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

2020-03-02 22:09: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

——第十六组

根据教育部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本科生毕业人数为212万,52万待业,就业率75%;2005年本科生毕业人数为340万,79万待业,就业率76%;2007年本科生毕业人数为495万,145万待业,就业率70%;2009年毕业人数为611万,196万待业,就业率68%;2010年本科生630万人毕业!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较大幅度增长,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地增加,因此,将近1000万 本科毕业生们要同约1400万个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1.5亿个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还要与职业技能方面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的高职生们争夺岗位,我们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难道四年后的我们会无路可走吗?答案很显然:不会!“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在这个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里,我们的“下一步”选择其实有很多,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出国、考研,也可以选择及早就职——城市就业、基层就业,亦或是选择自主创业。

一、继续深造

首先来看看留学的情况。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09年中国留学人数是22.9万,今年有望达到28万人。而这个数字在2003年只有12万,7年涨了1倍中国大学生留学人数逐年增多。所以,大学生毕业后,出国这条路也不是十分容易走。如果大学生希望毕业后出国,需要慎重考虑。我们大学生该怎样选择呢?这要根据大学生的出国目标来选择。如果大学生希望移民那么就要选择那些近期移民政策比较宽松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等。如果大学生是以学习为目的,那么最好从专业出发来选择留学国家。如果大学生以“镀金”为目的,那么建议选择一些名气较响、历史较悠久的学校。

然而,走上出国之路,我们大学生必须面对以下现实:1.发达国家物质与精神贫乏也很普遍;2.并非所有毕业生都适合出国留学;3.不宜为了移民而盲目留学;4.华人地位依然有待提高。总之,大学生对待留学要有战略眼光。 与此同时,读研也是一个继续深造的途径。...........(读研)

二、求职就业

的确,对于很多大学生,尤其我们这些研究型专业的学生来说,继续深造是个很好的选择。然而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数据,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2010年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根据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求职就业的途径无非有两种:城市就业、基层就业。但是这两种途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付出一番努力,才可能有所成就。因此,为了更加明确今后自己的就业途径且更顺利的完成就业,现在就分析一下这两个方面。

1、基层就业

基层就业就是到城乡基层工作。国家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说明国家一直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然而,贫困地区,毕竟条件差,待遇低,出于最现实的考虑,我们大多数人首先就会放弃这条就业途径。而且,受传统观念和长期受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和家长的择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跟不上就业方式的变化, 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存在“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心理误区。就我们植物生产专业而言,我们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舞台在基层、在农村、在边疆,那里最需要人才,最有利于大学生脱颖而出。同时,这样做不但避免了大城市就业竞争的压力,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是很好的选择。现实中也不缺乏这样的事例。

徐本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因此成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新闻人物。在我们看来,这没什么了不起,可他为什么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只因为现实中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实在太少!

也许基层工作相对来说艰苦一些,但是付出是不会白费的,两三年以后你的起点会比别人高,比如村官满两年之后考公务员考研是可以加分的,现在公务员

招考很多岗位只针对三支一扶的人,所以竞争会相对没有其他岗位那么激烈;也许自己心中有一个蓝图描绘,有自己的计划,有自己的追求,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具有远大的就业观、择业观,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而就业,而应到基层,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就业。并且现在国家、社会、企业都对参加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和非常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环境,充分鼓励走向基层。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迎难而上,走向基层,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大中城市已被炒得太热,人才也渐趋饱和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热门行业和高薪职位已不符合现实,相反我们要冷静地转换一下思路,退求其次,坚定地走向人才匮乏的中国西部或农村基层,将会海阔天空!

2、城市就业

这条途径对我们大多数来说是会首先选择的,因为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岗位多、薪水高,大中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均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好于广大的农村, 好于基层。于是,当我们毕业后就盲目地向一些大型企业投交自己的简历书,不管有多少人参与,而且总幻想有一天自己能被录用。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我们毕业后不能及时就业,滞留在家,从而面临更多的压力和竞争。此外,在城市就业,还需要我们具备更高的学历、更多的经验、更敏锐的洞察力。由此看出,这条途径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它的门槛更高。是否选择这条途径,那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具有这个实力。所以,对于优势特别突出的人,此途径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自主创业

在当今呼唤创新的时代,有志创业者才是真的勇士。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认为自己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可以了。如果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要勇敢地跳出来,挖掘自身专业优势及潜能,以创业解决就业。

创业就是大学生改变人生的最好形式,同时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坚定的依靠自己,相信自己,在艰辛中自强,个人的价值才能不断提升,所以大学生们要把创业当成历练自己的平台。在号召大学生创业的同时,我们不妨看几个创业成功的案例。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陈生,卖猪肉成了千万富翁;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后下海承

包电脑部,成为商界奇才;马云,大学毕创办阿里巴巴,成为网络界风云人物;高燃,清华毕业后创建Mysee网,成为身价过亿的80后等等。

从表面上看,这些成功创业者好像从事与学历不太相符的职业,但依哲学的观点,这未尝不是积极的选择。要相信,创业不仅能给人带来事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人生的历练。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现在大学生毕业后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我们的观念是否跟上了时代的脚步,我们是否真正认清了自己,是否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 虽然,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到了中国的经济,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而且近几年大学生、研究生的扩招使得毕业生大量增加,这更加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但国家、教育部多次强调:“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且近两年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所以,未来是很光明的,我们不需要太过忧虑。当然也不能松懈过渡,适当的给予自己一份压力,给自己一份完整的人生规划,明确自己的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那么明天依然是我们的大舞台!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文档

《浅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doc》
浅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