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化

2020-03-02 11:53: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现状的分析,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教学案例,提出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各个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教学设计中,教师关注的重心应该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学习方式。

〔关键词〕 信息化

教学设计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实现了“校校通”,教育信息化的任务和关注的重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一开始的微机装备、局域网建设,到后来的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再到现在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应用,信息化的含义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辅助教学手段逐渐发展成教学资源。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等等,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合理、恰当、科学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就成了教育信息化核心的部分。我们这一代教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代进入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教育工作者,许多学校建了网络和安装了计算机后,大家都面临着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的新课题。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区别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具体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他的特点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创设相关有具体意义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与完成任务有机整合,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强调以学为中心的,促进学习者创新和综合能力形成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内容:

单元教学计划:具体地描述教学单元的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等,其中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因此这种教学计划可称为信息化教案。 学生电子作品范例:给学生提供参考用的电子作品,可以从各种电子信息源中选取或由教师自行制作。

学生作品评价量规:提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从内容、技术、创意等方面详细规定了评级指标,利用这种量规来评价学生电子作品,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既可以让教师评,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学支持材料:为支持学生有效进行学习活动准备的各类辅助性材料,如软件工具,资料光盘,在线参考资料,参考书目,教师用电子讲稿等。

单元实施方案:包括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学生分组办法、上机时间分配以及征求社会支持的措施等。

(三)教学设计过程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中,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八个步骤。 第一,首先由教师对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此教学应该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

第二,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真实的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

第三,教师根据任务和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提供资源的方式,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在教师设计好的范围内有目的地查找学习资源,也可以提供现成的真实可靠的学习资源给学生。如果需要,教师还要制作相关的资源列表,以方便学生查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使之合理有序,一般情况下应落实成文字呈现的信息化教案。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求学生以完成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事先做出电子作品的范例,当然这个范例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应该达到的制作水平进行设计的,有了教师展示的范例,学生浏览后就会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第六,在评价信息化学习特别是其产生的电子作品时,结构化的评价工具——量规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认真设计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第七,最后,还要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实施时间表、分组方法、上机时间分配、实施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软硬件(如不具备,应采取什么方法解决)以及其他必要文档的准备,等等。

第八,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评价修改是随时进行的,伴随设计过程的始终。

(四)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到,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时代的新型产物,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有着许多优越性。但是,在教师进行信息化的教学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甚至连信息化教学设计本身的优越性都没有很好的体现。究其原因,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1、缺乏对教学对象信息素养的深入调查。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深入分析。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构成。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即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信息观念在信息素养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有些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之前,根本就没有针对教学对象的信息素养进行深入地调查,只是根据其年龄以及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情况大致地估计学生的信息能力。这样,就对教学设计的实施埋下了隐患。比如说,有些教师只是了解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浏览器浏览网页,便推断学生具有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样的假设下,他设计的教学过程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地上网来查找资料进行学习。其取得的结果就是学生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打开一个又一个网页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这就说明,如果不能对教学对象的信息素养有充分的了解,那么最初制定的教学效果就难以真正实现。

2、没有真正地领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的话,那么他的教学设计会表现出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把握不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或者完全地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或者完全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有的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中心,那么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只不过是传统教学媒体的升级版。教学多媒体的优势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又将陷入另外一种误区。学生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摸索上面,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过于追求教学媒体以及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而不适合实际教学情况。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对实际情况了解的不足,往往会使一些技术和方法的使用与实际情况不符。比如,对微格教学方法的使用。笔者曾看到一名刚接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体育教师对体操课进行的教学设计。他在教学设计中为了体现信息化的特色,多次用到微格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动作准确性的训练。虽然微格教学能对学生动作的准确性起到帮助,但是,相比之下,在体操训练时使用镜子来进行实时地矫正则更加经济有效。

3、课程引导问题的设计难以把握。

课程引导问题是用来指导一个单元的学习的,包括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基本问题的特点是指向学科的核心;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的学习进程中自然地重演;孕育了其它重要问题;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如:好看的书就是好书吗?地球上资源能维持多久?数学概念属于发明还是发现?单元问题的特点是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通道;答案是开放的,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 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如:科幻小说是伟大的文学吗?地球上缺水吗?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中虽然对如何设计课程引导问题提出了一些技巧,比如:逆向设计法,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确定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头脑风暴法,将你的问题与几位伙伴分享与讨论,收集其他的思路来修改你的问题。通过创建你的单元计划和作品集来不断修改和改进你的问题。并且引导性的问题是由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问题组成的,而且这些问题的数量和所涵盖的内容也有和教学设计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但是,关于引导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依靠教师自身的主观理解和知识经验来完成的,所以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4、评价角度还比较单一,难以促进教案的改进。

二、针对现存问题的改进办法

1、教师有意识地改变传统地教育观念。

2、切实考虑学生因素,增加对于学习技能的学习。即教学生如何学习。

3、对问题设计的优化。

4、加强多方面的评价,促进教学设计的改进。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 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化.doc》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