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近郊旅游调查报告

2020-03-03 00:32: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近郊旅游调查报告

摘要近郊旅游是一种交通便利、路线灵活、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方式,也是目前旅游业的热点和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以舟山近郊型景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统计数据分析,实证研究分析了近郊型景区市场需求的特征,探讨了近郊型景区的需求趋势。 关键词近郊型景区 需求特征 影响因素 开发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日经济的启动,城市近郊旅游满足了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对旅游的需求,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宠。从目前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特点来看,城市郊区和距市中心15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景区,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出游首选。

城市近郊旅游是建立在以城市发展为依托,以城市近郊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选择城市周边合适的区域进行规划、设计、改造或嫁接,形成旅游地,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赏、休闲、度假等,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和舒适的大众化旅游形式,城市近郊旅游必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一轮热潮。因此,大力开展城市近郊旅游的相关研究,不仅可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城乡互补协作,实现和谐共赢。 [1]1 城市近郊休闲概况

1.1城市近郊休闲的产生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先进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看重,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市内拥挤、环境恶化、房价上涨、绿地面积少、处处充斥着人工制成品,都市人长期处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压迫下,心中更加渴望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渴望闲适而自然的休闲状态。由于传统的外省旅游受到旅途时间长、游览时间段、对外地环境的陌生和花费大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当今城市居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近郊景区适销对路,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距离短、花费低和自然生态的特点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城市近郊旅游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慢慢成为都市的后花园和都市人心灵的一片栖息地。近郊休闲旅游在全国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居民休闲活动中越发活跃,且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壮大,日渐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近郊休闲旅游的偏好进行研究,无疑是开展城市近郊休闲旅游、设计休闲旅游产品的重要基础。

1.2近郊旅游地的概念和特点

近郊旅游区呈片状和轴带状环城市不连续不规律分布,与城市旅游带和远郊旅游共同构成了城市游憩。吴必虎[2]在对上海市城郊旅游地空间分布研究发现,大城市游憩设施和游憩土地利用,除部分地发生于城市内部空间,更多地推向城市郊区,出现了环绕城市外围、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重游率较高,发展变化不规律,极具弹性,主要客源为本市市民。其中周六前往、入住一宿、周日返回式的出游方式被称为“一夜游度假模式”,并将这些土地

利用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ReBAM)。盖恩[3]提出了四环带旅游模型,吴承忠[4]等对盖恩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改后的环带状模式将大都市核心市区作为区域旅游中心,围绕该中心由近及远可以分为城市旅游带、近郊休闲旅游带、乡村旅游带和偏远旅游带。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旅游带结构划分可以如表1所示。

旅游带名称

城市旅游带

城乡结合部旅游带

近郊休闲旅游带

偏远旅游带

表1 旅游带结构划分 据市中心半径范围大小 R≤10km 10km<R≤20km 20km<R≤50km 50km<R≤150km

1.3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前景

(1)拥有日益庞大的客源市场

根据有关调查,一个城市的出游市场37%分布在距城市15km的范围内,24%的市场分布在15km至50km的范围内,这就意味着城市出游的旅游者中有61%的机会会选择较近的旅游场所[5]。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收入的增多,城市近郊旅游将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一些独具特色的近郊型景区不仅可以吸引本市旅游者,也会吸引国内其他省市甚至国外的旅游者前来。

(2)成为旅游发展新趋势

城市近郊旅游促进了城市旅游的发展,推动城市其它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近郊旅游充分利用了城乡过渡地带的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无污染低消耗,推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使城市郊区和谐互补发展共赢,因此受到政府政策支持、郊区农民的欢迎和城市人的喜爱,近郊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符合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未来将是旅游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3 结论

经过分析,游客对近郊旅游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高标准化,但最主要的共性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希望近郊景区有自身特色和文化内涵,有突出的主题和鲜明的形象; 2)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求旅游产品形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时间和不同状态下的需求; 3)在情感体验上要求休闲生态气息浓、环境私密安静,有区别于城市环境的轻松性和慢节奏,以放松心情和修养身心为主; 4)在景区类型上偏好观光型景区、民俗文化类,运动健身场所及美食街等; 5)在项目上要求娱乐体验性项目多、互动参与性强、康体健身要求高,希望有更多创意; 6)在服务上要求方便,人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希望降低门票或景区开放性; 7)在交通上要求便捷、舒适,对旅游专线和专线公交车需求较高; 8)在信息了解途径上,希望贴近生活,排斥商业化过重,以网络电视广告等现代化设备为主,期待有更多的新意和人性化的关怀; 9)在硬件设施上,希望可以以自然环境的原生态为主发掘其功能,有更方便的服务设施和人性化的关怀; 10)在时间上,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有时选择国定假日,出游时间以一天为主,或一到三天。

未来旅游市场的需求趋势表现为:崇尚自然生态、返璞归真,追求个性化、知识性、参与性、体验性,体现多元化、层次化,呈现散客游、自驾车游的趋势。而一些自然景区盲目

开发粗制滥造的模仿重复建造,是难以满足游客的真实需求,不符合市场需求趋势的。近郊休闲需求具有很大的弹性,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条件的欠缺就可导致近郊景区客源的流失。但大多的影响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趋势要求开发规划者从旅游者需求出发,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希望本次调查可以为政府和旅游开发者,规划者提供更多的规划依据和市场导向。

参 考 文 献

[1] 顾永键.新假日制度对杭州假日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4):154-155.

[2]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 354-359.

[3] Gunn, C.A., Tourism Planning, NewYork: Taylor& Fran-cis[J].RecreationalLandUse in SouthernOntari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Publication Series No.14, University of Waterloo.227-245.

[4] 吴承忠,韩光辉.国外大都市郊区旅游空间模型研究[A](2006)[M].中国旅游出版社,68-71.

[5] 罗自力.开辟乡村休闲旅游地——“农家乐”发展思考[J].地理教育,2004(4):74-75.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上海近郊农家乐旅游推荐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共)

大学生旅游习惯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假期旅游调查报告

《大学生近郊旅游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近郊旅游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