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点

2020-03-01 23:55: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点

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的很多企业为什么昙花一现而不能象可口可乐、通用电器公司那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还是失之于文化。

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企业文化为我们提供正确的途径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做的,并对问题进行定义、分析和解决。

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尽管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在这些文化内涵中包含着共同的特征:公正、自尊、正直、诚实、品质、服务、和耐性等,这些永恒不衰的原则性有如指南针,引导着企业管理者把企业推向发展和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可以这样理解:

(一)企业文化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核心价值观

现在,企业文化成了热门,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对文化高度重视,在企业里的很多地方挂着所谓的企业文化标语,诸如诚信、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等,以此来昭示本企业的文化内涵。这本来应该是好事,但是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名言警句,而是需要全体员工认同并能落到实处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上下共同的哲学信仰和企业精神。如山东鲁南水泥厂的“我们生产凝聚力”既高尚,又非常实际、实在,很容易得到大家认同并将其变成行动。有了这个基本信条,什么信誉、质量、科技、创新均可包含其中,成为整个企业的信仰和核心价值观。

(二)企业文化不是发展目标,而是经营理念

惠普前总裁约翰.扬说:“利润虽然重要,但却不是惠普存在的原因,公司是为了更基本的原因而存在。”因此,企业绝对不能把实现最大利润的目标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来推崇。企业存在的价值并不仅仅是睁开眼睛就向钱看,还需要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或者理念作指导,将员工指引到一个崇高的目标上来。这就是企业文化,它不会随市场流行而改变,它会为员工提供强大的理想和动力。

市场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为什么康师傅在茶饮料市场能打败旭日升,我们从他们的广告词上就能看出端倪。康师傅的广告词是“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打的是呼声最高的“绿色”,而旭日升为“越飞越高,旭日升”,只是对品牌的注释和希冀。应该说旭日升就是败在了企业文化上。

(三)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框架

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框架相对确定,主要内容包括使命、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如果一个企业提到了这五点,基本也就完整了。五项内容中,除了企业宗旨外,另外四项内容我们可以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金字塔

使命是对企业存在“why”的质疑,阐析的是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比如“致力人文科技,驱动现代生活”(福田汽车)。愿景则是对企业“what”的质询,阐析在这样一种最终目的下,我们将以何种形态或身份实现我们的目标,比如“成为全球领先的提供汽车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品公司”(福特),紧随使命之下。许多企业在表述中将愿景置于使命之前,先确立主体,再确立主体的目标,这也未尝不可。其逻辑相当于一类企业是先有自己的理想,然后借助于“企业”这个平台来实现;另一类企业则一开始并未找到远大理想,边走边看,一朝顿悟了,再为企业设定未来的走向。接下来的企业精神则是“how”的问题,问的是企业之所以能生存和发展的理由。企业精神的表述有一句话,比如“地铁,为广州提速!”

(广州地铁),也有几个词

的,比如“敬业、团队、创新”(TCL)。而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企业精神的具体展开,它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浓缩成企业独特的文化要素,我们也可将其视为文化竞争力的表述。许多企业将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比如白沙只有核心价值观“有质量的热诚”。

未纳入金字塔中的企业宗旨,意为“企业所在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企业经营的最基本目标”,绝大多数企业都有这一理念,但从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的宗旨不外乎“客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或此类表述的变形,更多象金字招牌,亮一下自身企业对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的价值,实际上对企业内外都没有实际意义,且有时与使命之间也存在一定重复(比如创维和白沙)。但有些企业对宗旨的解释非常独到,比如 “建筑无限生活”(万科),以使命的方式提出企业宗旨,震撼力很强,影响也很广;又比如,象长虹的“三个满意”——员工满意、顾客满意、企业满意,通过互换因果的独到解释和行动保障,化腐朽为神奇,是长虹最深入人心的理念之一。总体来说,企业宗旨仍是文化理念提炼的关键内容之一。

除以上五个理念之外,企业也可以增添一些独有理念,比如一些企业使用了“文化主旋律”,意指公司员工在任何工作中都应秉持的心理状态或行为标准,比如“快乐?创造”(长虹)。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某种动植物再次整合企业的各项文化理念,比如白沙的“鹤”文化,创维的“蚂蚁”文化。另外一些企业还会增添一些战略的内容,比如“战略管理学通用,作业管理学丰田;规模转化效益,竞争决定位置”(福田汽车经营方针)。总而言之,核心文化理念作为企业最为关键的理念,通常以使命、愿景、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五项为主,当然有独到的阐析,增减都是可行的,比如万科就只有宗旨、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三项。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点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哲学,它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自身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行性。在西方,它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经历梅奥的“行为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的“管理科学”阶段,如今已进入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阶段。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文化

首先要树立“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人才观。这是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管理学对于人的假设提出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泰勒阶段”的“经济人”,人要吃饭穿衣,所以要干活挣钱,强调的是控制。

第二个是“德鲁克阶段”的“自然人”,人不仅要吃饭穿衣,还要有归属感,强调的是激励。

第三是“西蒙阶段”的“决策人”,人不仅要体现自我价值,还要自我设计、自己当自己的主人,强调赋予人权力。

所以企业必须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三个阶段的需求,保证优秀的人才和员工都能满意高效地工作。其次要体现对员工人格的真正尊重。现代企业的员工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他们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尊重需求的满足。企业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第三要重视沟通与协调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员工不愿受太多的纪律约束、喜欢独立工作、不愿妥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创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强调沟通与协调。要定期与员工进行事业的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上下畅通的言路,使员工受到尊重、激励而不断成长,从而发挥其最大潜力。

第四要创造以创新为特征的宽松的企业氛围。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使他们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学习文化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企业应该营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成为“终身学习的组织”。

(三)创新文化

“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已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视的流行语,所以企业自上而下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主创新的稳定性来应对明天的不确定性。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只有创新,才能赢得时间,赢得信誉,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新文化涵盖了产品、管理、服务和市场,理应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四)速度文化

过去,我们常听到的是“大鱼吃小鱼”,而现在听得最多的是“快鱼吃慢鱼”,这表明企业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在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新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的竞争,“速度就是一切”。速度的快慢已成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建立快速反应的企业机制,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的寿命周期,加快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进程,减少先期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技术等风险已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在企业文化中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

(五)服务文化

现代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服务竞争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外企业文化研究中首先使用的“服务增值”的概念,值得重视。一个企业的形象从根本上说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服务的永恒是同客户、用户、消费者的关系问题,所以,只有建立和完善服务文化,才能开发忠诚的顾客群,真正使用户满意。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和理解

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理解

企业文化建设(八)东盟企业文化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识别系统

我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解

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 摘要

关于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点.doc》
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