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区邓南街社区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2020-03-01 19:03: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优化社区教育网络

服务小康社会建设

——汉南区邓南街社区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邓南街位于汉南区腹心地带,南临黄金水道长江,与嘉鱼隔江相望,北与蔡甸区接壤,西枕东荆河与洪湖毗邻,中贯汉洪高速公路,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辖一个居委会和十五个自然行政村,总人口15000人。邓南街依托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人文基础,着力加快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形成了以鲜食甜玉米为主导产品的农村产业结构,被誉为“中国甜玉米之乡”。

邓南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于1989年建校,现有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5人,社区教育志愿者40人。成校主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工作,邓南街成校已成为我街专业技能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的主要阵地。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贯彻武汉市教育局武教职成[2009]4号文件《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的意见》精神,我校根据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地方经济特点,积极面向“三农”,以人为本,坚持以“强街富民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办学理念,以创建武汉市乡镇成校规范化建设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街、村成校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学校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成人教育作用,以科教兴农,促进了两型社会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方向

(一)成立领导机构,促进社区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006年邓南撤镇设街后,我校也相应调整了学校领导机构,由街道分管

教育的副主任任成校校长,街道教育总支书记任副校长,成教干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学校领导积极向街道主要领导做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汇报,得到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街道党工委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听取社区教育工作进展情况,部署落实工作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我街社区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学校发展规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来一系列政策更加贴近农民生活,强调以人为本,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农村工作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成校面临着巨大挑战,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武汉市乡镇成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使我们迎来了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也使我们对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为此,我校根据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地方经济特点,积极面向“三农”,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以“强街富民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办学理念,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学校中远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并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把邓南成校建设成为街道科技推广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和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目前已形成区、街、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坚持“三项制度:“局级联席会议制度、月办公例会制度、双周议事会制度”;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多校联合,提高办学效益。在街道办事处的协调下,我街将社区教育学校、老年学校、市民学校等几校联合,实行“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办学形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加大了统筹力度,提高了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联合、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成教工作局面。

(三)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促进村级成校发展

近年来,邓南街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把乡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

按照市区有关要求,村村建成了成人学校和社区教育辅导站,由街道统一实行管理,做到“五有”,即:一有活动阵地,每村至少建有可容纳40人以上的多功能培训教室(其中南康社区、水一村成校建有近百人的培训教室)、藏书2000多册的农家书屋、配有青少年及留守儿童活动室,有条件的村建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目前已有南康社区、窑头村、水一村等率先建成,村村都成立了老年文娱队;二有专人管理,村委会指派专人(或兼职)负责管理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三有活动经费,由村委会单独列支,基本满足各项教育、培训、活动等需要;四有管理体系,由街道统一管理,形成街道社区教育网络;五有考核办法,由街道对村委会下达专项目标,实行目标管理。每年终有街道统一进行目标考核,对照方案兑现奖优罚劣制度,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二、努力改善条件,促进成校发展

几年来,由于街道成校基础薄弱,资金投入较大,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合理使用各项资金,优化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提高基础能力。

由于农村成人教育在各类教育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办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邓南街成校自创建以来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原来设置在政府院内,邓南撤镇设街后,邓南街投入50多万元购置原派出所办公楼进行改造,将成校整体搬迁。近年来,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添置办公

设施、桌椅、电脑、投影仪、照相机等设备,成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邓南成校现在占地9000平米,建筑面积1250多平米的教学楼装修一新,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藏书5200多册,各类报刊杂志10多份,实用技术培训光盘100多张;多功能活动室、多媒体培训教室、专家咨询室、农民网吧等功能室齐全,办公室及现代化办公设备堪称一流。

为满足农民培训和居民学习需求,街道今年将原礼堂改建成科技服务站,并定位邓南街成校培训基地,建成可容纳160人以上的培训、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室,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成校配置16台电脑,并全部联网,免费为农民提供培训、信息查询等服务,受到当地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他们称作为免费的“农民网吧”,为农民搭建了远程教育平台;2007年12月20日长江日报以《汉南出现农民免费网吧》予以报道。

邓南街成校自2007年以来通过电信部门搭建了“农民之友”信息平台,联合街道农技中心、科协等部门,开通短信业务,抢抓时节,根据需求,向邓南街农民免费发送农业科技信息、务工信息、时事要务等短信,用最便捷的方式向农民传达信息,组织农民收听收看相关讲座,传达政府有关部门指令,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开辟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通道,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发送手机短信 为6000户提供农业信息》于2011年3月1日长江日报登载。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还在于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发展是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发展优质的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涉及面广,结构复杂,为 此,我们着力建设一支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教师队伍,

