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2020-03-03 14:32: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三、教学过程

一、金属与酸的反应

1、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2、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3、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学生分析得出: 镁、锌、铁、铜的金属活泼性顺序: Mg > Zn > Fe >(H)> Cu 请写出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这些反应有何共同点: Mg+2HCl= MgCl2+ H2↑ Zn+2HCl=ZnCl2 + H2↑ Fe+H2SO4=FeSO4 + H2↑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

这种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复习:

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出现什么现象?这是什么反应类型?

铁钉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若时间足够长,则溶液会从蓝色变为浅绿色。 Fe + CuSO4 = Cu + FeSO4 实验探究:

在铝片、铜片上用小刀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分别滴上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如果在铜片上滴上硫酸铝溶液又会有什么现象呢?分析原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分组实验、探究、观察、思考

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比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才能把它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铝、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l Cu Ag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思考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1500字]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金属化学性质应用总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设计.doc》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