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地理教学策略

2020-03-03 08:01: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创新地理教学策略

----谈情境开放的应用

“开放教学”又称非正规教学,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流行于本世纪30年代的英国。这种教学旨在强调学生的自由,推崇学生的兴趣,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信任和尊重气氛,并把情感和爱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因素摆在特殊的位置。而这种教学模式好正好适合初中地理地理新教材、新教学的使用要求。初中地理课标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教师应摒弃传统课堂中讲究教学艺术,从内容、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开展教学,设置情境,抛砖引玉,给学生的大脑充分的想象、发挥、思考的空间,切实从新课标,新课程出发,做到学生与教师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接受知识,真正做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实际教学过程,从以下几方面创设情境,颇有成效。

一、创设动画、图片、多媒体等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烈唤醒和鼓励。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加动画、图片、多媒体的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为理解地理知识和增加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做了很好的铺垫。牛顿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黄

1

河》一节,赞颂黄河时,穿插动态图片,黄河塑造平原、水能发电、旅游等图片,学生更容易,更易于理解“母亲河”黄河的含义,从而促进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紧接着,录像黄河周边人民灾难生活的播放,从而使学生陷于对人民的同情,对母亲河的忧虑,达到了教学情感目标的要求。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既然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点,那教师应做学生思维创新的引导者,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根于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精心设计,敏于捕捉,巧与引发。

《地球的自转》这节课时,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践出发,讲述地球自转的概念,提出如下问题:

1、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白昼和黑夜不断更替的现象?

2、日月星时辰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

3、地球上各地的时刻都一样吗?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呢?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地球自转运动,最后,两人一组,利用小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这样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创造出“新知”。

三、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师生间的交互式讨论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学习的思路更清晰,学习的迁移更广泛,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2

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学生出现了一些误区,也要容许他们提出问题,讲出道理,同事允许他们敢于和同学争论,敢于同老师争论,绝不可以随意否定学生的观点、意见等。比如说:在讲我国大江大河的洪涝问题的解绝对策时,可以让学生们不要仅局限于书本,想一想都有哪些有效的解决办法。除了基本的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建立蓄洪泄洪措施外,有的学生还提出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能否将多余的水资源收集起来用于干旱地区,这样可以双利,此种做法,课堂气氛活跃,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体现了学科的生动性和实践性特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的展开想象和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创设活动情境,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来自生活与实践的需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山、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学生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设备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地理课外活动和地理制作等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在活动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去学习知识,增

3

长技能,发展思维,锻炼各种能力。

教学实例:在讲《解读地图》这一课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内容:从张家港市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活动要求如下:

1、利用星期天全班分成四大组,以秋游形式完成实地作业;第一大组实地观察境内有哪些主要河流?从河流的分布和流向看,家乡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2、第二大组实地观察周边与哪些县级市相邻?主要道路有哪些?东西、南北相距约多少千米?查阅有关资料,画出简易轮廓图;

3、第三大组实地观察家乡的地形如何?山地和平原如何分布?

4、第四大组查阅有关资料,弄清现有哪些乡镇?具体方位在哪儿?给出简易方位图,并实地调查家乡近十年所发生的变化。然后四大组汇总信息,每一大组绘出一张张家港市地图参加评比。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感性知识,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开拓了视野,发展了创新能力。而且在活动中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发挥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当然,地理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还有许多。例如:用不同色彩的硬纸做成的中国政区拼图在上祖国行政区域教学内容时效果甚佳;同学们用石膏做成中国地形模型对祖国地形分布成三级阶梯教学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直观;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地球仪、等高线、时区转动盘等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吸引力

4

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尝试开放教学,创设开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改变教学方法,使每节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挑战性,同时使同学们自觉地、主动地、愉悦地去研究性学习,达到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目的。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

地理教学策略浅析

浅谈地理教学策略

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地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地理教学策略与方法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地理新授课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及应用

《创新地理教学策略.doc》
创新地理教学策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