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谈何容易

2020-03-01 21:06: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就业谈何容易

一、大学生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

07年大学毕业生495万,就业率75%;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就业率70%;09年大学毕业生610万,就业率68%;10年大学毕业生640万,就业率70%;11年大学毕业生到目前为止就业率40%。大学生毕业生平均就业起薪逐年下降。

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不是新鲜话题,且一年难过一年。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较严重的脱节,以及教学目标与企业人才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自大学扩招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就在积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但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仅仅依靠政策是难以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改变择业观念,自我提升就业竞争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金融危机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增加,金融危机导致企业裁减员工和用人需求量减少,等等,都是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如果大学毕业生能够达到、甚至超出企业用人标准,找到一份好工作并非难事,毕竟仍有大量机构在招聘许多岗位。。。。。。

所以,我们应摒弃“金融危机过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就不是问题”的奢望。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更应吸取学哥学姐的教训,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3、政策只能缓解部分就业难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连续出台相关政策,09年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措施,简而言之:鼓励下基层、下农村、去西部、去部队、考双学位和硕士、自主创业等等政策。已经部分缓解就业难问题,否则,毕业生就业率将更低!

但遗憾的是,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基本上属于倡导性而非行政命令性,也就势必招致政策执行难。例如:未执行报考公务员及研究生的加分政策;职能机构在大学生创业的贷款服务上积极性很低;等等„„

另外,许多知名企业领袖、学者的评论也并非危言耸听。例如:鼓励大学生下乡、下基层是变相地让大学生跟农民工抢工作,相当于按照大学生的成本来培养人才,就业时他们又被当成农民工来用;让大学生参军入伍,等于把以前农民参军的路给取代了;等等„„

所以,大学生在就业上一味的“等、靠、求”将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

二、理性思考,就业难在何处

1、企业感慨,招聘人才难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企业却在感慨招聘人才难,有数据为证:企业普通岗位招聘成本接近5000元;大学生面试合格率却不足10%;大学生试用转正率低至30%;大学生一年内离职率60%以上。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LG人力资源专家祖言录说:大学教育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了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聘不到合格员工的情况出现。大学毕业生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不外乎:在工作能力上、职业素质上达不到企业要求,在稳定性和忠诚度上更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

企业招聘难则既因为人才少,也因为缺乏稳定输送合格人才的渠道。职业教育机构作为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有责任提升大学生能力和技能,做好大学生职业心态调整,为企业提供合格专业人员。

2、观念不同是两难原因之一

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哪些?企业界和教育界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企业界代表李开复主张:人品、智慧、团队精神和激情;教育界代表陈章良主张:创新、执着和自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正是因为人才观念的差异。

大学的教学文化氛围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的理论范畴,培养观念主要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论层面上,具体实践需要学员到企业中去获得,而企业的需求观念则是希望能够做到大学生“招之即用”,这样可以很大的缩减培养成本。

由于大学的教育体制需要变革则需要很长的周期,因此这样的观念差距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大学毕业生就必须只能依靠自己尽早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参加职业教育,缩短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需求距离,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供求不等是两难原因之二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口增长很快 ,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虽起到了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但由于扩招的增速过大 ,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速度 ,致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眼下的就业市场有两种现象引人关注,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结构供需不等的矛盾。

上海师范大学教师赵振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从一定意义上讲,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等出现错位的结果。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不做市场需求调查、一味的为扩大学校规模而跟风设置专业等等,而没有结合市场的需求去调整课程体系、师资和教法,结果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标准,无法符合企业的需求,导致了供求之间的差异,使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这就业的困难。

三、突破桎梏,青鸟点石成金

1、本科学历的青鸟学员供不应求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用人单位或以委托培养方式,或以提前预订方式,纷纷抢聘北大青鸟的本科学历学员!更为喜人的是,我们中心毕业的学员不仅供不应求,而且转正快、涨薪快、晋升快!青鸟学员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原因何在?分析就业案例,一目了然。

企业青睐计算机专业本科学历的青鸟学员的原因在于: 1)动手能力强,来之即用 2)理论基础扎实,对优化方案、数据建模可提出建议,并能很快拔尖 3)职业素质好,稳定性、吃苦耐劳、沟通合作能力好 4)综合素质强,较好的撰写开发文档能力、撰写方案能力、演讲说明能力、学习能力 。

