,是指为了满足单位内部各部门和职工因工作需要,而暂付给有关部门和个人使用的现金。

备用金的管理实行定额备用金和非定额备用金两种方法。

定额备用金是指用款单位按定额持有的备用金。实行“定额备用金”办法的单位,应根据用款单位的实际需要,由财会部门会同有关用款部门核定备用金定额,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作为请领备用金的依据。

非定额备用金是指为满足临时性需要而暂借给有关部门和个人的现金,经单位领导批准支用后应该规定期限内办理报销并交回余额。

备用金业务通过“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应按备用金领用单位和人员进行辅助核算。

A:实行定额备用金办法

实行“定额备用金办法”的用款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备用金的预支和报销。定额备用金应定期报销,报销后付给现金,补足金额。财务部门应对定额备用金的使用情况经常进行检查,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①建立定额备用金

根据领导签批的用款单位备用金定额和预借现金金额: 借:备用金-××单位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②报销补足备用金定额

根据报销内容,以报销数用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时: 借:管理费用、库存商品等科目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③收回定额备用金

不再使用定额备用金时,按照收回的预借定额备用金金额: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备用金-××单位 B:实行非定额备用金办法

借支备用金人员所在部门领导应当督促借支人员及时报销或偿还所借款项,前账未清,不得继续支付。

①支付备用金

根据领导签批的借款借据等支出凭证所记载的金额: 借: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②报销还款

根据领导审签的报销金额、付款报销单和缴还的现金金额: 借: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备用金

三、存货业务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以及在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和低值易耗品等。这里主要包括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1、科目设置

存货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原材料”科目。各科目需根据存货类别设置二级、三级及以下明细科目。

“库存商品”及“原材料”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商品的结存数。

2、核算方法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

⑴购入材料或商品点验入库(填列材料点收单)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科目(或应付账款)

⑵销售材料或商品时(填列材料发料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物资贸易销售业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⑶结转材料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物资贸易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⑷库存盘点,季末对库存商品(原材料)进行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借:管理费用-正常存货盘亏或毁损(盘盈以负数列示)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盘盈以负数列示)

四、固定资产业务

根据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规定,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均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的具体分类参见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分类》。

1、科目设置

固定资产核算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

⑴固定资产

本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原价,应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别设置“房屋及建筑物”、“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设备”、“测量及试验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⑵累计折旧

本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应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别设置“房屋及建筑物”、“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设备”、“测量及试验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⑶在建工程

本科目核算单位进行的各种在建工程,包括固定资产改扩建工程、大修理工程等所发生的实际支出。要按照在建工程项目进行辅助核算。

⑷固定资产清理

本科目核算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税费支出等。

本科目年末无余额。

2、核算方法 ⑴固定资产购入

购入不需要安装即可直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物、运输费、保险费、专业人员服务费及相关税费等列入设备购置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专业人员服务费及相关税费等,加上安装调试费等,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

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生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交付资产使用时,按其全部成本转为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如果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可资产化的后续支出),单位一般应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即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发生的后续支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在建工程全部转入固定资产。即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如果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发生时,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⑵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率按5%计算。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不提折旧,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因更新改造、资产评估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各类固定资产的预计折旧年限见《固定资产目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每期根据编制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表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⑶固定资产报废和毁损

①达到报废条件的资产,报经上级批准后,进行报废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支付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残料入库并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原材料、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产生的清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产生的清理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②由于非常原因,固定资产毁损时: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收到赔款及残料收入时: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⑷固定资产盘盈盘亏

各单位对所管理的固定资产每年至少要实地盘点一次,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经上级批准,进行处理。

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累计折旧

盘亏时,所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捐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批准处理后,转销时,将批准意见书作为附件。 借:其他应收款—个人赔付部分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捐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五、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务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详见集团公司机关业务核算流程和核算办法。

六、递延所得税资产

物资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产生来源应付职工薪酬下的辞退福利 当公司发生辞退福利支出时,按发生额计提递延所得税 计算方法:

递延所得税=辞退福利当期发生额*所得税率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内退精算调整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费用

七、债务业务核算

债务核算涉及的业务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具体业务处理如下:

1、短期借款

公司短期借款主要来源于集团公司资金中心借款 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偿还借款时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发生利息支出时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公司内部通过本级拆借资金时不在此科目核算,通过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核算。

2、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购货款

3、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方预先收取的款项,需要企业以后用商品、劳务等来偿还。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预收销货款或预收备料款

4、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指单位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⑴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⑵职工福利费 ⑶社会保险费

包括“五险”,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按集团公司规定执行的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计提基数和比例应以每年社保部门下发的文件为准。

⑷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的计提基数和比例均以社保部门每年下发的文件为准。 ⑸商业保险

单位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 ⑹工会经费

按月计提,计提基数为当月职工工资总额,计提比例为2%。各单位计提的工会经费应及时解交给工会,并要取得工会专用收据。

⑺职工教育经费

根据集团公司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2.5%比例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⑻非货币性福利

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⑼其他

指支付给职工的其他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①科目设置

职工薪酬会计核算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②核算方法 ①计发工资薪金 A、计算分配工资薪金

根据劳资部门编制的工资发放表和奖金发放表,经主管领导审批后,计算分配当月工资薪金: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在岗职工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在岗职工 B、发放工资薪金

由银行代发工资的,根据工资发放表和银行支付凭据;直接现金发放的,根据签领后的工资表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及津补贴-职工工资-在岗职工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款项-基本养老保险 -补充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如果发放工资时,同时扣回了代职工支付的各类款项的及备用金的,应贷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等科目。

②计提工资附加费

A、按1.5%计提拨付工会的福利费(困难补助)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同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拨付工会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内部往来 B、季末计提工会经费

按当季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拨付工会经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内部往来 C、季末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按当季职工工资总额的2.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实际开支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D、根据社保部门下发的计提基数和比例,按季计提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以计提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基本养老保险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 上交上级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内部往来 其他社会保险费会计核算同上。

E、根据社保部门编制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扣缴明细表,进行账务处理

季末向社保支付保险时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款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补充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基本医疗保险(个人部分) -住房公积金 (个人部分) 管理费用-职工薪酬-补充养老保险(企业部分) -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部分)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5、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根据本单位的应税收入进行会计核算。 涉及的税金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费用主要是价格调控基金、河道管理费、残疾人再就业基金等

印花税一般于实际发生时直接缴纳,列“管理费用”科目,因此不在“应交税费”科目中核算。

⑴科目设置

税费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 ①应交税费

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②营业税金及附加

本科目核算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价格调控基金、其他税费等。需设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两个明细科目。

③管理费用-税金

本科目核算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主要包括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

⑵主要业务核算

①企业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计提增值税,公司主要涉及材料商品购入及销售产生的增值税。

“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额用红字登记。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考虑到有些企业在购进货物时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进项税额已经记录到“进项税额”专栏,但具体使用时又用于非应税项目,或者发生非正常损失,或者其他原因。按照税收条例规定,这些进项税额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转入有关的科目,因此设置了“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A、购入材料时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列示税金金额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B、销售材料取得收入时(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物资贸易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C、本期应纳增值税=销项税款+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已交税款

缴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D、根据增值税产生附加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 -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价格调控基金 -其他税费

贷:应交税费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其他税费

企业根据完税凭证上载明的税项和金额支付时: 借:应交税费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其他税费 贷:银行存款

②公司根据取得收入的性质不同按规定计算营业税、应交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公司主要涉及管理费收入及仓储保管费收入营业税计提税率5%,装卸搬运费收入营业税税率3%。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价格调控基金 -其他税费

管理费用-税金-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房产税 -应交土地使用税 -应交车船税 -应交其他税费 ③企业根据完税凭证上载明的税项和金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房产税

