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2020-03-02 14:39: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摘要:“*”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中外学者对这场运动相当关注、并逐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和最终落幕,并分析了知青运动对国家和社会、知青个人和知青子女的影响,进而对上山下乡运动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 关键词:知青运动 发展进程 影响

一、引言

在当代中国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政治、文化事件中, 就波及范围之广、牵涉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来看, 包含诸多时代问题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可回避地成为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敏感话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长期实行过的一项重要国策,从50 年代中期开始,延续了整整25年时间。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牵动着全国城镇、乡村以及边疆的方方面面。建国以来大约有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期中,全国共有2000万左右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广阔天地里的“新农民”。在劳动力就业、人口与计划生育、政治思想教育、培养接班人、垦边屯荒等等方面,知青运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也有若干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知青生活是那一代人许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它折射了那个扭曲时代特有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那么这场著名的运动究竟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社会等各方面又产生怎样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评价这场运动,这些正是本文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二、知青运动的始末

(一)知青运动产生的原因

知青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时间跨度长,并且经历新中国建国以来极为重大的历史时期,所以其原因可分阶段阐述。

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初只是一项在农村、边疆探索解决城镇剩余劳动力问题和改变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有序工作。其根本出发点是试图解决城镇就业困难问题, 在农村及边远山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这“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 基本不含政治动因”。

60年代初至“*”前, 为缓解“大跃进”失败造成的经济困难, 国家开始了政策调整。这期间上山下乡的目的逐渐由纯经济考虑, 变成多角度考虑。

当1968年12月23日毛泽东关于知青上山下乡“最新指示”发表后, 它演变为与整个“*”错误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群众性政治运动,“*” 的严重混乱, 使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967年的中苏边境剑拔弩张的态势使上山下乡的政治意义被夸大到将推进世界革命的地步;对当时教育制度不满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使上山下乡成为实现“消灭三大差别“理想社会的重要步骤等等。由此可见“*期间”知青运动的政治意味更加浓重。

(二)知青运动发展的进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下乡的人数不多,涉及面颇小,总的说来知青运动仍然是呈良性向前发展的态势。然而,此后于1958 年出现的“大跃进”运动,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向了城市,“上山下乡”的呼声被进城的洪流所湮没。

1966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标志着长达十年的“*”的开始。广大知青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 在1966年到 1976年间,大约有1700万人从城市迁移到了农村,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

196

8、1969年是上山下乡运动的“黄金时代”,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第一个高潮。1968年,全国上山下乡的城镇知青即达199.68万人。1970一1972年,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大滑坡,下乡人数分别是1969年的39.8%、28%和25.1%。造成运动大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形势的变化,主要是70年代初经济过热,造成盲目招工,使下乡知青逐年减少。再一个是由于知青生活困难,受迫害现象比较严重,非正常死伤较多等。

1978一1981年,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急剧衰落和结束阶段。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又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知青大规模“返城风”等因素的影响,国家调整政策,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规模并最终结束了上山下乡运动。

(三)知青运动的落幕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是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很多当过知青的过来人,谈起那段岁月,也自然而然地说:随着“十年*”的结束,千百万知识青年的大返城,城市知识青年中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便也就跟着结束了。笼统地讲,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不会有上山下乡的结束。

然而细究起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是“文化大革命”画上句号好几年以后的事情。到1976年底,滞留在农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还有809万人,而其中的188万人,正是翻天覆地的1976年中新去下乡的。而在1977年8月,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还专门提到: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必须贯彻执行。可见,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一段时间内,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并未真正出现落幕。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落幕出现一点迹象,是在不同寻常的1978年。那些已经下乡八年、十年的知识青年们,失去了忍耐心,他们把多年积聚下来的怨气,化成了对上山下乡不满的言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已意识到了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7月3日,胡耀邦在同国务院知青办主任许世平谈话时指出:上山下乡这条路走不通了,要逐步减少,以至做到不下乡。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指示,对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再组织和动员上山下乡。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总局和国务院知青办合署办公,具体为国务院知青办、农副业办公室和劳动司就业处合并,成立就业司,把知青工作的遗留问题和善后事宜统管起来。国务院知青办的牌子对外保留。各省市及各级知青办也随即撤并。

至此,曾经轰轰烈烈10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前后27年之久的知青问题,终于宣告了它的收场。

三、知青运动的影响

(一)知青运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在“再教育”的“左”的指导思想下,不切实际地一味强调城市青年去艰苦的环境下扎根,加剧了“*”造成的教育中断,产生我国“人才深谷”的现象。*十年,一度造成中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断层,使大批知青在青春年华期失去了在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使许多有志青年更高的理想化为乌有,在客观上造成人才生长的断层。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加重了国家、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给人们带来无法言尽的心理重负和精神耗损。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为安置下乡知青,财政支出巨大。据悉,浙江慈溪某县于1969年至1981年的13年时间里,为下乡知青直接列支安置经费2477374元,其中建房费1571804元,农具费364196元,生活费1028557元,业务费67368元,其他费45449元;1979至1982年的4年时间里,直接支出知青扶持资金2103104元,这还不包括其他间接费用。