企业青睐非计算机本科学历的青鸟学员的原因在于: 1)在青鸟掌握的软件、网络技术已经超出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结合其大学专业知识,是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3)综合素质、职业素质好。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北大青鸟与企业的合作方式越来越多,合作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多„„

2、青鸟学员,入学毕业的能力对比

全面对比大学生学习青鸟课程前后的能力,我们发现有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就业竞争实力(技术技能、职业素质、项目经验、专项特长、熟用设备,等等),应聘面试能力(求职渠道、撰写简历、面试考试、项目展示,等等),试用转正能力(工作心态、动手能力、人际关系、自我表现,等等)和晋升发展能力等方面。

限于篇幅,我们仅通过一个例子简单看看青鸟学员能力上的增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简历中仅仅只能列上以专业基础课为主的课程考试成绩;青鸟学员不仅能列出先进、实用的技术课程的成绩,而且能展示自己所做的项目。在用人单位面试官看来,这已是质的区别!谁能在应聘中胜出,已不用多说。

但为了便于大家参考,我们还是用表格形式详细地比较了各方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亲临现场考察教育,才是最正确的对比方法!

3、青鸟学员大学学历的就业方案

我们深知大学生在原有专业上和综合素质上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并重视大学生通过学习我们的课程获得用人单位青睐所带来的口碑效应,故对于大学学历的青鸟学员设立有不同的就业方案。

就业方案贯穿入学测评、小班辅导、就业推荐和关注发展整个教育过程。入学测评:结合大学生原有专业、个人兴趣和性格特点,帮助其规划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小班辅导:结合大学生技术基础较强、理解能力较好和综合素质较好,加深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职业素质要求;就业推荐:结合用人单位需求,优先安排大学生进入委托培养和提前预订行列,帮助大学生筛选用人单位和岗位;关注发展:定期回访用人单位领导了解对毕业学员的期望,尽量帮助大学生攻克技术难题,一对一制定发展建议书。

整个就业方案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大学生理论水平较强、综合素质较好的优势,且快速弥补了其在技术技能、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不足,从而使大学生迅速占据人才市场制高点,获得起薪、发展双优的工作!

四、成功心愿,行动才能实现

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期望值不断的降低,大学生卖猪肉的类似消息屡见报端,甚至有的大学生喊出了“零薪酬”就业的口号。16年的辛苦学习,换来的就是这些吗?曾经的理想还能实现吗?

所学的知识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的差距是肯定存在的,但是不顾自己以往的积累和自己的理想,盲目的降低就业的目标,随机的选择就业的行业,这被职业规划专家定为大学生就业的两大雷区。

事实上,经历过残酷高考的大学生从群体上说应该是社会的精英和人才,这是被时间和实践所证明的。大学毕业生,只要能够正视困难、合理规划、选择正确、缩小差距,定能实现优质生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回报父母,在最需要之时

曾有一个画面深深地刺痛我们。一位女大学毕业生,面对面试官提出的800元月薪,含着泪水地询问:“您知道我一年的大学学费吗?现在我毕业了,收入却低于我的学费,我怎么对得起含辛茹苦供我读书的父母?!” 母爱无私、父爱无边,虽说父母培育孩子并非为了回报,但天下又有多少不心疼、不爱父母的孩子?父母总有年老体弱的时候,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父母仍需孩子赡养。„„

我们能说什么呢?我们只能告诉大学毕业生:其实你和企业要求的人才标准之间并没横亘一座山;其实你可选择一些方法很快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其实你不接受低起点的工作是对的;其实你暂时不需要肩负太多的自责„„

其实,你最需要的是:尽快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起点,方可回报父母在父母需要之时!

3、行动起来

同处一片蓝天下,没有人乐意放弃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更没有甘当“啃老族”的大学毕业生!正如马斯洛主张的“人生五大需求”一样,我们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就业无果的大学毕业生、担忧就业无门的在读大学生,更应审时度势:叹息生不逢时,埋怨对己不公,都于事无补!实现愿望和需求,真正有能力呵护自己所爱的人,只能行动起来。首先,自我分析就业竞争力低的因素;其次,务实选择消除差距的有效途径;最后,一旦选择正确重在行之有果。

心动不如行动!

参考资料:http://www.daodoc.com/renqun/daxuesheng.htm

“员工病假管理”谈何容易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谈何容易.doc》
大学生就业谈何容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