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

2020-03-01 19:07: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七年级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3.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4.2直线、射线、线段 4.3角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知识点1 正数与负数的定义

例1 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14, —3.1, 10.98, —9,—7% 知识点2 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例2 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

A.文具店

B.玩具店

C.文具店西边40米

D.玩具店东-60米 练习: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__________

对应练习一

1、下列各对应关系中,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 向东走100米和向西走120米

B收入5000元支出290元 C上升120米下降70米

D长大5岁减3千克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 (1)收入1300元与_________800元; (2) ________80米,下降64米; (3)向北前进30米, ____________50米.3.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 ____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________m.4.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C.记作 _______°C,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C,记作 __________°C.

5、教室高3m,教室里课桌的高0.8m,如果把课桌面高度记为0m,那么教室顶部和地面分别记作什么?如果把天花板高度记作0m,那么桌面高度和地面高度分别记作什么?

6、某日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地出发,如果把向北跑1008米记作 负1008米,那么他折回来又继续跑了1010米是什么意思?这时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的什么地方?距A地多远?小明共跑了多少米?

(拓展题)

7、课桌的高度如果高2mm记作+2mm,那么比标准高度低3mm记作什么?现有5张课桌,量得它们的高度后记作:1mm,-1mm,0mm,+3mm,-1.5mm.若规定课桌的高度最高不能高于标准高度2mm,醉低不能低于标准高度2mm才算合格,问上述课桌有几张不合格?

1.2有理数

知识点1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定义为标准进行分类:

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为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点2 数轴 知识点3相反数: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把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例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6, —3, 0, 0.001, m, —n, m-n 知识点4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读作“a的绝对值”。注意: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 例2: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0.5 0 27 例3:若|x-3|+|y-2|=0,求x+y=.

对应练习二

1、某人从A地出发向东走10米,然后折回向西走3米,又折回向东走6米此时该人在A地哪个方向,距离A地多远?

2、若3x+1是—16的相反数,求x的值。

3、一个动点从表示1的点出发,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则终点离原点的距离是_____个单位长度。

4、(拓展题)某汽车配件厂生产一批圆批的橡胶垫,从中抽取6件进行检验,比标准直径长的毫米数记作正数,比标准直径短的毫米数记作负数,检查记录如下:

1 +0.5 2 -0.3

3 +0.1

4 0

5 -0.1

6 0.2 (1)找出哪些零件的质量相对来讲好一些,怎样用学过的绝对值知识来说明这些零件的质量好;

(2)若规定与标准直径相差不大于0.2毫米为合格产品,则6件产品中有几件不合格产品.

5、化简下列各数: (1)—(—5);

(2)+[-(+6)]; (3)—|—2| 知识点5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知识点6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同样拥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和整数得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样)用字母表示为: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计算题:

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知识点7: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非零的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其中:两变:减法运算变加法运算,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一不变:被减数不变。可以表示成: a-b=a+(-b) 计算题:

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7: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例;(-5)×(-3)=15 (-6)×4=-24

(2)任何数字同0相乘,都得0.例;0×1=0

(3)几个不等于0的数字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数时,积为正。并把其绝对值相乘。例;(-10)×〔-5〕×(-0.1)×(-6)=积为正数,而(-4)×(-7)×(-25)=积为负数

知识点8: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4; 0.125; —1; 10 知识点9: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计算:

(—15)÷(—3);

0÷(—12) 知识点10:有理数乘方运算

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性质: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得0.

3(1)有乘方的要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计算:(练习册习题)

知识点11: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科学计数法:a×10的n次幂的形式。将一个数字表示成 (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

1≤|a|

201400000;

—2015000000; 2.4万

近似数: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近似数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就是精确度。 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2.692475(精确到千分位);

0.298(精确到0.01);38000(精确到千位)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知识点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知识点2: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知识点3:多项式及多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典型例题剖析 题型一:

2.2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1: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知识点2: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能忘 例:

知识点3:去括号

去括号的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例:

例:求多项式的和与差;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知识点1:方程的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 例: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

知识点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3:解方程与方程的解

知识点4:等式的性质: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性质有三: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相等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若a=b 那么有a+c=b+c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相等的非零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若a=b

那么有a·c=b·c 或a÷c=b÷c (a,b≠0 或 a=b ,c≠0) 性质3: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两边依然相等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 例:解下列方程:

列一元一次方程求值

知识点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例:解方程:

例:解方程

3.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1:配套问题

例:某车间有100名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可加工螺栓18个或螺母24个,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和螺母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那么需多少名工人加工螺栓,多少名工人加工螺母?

知识点2:工程问题

有一批零件加工任务,甲单独做4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30小时完成,今甲做几小时后,其余任务由乙完成,乙比甲多2小时,则甲做几小时?(列方程)

知识点3:商品销售问题

某商品的售价为每件九百元,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商店按售价的九折再让利40元销售,此时仍可获利10%,商品进价是多少?

知识点4:比赛中的积分问题

在一次有12支球队参加的足球循环赛中(每两队必须比赛一场),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队在这次循环赛中所胜场数比所负场数多2,结果得18分,那么该队胜了多少场?

知识点5:方案解决问题

某商场元旦搞促销活动,所购物品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超过500元按9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某人两次分别花了134元和466元。

(1)此人两次购买的物品实际共值多少钱? (2)在这次活动中他节省了多少钱?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针对七年级上册家教数学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目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年级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