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街道经济形势调研报告

2020-03-02 22:54: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西关街道经济形势调研报告

一、基本概况

西关街道位于城区西部,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北起沱河、南至淮河路,东起西昌路、西至磬云路,辖6个社区,常住人口6.1万余人,流动人口3500人。西昌路、人民路、磬云路、银河一路、银河二路、汴河西路、胜利西路、浍水西路、淮河西路“三纵六横”的路网,交通便利,是宿州市文化、经济崛起的新星。

二、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基本情况

2010年街道完成招商引资3000万元,完成年计划100%,固定资产投入3.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亿元,完成年任务的100%,国税完成24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地税完成168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4%。办理城镇居民低保共有801户,1673人,月发低保金226900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44人,发放救助金151577元;全年办理廉租房补贴1419户,发放补贴金284894元;重度残疾人救助128人,其中,非农业89人,每人每月50元,农业39人,每人每月30元。完成新农保参保5000余人;发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634人,10余万元;消除零就业家庭11户;申报养补360人,70余万元;医补60人,7200元;城镇居民基本保险9366人,比去年新增40%;完成新

增就业岗位1280个,发放小额贷款10户20万元;创业培训三批60余人。 2011年,西关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在调整的基础上,狠抓企业经济质量,为确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工业总产值9863万元,产销率100%。上半年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投资额32769万元。较上年有大幅提高。引进两家企业,完成招商引资3660万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确立扶植和发展商贸流通企业,上半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3家。办理城镇居民低保共有879户,1840人,共发低保金1892450元;农村低保共发放低保216794.70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13人,发放救助金61683.2余元;办理廉租房补贴1412户,发放补贴金1661884元;重度残疾人救助163人,每人每月50元。完成新农保参保5043余人;发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094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1户;完成新增就业岗位725个,创业培训66人,办理《安徽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换证1180人。

三、制约街道经济发展的因素

1、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支柱产业尚未形成

辖区目前有33家公司企业,但大部份企业属于老旧企业,企业长期发展受到制约,由于辖区缺乏龙头企业和支柱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街道经济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退城进园的影响,啤酒厂、长城门窗厂、鸿正服装有限

公司等规模企业逐渐搬迁或即将搬迁入工业园,给街道经济发展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引进项目受到制约

辖区的市政设施建设推进较慢,公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当地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电力保障、饮水供应、排污管道、交通、通讯等设施十分薄弱,导致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制约着重大项目的引进。

3、企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新的税源增长点 一是房地产偏重,西关街道主要辖区主要沿人民路南北狭长分布,是目前和今后几年城市建设重点,投资大多分布在房地产领域,且存在不确定性较大。现有房地产项目进展不均,参次不齐,华夏世贸广场和银河项目进展势头良好,但中央大厦由于投资内部纠纷,自去年8月份以来一直处于停工状态。二是工业项目不能落地,商贸流通有待发展。目前,辖区内企业数相对偏少,2010年统计纳税有26家,规模以上企业有3家,辖区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属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作坊式的加工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经济效益差,税收贡献率低,造成辖区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经济发展滞后,加之退城进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规模以上企业只出不进,现有企业也处于走或留的两难境地,新的项目和企业又难以引进,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受到制约。

四、下一步发展规划

1、统筹规划,整合资源

鉴于目前街道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要尽快扭转街道经济相对落后的被动局面,首先,应着力做好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辖区各片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其次,按照市委、市政府整体规划,严格按区域发展规划控制土地的开发,进一步整合集体经济的资源。要对土地进行统筹安排集中利用,成片打造,形成规模,突出特色,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避免目前因产业发展方向不明,各自为政,经济效益不佳的现象。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目前街道辖区内老旧居民区有很多,如能逐渐将辖区潜在的能量释放出来,对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将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因此,对辖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要找准切入点,实施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的突破。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城市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结合“棚户区”改造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西关的路网结构,加快完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当地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居住环境的改变,为辖区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可选择重点片区进行环境氛围营造,以点带面,逐惭提升辖区形象。可采取政府投入为引导,集体经济投入为主体,引

入社会资金共同开发建设。要积极做好重点片区项目载体的包装策划,引导经济组织围绕产业定位引进项目,同时加大对区域内违建以及脏、乱、差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增大辖区的吸引力,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打造投资亮点,为西关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是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科技商务、现代物流、大型购物超市等现代服务业态,打造城市商务经济和商贸中心。二是加快整合环城路、外环路的资源。围绕发展城市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引导经济组织将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向重点项目倾斜,着力引进有实力、有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进行成片开发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休闲经济带,努力拓宽居民就业增收渠道。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城市经济形势调研报告

调研经济形势

县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县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西关街道干部管理办法(版)

街道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农村经济形势调研

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当前经济形势工作调研

《西关街道经济形势调研报告.doc》
西关街道经济形势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