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

2020-03-02 14:45: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班级:109020101学号:10902010140姓名:周得兄

我国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

内容摘要: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实行BPR(企业

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体制BPR(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正文: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国有企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萌芽并发展起来的新型企业形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由于多数国有企业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决策程序不科学。

2、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3、由于旧有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规则。

4、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繁多且不合理。

5、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混乱,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技工严重流失与冗员过多、人浮于事并存。

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多由政府直接任命的,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身兼数职,各种决策集于一身,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法监督,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国企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说,建

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职员要对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负责,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则对总公司领导负责,因此一般职员无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活动,一些重大决策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决定或由他们报告总公司后决定,那么这些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权发表意见也无法监督。其次,由于公司实行的是劳动合同制,职员的饭碗往往直接掌握在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负责人手中,所以一般职员对他们的任何所作所为不敢有任何非议,甚至发现其决策中的某些问题。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进行了改革,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旧深远。 国有企业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生存发展环境,必须努力提高国企管理者的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一个企业的兴衰,其领导起着关键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性。

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建设,优化职工的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这越来越要求国有企业管理者扩大民主,下放决策权,但分权决策要取得较好效果,还要求企业员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吸收一线职工参与管理。

面对我国国有企业现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在管理制度上,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我国国有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几乎我国所有的企业实行的都是劳动分工的原则。这个原则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这种劳动分工的原则,从20世纪初到60~70年代的大规模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但是,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随着供应商的增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尤其是现在进人21世纪,

我国已经加人WTO,面对国外企业强大的竞争压力,这种组织模式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以顾客、竞争、挑战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这就使得我国国有企业更具有实行BPR(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性。

BPR,即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由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的哈默博士在1999年首次提出。按照哈默教授等在《重组公司》一书中对BPR的定义是,“对企业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核心过程,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彻底地重新安排流程,使企业的诸项关键性能,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同时获得大的改善”。哈默指出,实施BPR必须符合以下原则:围绕最终结果而非具体任务来实施再造工作;让后继过程的有关人员参与前端过程;将信息处理融入产生该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特定地域上分散的资源集中化;将平行工序连接起来,而不结果;决策点下移并将控制融入过程中;在源头获取信息。

可以看出,BPR具有以下核心思想:一是过程必跨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也可以包括企业外部。二是每个过程必有输出,即有其服务对象。必须根本性的打破旧框条,用全新的思想设计,构造组织运行模式。三是高目标。BPR是一场管理领域的革命,能否使企业获得根本性提高和进步,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标准。四是创造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这是实现业务流程的基础和保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中流砥柱,并承担了国家经济、社会变革的主要成本。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总共约22万多家,经营性国有资产为6.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BPR理论自1995年左右进入中国,就引起我国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目前,BPR在我国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据了解,我国一些企业开始与管理咨询机构或高校合作,尝试使用BPR改进企业管理。然而,对于相当数量的我国企业来说,将BPR理论付诸现实却是一件十分艰苦、成本高昂,甚至收效甚微的事情。国有企业实施BPR过程中常遇到以下几方面问题:企业对自己的业务流程和BPR的概念不了解;片面理解业务流程再造的高收益,忽视风险控制;国有企业的“双重角色”,是顺利实施BPR的主要障碍;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对BPR采取被动甚至消极抵制的态度;BPR是管理思想上的革命,而不是管理形式上的改变;害怕实施BPR,会加重企业的下岗失业问

题;把BPR看作是对组织机构从头进行的全面改造;认为BPR就是信息技术;认为BPR可以彻底地消除—切问题;缺乏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

虽然实施BPR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不断的壮大和发展,相信BPR制度可以更为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新世纪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周绍朋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研究》, 吴鹏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年12月

3、《中国国有企业BPR的范围研究》,潘国友,陈荣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

4、《企业实施BPR的误区与对策》, 薛恒新等,中外科技信息,2000年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改进

农村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法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浅析

政治经济学论文《国有企业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

聋儿语言康复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法的个案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人员配备的现状及建议介绍

快递解决方法

中暑解决方法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doc》
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