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2020-03-02 00:32: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其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能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教学方向发展。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之成为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适应时代的要求呢?下面我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究,谈谈我的肤浅认识。

一、与教学内容整合,让数学更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证明,选择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学习材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教师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数据,课上让学生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用媒体展示一幅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同时,使用计算机一一抽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点。将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让他们富有兴趣地进入了求知的境界。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等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二、与教学形式整合,课堂模式会多样化

目前,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会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将为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点,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目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时,为了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教者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用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再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的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教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将“边”闪烁后再出示“边”,主要目的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较好。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 而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三、与教学方法整合,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具有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因此,整合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已刻不容缓。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教者在课堂练习中,利用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交互作用。这不仅使学生很快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又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在电脑里设计了一个能控制的时钟,先让学生感受“滴答”两声是一秒。在秒针同样转一圈的条件下,让学生看一段一分钟填满的颜色带,再让学生看一段一分钟放完的卡通片,发现学生在前一分钟显得很无奈,而在后面一分钟却显得很快乐,再问学生哪段时间长一点,他们都说第一段;接着让学生边数“滴答”边分别看一段一分钟填满的颜色带和一分钟放完的卡通片。学生议论了,奇怪!正是快乐日子过得快,不快乐日子度日如年。随后教师又播放一段一分钟的歌曲,让学生写一分钟的字,读一分钟的书,充分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很好地掌握了时分的有关知识,同时对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与学习方式整合,能促进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等方面的需要,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如在教学《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时,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改变了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也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的功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又如:在校园局域网上公布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等,让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校园网络上发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让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能够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能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通过小组协同作业和网上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协作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课程整合的探索过程中,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教学, 需要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支撑,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将促进学科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现有机整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计划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doc》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