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2020-03-01 18:59: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之我见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时代已跨入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实施多年,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我们学校是一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已在摸索中实施并坚持下来,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职业的本质是育人,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决定了所培养者质量的高低。荀子说过:‚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说做教师要具备四种条件:首先,要有尊严和威信;其次要有丰

1

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再次要具备有条理、有传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最后要能够了解精微的道理并加以发挥。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也曾明智地指出:方法只是工具,工具再好,没有本领的工匠也使用不好。所以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有高水平的教师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授业‛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要他们能吸收新信息,具有新思维,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现代的新鲜的‚活水‛。‚解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惑‛,还要能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发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的‚惑‛。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文化、业务的进修,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这样,自身的素质才能再上一个档次。所以,就要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精心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实施多种激励措施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各级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业务素养,教师定期分批到其他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2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对教育无限忠诚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教育劳动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大场面,总是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是一种平凡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它是‚全天候的‛、‚立体多维度 ‛的艰巨劳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在教育工作中寻求自身的价值,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找到自己人生轨迹的光辉位置。

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2.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

3

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提倡体验性教学。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4.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意义更为深远。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三、新生入学进行成长档案建档

新生刚到一个新的校园环境,在开学初就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第一步是做好性格测试,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记录。(当然不一定很准确)。然后老师慢慢观察,有时也通过同学之间的座谈了解,再及时的进行补充。第二步是做好家庭完整性调查。检查一下是否有特殊家庭,及家庭教育方式。像一些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要进行暗示性教育,鼓励他们坚强生活。但又不能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第三步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一

4

是有没有先天性疾病、重大病症及传染病。二是平常有没有一般性的增强体质性劳动。三就是平常的饮食卫生习惯。四是有没有特殊的体质天赋专长。农村中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那么宝贝,经常有一些重大的健康问题都是在很严重了以后才知道。一些家长也怕因为孩子有什么问题受到歧视也隐忍不说。但是做为教师,这些都应该知道。教师在教育的时候才不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第四步是做好学生天赋潜能的调查。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是有一些特长和过人的能力的。比如善良和同情心,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对知识的接收能力,思考能力和展现能力。有的同学成绩差,却很会做人。有的学生很调皮,却能够勇于担责。这可是人最可宝贵的财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潜能天赋进行保护性教育和开发,这些潜能,有时候是显现的,一眼就能看出,有一些,是要经过慢慢观察然后突然发现的。所以,在学生的成长档案当中,这些都要及时补充和更新。

二、确定每一个新生的素质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不能成为一种扼杀个性和天赋的教育。更不能是一种平庸化教育和狭窄式唯分式教育。农村中的教师可以平凡而不被人重视,但从另一方面想,我们可以从容的去学习,和最有朝气的人群在一起,去思索人生的问题,这又是农村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农村学校的教育,是最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可以避免‚办家家‛式素质教育。 (1)确立情商目标:

其一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格和从体性格,做一个性格培养目标方案。分析学生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在他(她)的逐步成长中,不断扩大性格优点,淡化性格缺点。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性格有了清楚的了

5

解,那么在教育中,也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其二是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制定一个正确做人目标方案。讲诚信,有爱心,自尊,自强,自信,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要努力做到的。这也是学生和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既要有榜样的力量,也要有实践的行动。而且每个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但一些共性不能丢。特别是维系美好和谐社会的共性。

其三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吸收先哲思想能力、接受时代思想能力目标方案。这四个能力,小而言之,是为自己,大而言之,是为社会。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学生能不断进行自身学习、主动上进的教育。所以教师的‚导‛,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暗示教育和激励教育,用‚心‛去教育。 (2):确立学生体质目标。

第一点是学生的体能目标方案。对于体能训练的指标和项目,我不是很清楚。但学生要跑的快,走的正,坐的稳,有力气,有耐力,能蹦能跳,这是我在教育学生时是要他们做到而必须进行适当锻炼的。当然有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如残疾患者)除外。

第二点是学生的健康目标方案。在农村中学来说,就是手脚勤快,讲究卫生。皮肤健康,没有传染病。知道四季养生和防病。身体能自然发育成长。这一切目标都是以健康、实用为原则,不用也不必去搞一些好看不中用的东西。 (3):确立学生的智商培养目标。天赋与生俱来,但智商却是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的。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的智力教育目标,分为有一定顺序的三个过程:接收过程→消化过程→再生过程。首先是接收过程:是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接受力。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很多学生成绩欠佳,就是在这一步就摔了跟头。然后是消化过程: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对于这些能力,每个学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心里对每个自己教

6

导的学生,哪些是长处,哪些是短项都要清楚。清楚了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才能轻松从教而不迷惘,才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最后是再生过程:是指学生把知识展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绘画能力、舞蹈能力、操作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又包括音乐、演说、写作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陋的看法和做法,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笔者当万分感激。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小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doc》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