2.积极影响

知青运动对下对放当地的影响是显著的,我国的广大农村落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还依然是一个紧迫的任务,农业科技的推广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不能不看到,正是由于广大知识青年的无私奉献、上山下乡,给广大的农民和广阔的农村,带去了急需的科技知识,带去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信息„„开阔了农民的眼界,促进了农村的生活起居文化。

知青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更加显著,*后期,知青逐步返城,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成为国有、集体企业的普通员工;一部分人经过学习深造,步入机关、事业单位;一部分人逐步走上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岗位。

大批下乡插队到祖国海岛边疆的知识青年,他们曾与千百万复转军人一道,流汗流血,“屯垦戍边”,为捍卫祖国的边疆稳定和领土主权,构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

(二)知青运动对个人的影响

1.工资收入方面

由于下乡知青的个体差异较大,下乡经历对个体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 一部分家庭能力较好个体能力较高的个体,受益与下乡期间的磨炼以及返城后的优惠政策,获得较高的收入 而另一部分家庭能力一般,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也不强的个体,由于在下乡期间所产生的疾病以及知识和技能的短缺,使其在返城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较为艰苦,特别是女性。

2.个人身心方面

知青自身的思想、感情、表现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知青在艰苦甚至及其恶劣的环境中经受到了意志和体力磨练,锻炼了自己承受磨难的坚强意志。在与勤劳朴实的农民、农工的融合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善良、真诚、勤劳与爱心,深切体会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从而经受了坚守自己的信念的考验,接受了灵魂的洗礼,造就了知青精神。知青的特殊的经历( 如下乡、返城、城市中的再定位等) , 使得他们在乡下的时候就能超越于纯粹生活上的艰辛, 而具有了另外一种“苦闷”, 如他们的精神苦难等等。一方面是知青对革命的失望, 另一方面, 知青的失望源于乡村贫瘠的生活现实。他们苦于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苦于浓浓的乡愁。

(三)知青运动对知青子女的影响

派遣理论认为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无条件的忠诚和孝顺关系 。父母很自然地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使命交给子女去完成,于是受到委托派遣的一个子女得到许可,受到鼓励带着一项使命离开父母的圈子到外部世界去,但这种出走经常是受到父母严格控制的,而且其宗旨主要是为了完成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些任务 这些任务往往是父母尚未实现的追求或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实现这些追求满足这些需要的任务,现在由父母交给了子女。

由于那些在其青年期发展过程中未能将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及现实自我有效地整合,在其过渡到成年期后虽然以向现实环境妥协为代价,平衡了理想我和真实我之间的矛盾,但大部分的知青直到中年仍未满足理想我的发展要求。按照派遣理论他们很可能会把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到下一代的身上,派遣 子女去完成自身未完成的理想我的状态。

父母让子女代自己完成自身无法完成的理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父母对于子女的过高期待,而这种期待又会驱使父母对孩子的天赋资源储备等提出过分的要求,这些要求甚至超出了与孩子年龄相符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这就会使孩子不堪重负。过高期待会造成子女心理压力大、自卑、自责、紧张焦虑情绪、逆反心理、学习动力不足等不良结果;如果父母双方都试图以各自的意愿对子女进行“派遣”,又会造成子女感到无所适从,无法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子女的消极情绪,使之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 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成为问题少年。

四、评价及结论

(一)消极评价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就社会发展趋势而论,它也违背了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人口的逆向流动,其实质是对工业文明的反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在生理、心理、思想和生活上给知青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长远的困难,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给人们带来无法尽言的心理重负和精神耗损:它的后患极大,至今尚未消尽等等。

(二)积极评价

尽管知青运动存在种种弊端, 很多人对其口诛笔伐, 态度激烈, 但是客观地说, 在当时历史环境下, 也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发展农业生产,支撑国民经济,控制社会*,缓解政治危机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显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西方学者在谈及中国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倾向于认为, 在第三世界国家面临城市失业人口剧增、农村贫困长期得不到解决, 并且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盲目流动造成种种危机的情况下, 中国这一试验和它一度取得的成效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知青产生于特定时代,知青运动早已成为历史,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之后, 大浪淘沙, 泥沙俱下, 总有一些人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 这也是规律。一位哲学家认为, 知青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无疑付出了巨大代价, 但一个群体的磨难本身就是创造未来的最大启动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J].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1年5月.[2]崔禄春.论“文化大革命”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J] 1北京党史, 1999年第3期.[3]顾洪章.《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 M],中国检查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158页.[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5]叶辛.《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社会科学.2007第7期.[6]刘文杰.知青运动性质与动机的历史考察[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7]柳建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原因初探[J].中国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8]邱新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J].当代中国研究,2003年第4期.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doc》
历史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