即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使这支队伍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广泛性的特点,以适应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各种需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选贤任能,从中抽调一名小学副校长任成教干事,加强成教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目前,我校已有4名专职教师,达到了街道总人口万分之二点七;资源整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主要从社会各部门聘请负责文化、技术等专项培训活动,现有5人;发动组织,扩大志愿者队伍,通过招募和自愿参与等形式组建了以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能工巧匠、专技人员等为主要成员的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40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他们热爱社区教育工作,并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从整体上不断壮大和优化社区教育工作的服务队伍,战斗力也不断增强。

四、践行成校职责,服务地方经济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这一主要宗旨,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同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几年来,我们披肝沥胆、辛勤耕耘,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打造出了邓南社区教育品牌。

一是选好项目,满足需求,服务群众,努力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技术推广工作。邓丰牌大雪枣种植技术推广被确定为“武汉市十八大重点农业科技项目”之一,我校本着“选择一个项目、创建一块基地、推行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群众”的工作思路,在种植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训,为技术推广打下基础。为了扩大种植规模,从2003年开始育苗,实行“种植示范—嫁接育苗—技术推广”一条龙服务。截止今天,大雪枣已推广到区内几十个村庄、大队,有近800户农户栽种了大雪枣,面积达上千亩,平均每亩收入三千元,总产值逾三千万。咸宁、洪湖、仙桃等地农民纷纷到我校参

观引种,大雪枣受到人们的欢迎,果品供不应求。为更好的满足农户的需求,解决品种单一的问题,更好的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我校前年又引进新品种“鄂柑壹号”果树苗一万多株,可栽种1000多亩。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搞好新品种的推广与技术服务。

二是突出特色,创建品牌,发展经济,开展灵活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

1、专家引领,提供技术服务,开展以甜玉米种植技术为主题的实用技术培训。邓南街是鲜食玉米的主产地,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万亩,种植农户达3000多户,基本形成“甜、糯、彩”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特种玉米种植。发展甜玉米绿色食品基地,做大做强做厚鲜食玉米产业,将是我街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为此,成校与华农大签订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协议,聘请华农大教授、全国知名甜玉米专家张楚河为教师,不定期的开展甜玉米生产技术培训、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推广、玉米病虫害防治等指导,为我街甜玉米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协会配合,组织行业精英,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与邓南街养殖协会联合组织,联系到美国先灵葆雅动物保健所、百事康等公司委派专家,为邓南生猪养殖户开展《生猪的饲养与管理》、《猪群疾病防治与饲料保健》、《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等培训,使我街农户养殖技术也不断提高,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邓南全年可出栏肉猪8万头,创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拓宽了农民致富门道;

成校牵头,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如中央惠农政策、人口环境与计划生育知识、残疾人生产技能、职工生产安全、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培训等,每年开展培训等近20期,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

2、搭建平台,鼓励农民创业,开展农村经纪人培训。近几年来,成校积

极组织农民开展创业培训,特别是注重了农村经纪人的培养,通过培训合格的农村经纪人创办自己的实体,为地方经济服务。目前,邓南街已相继成立了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营销协会。邓丰农副产品产销公司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注册了“邓丰”商标,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远销国内外; “思念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曾思来通过培训,用先进的理念来管理自己的企业。近几年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被武汉市评为“十佳创业青年”,同时被誉为武汉的“玉米大王”;窑头村妇女范乐英创建了汉南区第一家家庭农场协会,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形成了“猪—沼—菜”的立体循环种植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成校为地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定向培训,促进就业,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调整并充实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农业、教育的领导协同抓,街道农办、团委、妇联、教育等多个部门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努力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党和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培训学校开设的培训岗位、时间、内容、就业方向、收费标准及政府补贴等。采取广播、展版、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走村串巷,深入农户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三是落实目标任务,街道各部门通力合作,联系实际,扎实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

开展“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安置到企业工作;通过社会职业中介公司,推荐就业;通过政府扶持,引导自主创业;为农民增产增收开辟新途径。

五、加强理论研究,打造地方品牌

首先是积极参加市级重点社区教育课题研究,汉南区教育局成功申报了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特色农业专业化建设中的社区教育策略研究》,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以项目成长模式促进社区教育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我校于今年申报了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培训农村经纪人的社区教育模式研究》并获得通过,项目组成员在专家们的指引下,积极探究适应农村社区教育的新策略、新路子,以期更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水平。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过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多次得到上级领导、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2006年被评为汉南区职成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武汉市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职业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党的十八大及全国十二届人大会提出农民素质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社区教育更是任重道远。农村居民素质不高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村社区教育应该得到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逐步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农村社区教育考核制度,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提炼办学理念,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水平;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教育办学效益;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服好务。

邓南街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邓南街福利院工程工作总结

汉南区邓南中心卫生院药剂科工作总结

邓南街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

社区教育工作汇报

社区教育工作汇报

南街社区团支部工作总结

南街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南街社区工会工作计划

南街社区工会工作制度

《汉南区邓南街社区教育工作汇报材料.doc》
汉南区邓南街社区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