-应交土地使用税 -应交车船税 -应交其他税费 贷:银行存款 ④个人所得税

职工按规定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由单位代扣代缴。

从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的征缴基数提高到2000元/月。征缴范围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津贴、补贴及货币性的和可以量化的非货币性补助。

个人所得税应按月扣除,收入是以当月累计收入总额来计算的,各种奖金及补助要纳入当月累计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按国税发【2005】9号文件执行。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个人收入项目主要有:

A、扣缴的“四险一金”等社保基金; B、独生子女补贴; C、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D、当地税务部门规定的允许个人所得税前扣除标准内的公务通讯补贴; E、其他免税事项。

实际发放职工薪酬代扣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实际交纳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6、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是指除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包括:各类押金,代扣的个人款项:代扣个人缴纳部分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会费、工会互助保险等,应付暂收款:党费、团费、代收代付的奖金,职工应领未取的工资薪金及其他应付款项。

⑴科目设置

其他应付款会计核算设置“其他应付款”科目,并应按照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⑵核算办法

①发放工资时,扣缴职工个人部分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基本养老保险 -代扣个人医疗保险

-代扣个人失业保险

-代扣个人工伤保险

-代扣个人住房公积金

-代扣个人补充养老保险 支付给社保部门时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基本养老保险

-代扣个人医疗保险 -代扣个人失业保险 - 代扣个人工伤保险 -代扣个人住房公积金 -代扣个人补充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②收到抵押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抵押金-项目经理考核抵押金

-安全抵押金

-风险抵押金 -资产责任经营抵押金 ③收到除抵押金以外的其他押金(如医疗押金)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其他-医疗押金 ④所属单位向公司本级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单位间应付、暂收款-上级单位借款

7、长期应付款

公司的长期应付款均历史形成,多年挂账。年末应与上级单位进行核对。

七、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大部分是因企业改制而形成。包括原制度转入的资本公积、改制剥离形成的资本公积、评估差额形成的资本公积及其他。

八、收入业务核算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材料商品销售、项目部管理费收入、仓储保管费收入、装卸搬运费收入、服务费收入等。服务费收入在其他主营务收入中核算。

1、科目设置

收入的会计核算涉及“主营业务收入-物资贸易销售收入”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主营业务收入”会计科目。在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可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设置下级科目,如管理费收入、仓储保管费收入、装卸搬运费收入。

2、会计核算

⑴销售材料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物资贸易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⑵管理费收入、仓储保管费收入、装卸搬运费收入核算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收入\\仓储保管费收入\\装卸搬运费收入

九、成本支出业务核算

成本支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杨本、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

1、科目设置

成本支出的会计核算涉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物资贸易销售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2、会计核算

⑴销售材料成本确认支出发生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物资贸易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⑵月末,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物资贸易销售成本

⑶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的核算主要是根据与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取得时相关的成本支出。

⑷管理费用

实际工作中, “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业务主要有:办公费、印刷费、书报费、宣传费、会议费、水电费、取暖费、通讯费、业务招待费、差旅交通费、车辆使用维护费、修理费、固定资产折旧、职工薪酬、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上级管理费等。

实际发生时,根据有关原始凭证: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⑸财务费用

实际工作中,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收入、金融机构手续费、资金占用费等。 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下设“利息收入”、“ 金融机构手续费”、“ 资金占用费”二级明细科目。其中“利息收入”科目下还应设置“内部利息收入”、“外部利息收入”三级明细科目。

①支付银行手续费

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汇款等发生的手续费、工本费等,按照实际支付额: 借: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

贷:银行存款 ②收到银行利息凭单

每季收到银行利息凭单,按照凭单所记载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内部利息收入 (如果开户行为集团公司资金中心) -外部利息收入 (如果开户行外部金融机构) ③收到公司转资金占用费

根据公司财务部转账通知书的金额: 借:财务费用-资金占用费 贷:内部往来

十、资产减值损失业务 1科目设置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应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会计核算

⑴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根据中国铁建《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暂行规定》,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主要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

