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读后感

2020-03-03 11:16: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读后感 ----------------三官小学

宁辉

这本书的作者叫姜荣奎,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会到一个应该怎么去和学生沟通,作者在本书中一直以“老姜”的名字出现,在学生们的心里,她多了一分老者般慈祥少了一分年轻教师常有的浮躁;正是这样一位老师用慧眼识得了每一位学生独特的亮点,用幽默风趣而又发人深省的语言引导学生们走出一次次困境,用宽容和爱鼓励学生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

可能自己也是教师的原故吧,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在与学生沟通时的问题,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被“老姜”的幽默、所感染,每当那时,我便想象何时自己也修炼成那样一位老师。因为我在读书的时候也会与作者就某些问题产生共鸣,更会被书中一些有深意的语言所触动,所以我很快便喜欢上了这本书。读书时,我一方面从“老姜”切身的教育案例中汲取处理学生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也不断回味书中那些饱含人生及教育哲理的话语,有时甚至觉得书中的有些道理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未必能体会得那么透彻,因此,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学习。

我无法用多么好听好看的话语来说明这本书中的思想,所以,在此我仅想就我所读到的一些发人深省的语言来谈谈自我的感受。多读书,勤思考总会帮助我们更有深度地理解别人理解生活吧。

罗曼罗兰说过:“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yin)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如此看来交流很重要。从当当网上买了几本有关和孩子交流的书,《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这本书我爱不释手。作者是山大附中的姜荣奎,我听过姜老师的讲座,这一次又要和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觉是极好的。本书分为五章,我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的折纸,标记,写感想。时而感觉我是学生在倾听姜老师的教诲,时而感觉是初登讲台的老师在分享前辈的经验,时而假设如果做是我,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我也懂得了海明威的话“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需要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我也理解了卡森的话“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收了上海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一辈子都想核桃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也明白了卢梭说的: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本书无用论是将为人处世,还是讲学习读书,都记录着与学生一个一个心灵交织与相融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沟通的核心:真诚是心灵的开放。

一、重视育人,轻视说教。是啊,我们每一位老师最应该重视的不是教而是育,这个育字其实就是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在与孩子接触时一定要本着爱而不溺,碰而不伤,痛并能思,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原则。他们很敏感又很脆弱,内心世界的丰富不亚于成年人。在面对他们遇到的困惑与烦恼时,我们玩玩不可将其随意化,简单化,甚至避重就轻,故意化大为小,化小为零,那样不但不能很好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还容易伤害到他们的心灵。

二、用心攻心,迂回解决。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优越,敢说敢做,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我相信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加以适当的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造就的生命,如果我们用艺术教育的眼光对待他们,用赏识的眼光发现他们身上的可塑之处,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拥有自信,都会成人。

三、灵活机智,幽默解决。

每位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遇到过,在初一这一年里,只有一位学生和我顶过嘴,华建宇,很个性的孩子。考试的时候晚交试卷,还强词夺理。我是针锋相对的解决的问题,抓到他漏洞,及时反驳,事后在好好谈心。我们是爱学生的,我也一直坚信自己是本着尊重的原则与学生相处的,可是依然会出现突发事件。我也知道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更细心,更有耐心,更深入的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考虑问题你,这样才能圆满地实现教育理念。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有意味的言说追求的是“约而答,微而藏,罕譬而喻”的境界,这需要教师有自身底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教师藏千秋腹有底蕴,需要 又隐形的丰富来支撑。《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在烧烤模式下的盛夏能让我的心灵得到滋润,《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在都市的喧嚣中让我感到乡村的宁静,《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让我想要放弃知道了坚持的力量。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与学生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谈谈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教师怎样与学生有效沟通?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教师如何与学生及家长沟通

学习心得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5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读后感.doc》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