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学校生活

2020-03-02 09:27: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梳理学校生活,备战中考记叙文

【内容提要】 在初三作文备考中,学生出现不会写记叙文,选材雷同陈旧,不知如何取材的现象,笔者探析了校园生活中蕴藏着的大量的作文素材,运用这些素材指导学生进行中考作文备考是可行的。笔者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整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工作,从中提炼出习作素材并进行运用的一些方式方法,达到了一定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中考 记叙文 校园生活 素材

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笔者对作文的复习备考高度重视。在作文的系列训练反馈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大话空话连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手头没有材料,无论多高的“妙手”,也是很难“偶得”的。同学们写文章,有时文思横溢,顺畅淋漓,一气呵成;有时,搜肠刮肚,捉襟见肘,却难于成文,这就与是否占有材料有很大关系。要提升学生考场作文的质量,必须在关注身边生活,梳理平时作文的素材,升格作文题材方面下大功夫。

我的学生在初一初二时期,每学年完成二十篇大作文;那么初中两年写过的大作文就有四十篇,加上初三作文每周一次的强化训练,也写了五十多篇大作文。在中考前,将其中有关校园生活的文章挑选出来,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按一定程序进行编程,这样,就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网状的材料图。有了这张材料图,在中考时如果遇到能够使用以往材料的作文,马上就可以从记忆中把材料调出来,省时,省力,且有利于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的生活是多元化的。其中,校园生活是他们最触手可及的一部分。我就来说说如何引导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从这个生活版块切入指导,做细致入微的备考;那么有关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梳理就会迎刃而解。

第一、学校生活可作为中考写作素材

初中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课堂教学来说,有语文、英语、政治、数学课;有注重实验的物理、化学课;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有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有维护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班会课等等。每门课的内容不同,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各有差异。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冷静严密;有的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有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另外,校园中的日常活动:早操、课间操;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庆祝各种节日的活动,如父亲、母亲、重阳节的感恩活动;庆祝校庆和青年节的文艺汇演活动;庆祝国庆节的手抄报比赛等;丰富校园生活的活动:体育节活动,各门学科主办的知识竞赛或风采展示活动等;校园组织管理活动:校值日生的设置与检查,学生会的竞岗演讲、校卫生、纪律的评比,优秀班级、干部、学生的评比等等,到了初三阶段,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中考体育加试、填报中考志愿等等。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与课外活动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可谓“材源滚滚”。

第二、分类梳理校园生活素材

初中两年多,同学们写过的文章已有数十篇,加上平时练笔,应该说掌握的材料已经很丰富了。在中考前,同学们首先应该把已经写过的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按一定程序进行编程,这样,就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网状的材料图。有了这张材料图,在中考时如果遇到能够使用以往材料的作文,马上就可以从记忆中把材料调出来,省时,省力,且有利于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中的主要人物就是同学和老师。

(1)每一位学生在校生活中,接触和交往最多的就是身边的同学,他(她)长相怎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有什么奇闻趣事?你们之间有怎样的情谊?平时都写过《我的几个同桌》、《你是我的朋友》、《好友如书》、《她是我的对手》等为题的作文。

(2)每节课都有老师相伴,有个性、有魅力的老师更是同学的追捧拥戴的对象。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他(她)的那些言行举止让你难忘?初中以来也写过类似《我崇拜 》(填入老师姓名)、《我的另类老师》等为题的作文。

(二)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有关的事件发生的主要地点是教室、食堂、宿舍和操场。

(1)每天呆得长时间的是方就是教室,它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也许你曾经仔细观察过教室里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或现象,它或许让你捧腹大笑,或许让你沉思、感叹。曾经写过《最后一节 课》、《教室**》、《课堂咏叹调》、《考卷发下来之后》等为题作文。

(2)学校的文化生活也是最好的作文素材。例如,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爱好,举办明星闪耀30分的表演;还有追星潮流,这些“潮流”正在构成我们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请以《校园流行语》、《校园流行色》、《校园流行 》、《一道独特的风景》等为题作文。

(3)校园开展的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航模比赛、科技节、校园开放周,校运会等等。身处其间的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请以《 节记事》、《感受 活动》等为题作文。

第三、应用校园生活素材,写出高水平的考场作文

如果选用校园生活素材写入中考题目中,就必须进行修改。校园生活对同学和老师来说都是熟悉的内容,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感受,修改加工这些材料就应因题而异,形式可以采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做到情理交融,心灵交汇,使每个学生都站原文的高起点上再更上一层,跳一跳,摘桃子,将文章的内容写得更深入、细腻、完善。具体操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推陈出新