⑵计提方法

根据资产减值准备暂行规定,采用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坏账准备。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尤其对于长期应收款,应逐笔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和单项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根据企业历史经验确定按照应收款项期末余额账龄对其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计,相应计提坏账准备,其计提比例如下:

账 龄

计提比例 6个月以内 0 6个月至1年以内(含1年) 5‰ 一至两年(含两年)

5% 两至三年(含三年)

10% 三至五年(含五年)

30% 五年以上

80% ⑶账务处理

①计提坏账准备通过“坏账准备”科目。本科目核算提取的坏账准备,需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首先以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确定本期期末“坏账准备”的科目余额,与上期“坏账准备”的科目余额进行比较,按其差额计算本期应计提或应冲回的坏账准备的金额。 根据计算的本期应计提或应冲回的坏账准备的金额: 借或贷:资产减值损失-各应收款项科目明细

贷或借:坏账准备-各应收款项科目明细准备

备用金以及内部往来款项等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可以按最低账龄确认,即6个月以内。

②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 借:坏账准备

贷: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③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贷:坏账准备-各应收款项科目明细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十

一、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

1、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单位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应当设置“本年利润”科目,该科目的贷方余额代表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代表本年发生的净亏损。

2、会计核算 ⑴期末结转利润

会计期末,将“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将“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①结转各项收入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②结转各项成本及税金,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⑵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核算

期末,将本期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期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亏损,作相反分录,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⑶期末结转利润分配的会计核算

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后,通过内部往来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内部往来

如为亏损,作相反分录,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应无余额。 第五节 特殊业务核算

适用物资公司所属项目部、物资设备部。新上项目根据项目上马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及财务管制度。

一、收到业主预付款、集团指挥部日常拨款 根据收款收据和银行进账单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二、甲供、甲控材料转账

甲供、甲控材料,购货款由业主或者集团公司指挥部代付后转账,根据发票账单、点验单转账通知书等资料:

1、材料验收的核算

根据供应商按中标合同价提供的发票,由财务部门开具验收通知单交由业务部门填制《物资设备验收单》进行点验,确定物资设备的验收。物资设备验收单一式二份,一份由业务部留存,一份3日内交财务部(含发票)作为双方记账依据。

账务处理:

(1)甲供物资设备核算。 借:应收账款—甲供物资设备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2)甲控、集中采购物资设备核算

借:应收账款—甲控物资设备或集中采购物资设备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2、材料发出核算

根据业务部提供的《物资设备结算汇总表》及施工单位物资部长签认的《物资设备结算清单》进行结算。一式三份,一份业务部留存,一份财务部,一份作为向局指财务部结算转账依据。

账务处理: (1)甲供物资设备核算

借:应收账款—局指财务部

贷:应收账款—甲供物资设备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收入

(2)甲控、集中采购物资设备核算

借:应收账款—局指财务部

贷:应收账款—甲控物资设备、集中采购物资设备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收入 科目的设定与局指财务部科目设置相对应。

(3)装卸运输费用等的核算 A、由物资设备部承担的运费及装卸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主营业务成本-运输装卸费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B、由物资设备部代垫代付 借:应收账款-局指挥部 贷:银行存款

3、支付供应商料款的核算

(1)甲供物资设备核算,通过局指财务部往来核算。

(2)甲控、集中采购物资设备核算。根据业务部提供的《甲控、集中采购物资设备付款通知单》支付供应商价款(扣除5%质量保证金)结算明细单,领导签认后交财务部进行支付。

账务处理:

借:应付账款—供应商

贷:银行存款

4、结算时间

转施工单位料款每月结算一次,时间确定为每月20日,支付供应商料款每月汇总支付一次,不预付、不拖欠。

5、报表日根据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科目的余额按规定进行重分类,不能以负数反映。

阜新永泰物资贸易公司简介

物资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

微山春蕾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先进材料

会计核算工作计划

会计核算制度

工会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制度

《物资贸易会计核算.doc》
物资贸易会计核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