根据中考作文命题的“不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原则,指导学生依据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实际去搜集准备好作文材料。为什么要这样去准备材料呢?因为反映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作文才有时代特点,才有新意,立意才高,才会获得高分。自己熟知的生活材料容易找,容易写。在把写过的材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还应根据需要补充新鲜的材料。怎样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呢?平时要注意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关注新闻,注意各级领导的讲话内容。下面列出当前社会的一些热门话题,供考生参考。1.科学发展观;2.建立节约型社会;3.建设和谐社会;4.建设新农村;5.素质教育;6.扶贫济困;7.环境保护等。考生可试着围绕这些热门话题练习搜集材料。由身边校园生活联系到热点主题,那就做到了“文以载道”的目的。例如:你生病了,老师的探望问候,同学的端茶送饭,这些事情记下来,就能很好地表现师生情、同学情、助人为乐等主题;再往深处想想,又与“和谐社会”这个热点联系上了。

(2) 记叙文的题材要学会扬长避短。

在考前冲刺训练中,同学们应当回顾和梳理一下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的闪光点,有针对地强化训练,力求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努力使长处变得更长,从而写出满意的中考作文。

每个考生,寒窗苦读几载,多少总会有一些自己的积淀,都会有一些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的内容。我们通过多年的语文学习,都应该有对自己有着较深影响的文学性的东西存在。但是,面对作文,有一些人束手无措,无从下手。除了确实储备有限以外,很大的一个原因还是对知识不能调动,不能将储备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临近中考,对已有的储备进行一番梳理,是必须的。反思一下自己对某一类的题材掌握得怎样了,比如家国方面、历史方面、人生理想方面、道德情操方面、社会问题方面等等。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对于材料,我们一定要出奇制胜,即使是已经比较陈旧的素材,我们也要从不同的角度的写出新意。创新,在材料的运用上是一种很好的体现,因为它可以充分的体出一个考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万不可小视啊。另外,校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里,每天在上演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不同的故事,或矛盾冲突,或无私相助,或嬉笑怒骂,或玩耍嬉戏。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生活的人和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只要认真思考就能写出反映时代脉搏的记叙文。

(3) 记叙文要追求和表现人物的个性。

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千人一面,人物缺乏个性。中考前有了新鲜的材料,还要下功夫对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人物的个性特点有外在的体现,也有内在的体现。外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外在表现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在的品质,关键是在细节描写方面下功夫。平时也注意进行一些人物描写的专项训练:例如,观察并描写各科任老师上课时的不同神态,同桌习惯性的语言动作,上课前课室中的吵嚷情景等,并且思考这些现象反映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点:首先,最好选择有特点有个性的人物;其次,发掘此人的个性特点:助人为乐、大公无私、足智多谋、泼辣、刚强、软弱、吝啬、豪放、自私、狂暴、粗中有细等等。第三,设计情节.:能生动再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巧妙,符合生活真实;第四,注意描写:叙述人物活动,应力求再现,充分运用描写,讲究语言生动。写的人的个性特征在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是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第四、加强个别辅导,使中考作文的题材得以升格

在初三阶段,笔者除了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学生对材料的取舍和挖掘,更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在5月月考的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让我 的一句话》,有一个女生在作文中选择写数学老师,内容在致是这样的:由于她重文轻理,数学成绩一向不好,后来在数学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下,并说了一句鼓励的话,让她非常感动,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她下功夫努力学数学,后来成绩一步一步提高,她由以前讨厌数学变得特别喜欢数学了。这篇文章在点题和结构上都比较好,师生的对话描写也比较充分,然而她的文章只会平铺直叙的将老师耐心辅导自己学习的事例写出来,能条理清楚的交等清楚事件,最缺乏的是细节描写。所以无法做到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文字使人感觉苍白无力,像喝一杯白开水,缺乏感染力。我对她这篇文章做了个别辅导,让她再次细心观察老师,将老师的特点写出来,在人物外貌上加工刻画,他头发稀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多了,从外貌特征可看出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那光秃秃的脑袋也是智慧的象征。然后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他不平常的一面,她终于把握了一个细节,就是老师不顾酷暑天气,在讲到尽兴的时候,满头大汗也不擦一下,语言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一节课下来五颜六色的粉笔头掉了

一地,衣服都湿透了。用这种描写将老师的无限竞业精神表现出来,经过几次反复修改,她笔下的数学老师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较以前的作文丰满多了。

那么怎样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呢?下述方法不妨一试:

.变换要素法。有的材料,我们只要把人物的身份、事件发生的时间和

环境、主要物品的来源等因素改变一下就能显出新意。比如“送贺卡”这件小事,难以写出新意,因为它在我们作文中常常出现,送贺卡的无非是老师和同学。若写贺卡是医院给出院归家病人写来的,是“希望工程”受助人写来的,是国际友人写来的,是高墙里面的犯人写来的,意义就不同了,也会有新意。(编友提示:这篇稿件中的“变换要素法”,同学们可以和2010年9月第一期4版上彭武胜老师的《巧用“要素变换法”创新作文》对照阅读,相信大家会对这个技法理解得更加透彻。)

添加背景法。如果你的生活素材只是—个事件过程,我们可以给它添加背景,这样一来,文章就会显得充实、感人。例如,有同学写《我的邻居》这篇作文,说的是“我”和父母走亲戚回来看见邻居王爷爷正在帮“我”家修被猪拱坏的圈门,王爷爷说“我”家的猪跑到了门前场子里,他怕在外面糟蹋庄稼,就把它赶回来了。这则材料体现了邻

里之间的真情互助、和谐友善,但作者只是叙述了耳闻目睹的事情过程,情节平淡,不能感染读者。经过思考后,小作者给这件事添加了这样的背景:当时正是盛夏,天气十分炎热,王爷爷身体不好,在家疗养时见到猪跑出圈。小作者还回忆了去年王爷爷的小猪跑到“我”家田里啃麦子,被父亲看见,他气上心头,从地上捡起土坷垃就砸,不料把小猪砸伤,为这事两家还发生过不愉快。看,给一件小事添加了这些背景,人物形象就鲜明感人了,同时也使文童有了波澜.

组合材料法。它分为:时间组合,即把发生时间相隔较久的事放到一起;人物组合,即把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事件组合,即把没有关联的事联系在一起;等等。如,有位同学目睹了这样凡件事:①父亲赤脚走在田埂上被瓶渣扎伤;②傍晚父亲犁田收工回家,“我”在前面牵着牛,他在后面扛着犁;③弟弟把一块瓷片扔进了别人家的水田里。这几件事,很难单独成文,即便成文内容也很平淡单薄。这位同学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改写成了这样的故事:傍晚父亲犁田后回家,他赤脚走在田埂上,突然脚被一块瓷片扎伤。“我”帮父亲把伤口包好后,随手把瓷片扔到别人家水田里,准备扶父亲回去。可父亲放下犁,走下水田,仔细摸了好—会儿,把那块瓷片又拾了起来。他把瓷片洗净后放进上衣口袋,然后扛起犁回家了。看,把这几则材料组合、充实后,事件便有了意义,也显得感人了。

延伸内容法。生活中的见闻,常常只是事态发展中的某一阶段或过程,如实写进文章中,难免不够全面完整,如果我们能设想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有新的材料和意义涌现。如有篇题为《我县一个大傻瓜》的文章,内容梗概是:别人都叫我傻瓜。一次店主多找了钱,我返身还给了店主,当我出店时,店主小声和别人说我傻。上课迟到了,老师问原因,我实话说“睡过头了”,被老师罚站一节课,同学们都说我傻。我后悔了,决定以后要学聪明些。一次坐车回家,见车上有个座位,就连忙挤过去,想当一回“聪明人”,不料坐上了一块口香糖,又被一位小姐当“傻瓜”笑了一顿。此文生动有趣,但实写到这里,文章显得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作者延伸了这样一个结局:走下车,我

想到了一些事情,那笑眯眯的店主,那围拢上来的同学,那大笑的小姐,难道他们才算聪明?我真的是傻吗?唉,人为什么要扭曲自己纯真的本性,去获得些许“好处”,甚至伤害他人图得几丝“快慰”呢?

我并不傻,想到这,我轻松多了。

延伸的内容表现出对生活的内省与感悟,表现出对美的积极追求。对审美价值取向的矫正,使这件小事有了积极的意义,文章也就不再小气浅俗了。 总而言之,历届中考作文题目再怎么变,总离不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这几个板块。同学们在中考时,根据作文题目将材料变通转换,就可以将类似的素材为我所用地转化为中考作文了。笔者在此总结了梳理学校生活的方法,以此类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材料也用此种方法整理;那么中考时写记叙文就会水到渠成,达到预期的效果。中考前梳理作文材料,将之加工成半成品,在考场上灵活使用题材,现场正常或超常发挥,就能写出比较理想的记叙文。

汇报工作,梳理生活

学校CIS服务项目梳理

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1

学校、生活打油诗

享受学校生活

工作梳理

问题梳理

工作思路梳理

流程梳理

《梳理学校生活.doc》
梳理学校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