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策略

2020-03-02 12:46: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策略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复习,孩子们要从哪些方面去掌握所学的知识呢。

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带复习。一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汉语拼音的学习,帮助部分汉语拼音撑握不好的学生,能够正确地借助汉语拼音认字,阅读。二是能正确认识320个汉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和运用。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40个生字。正确认识这些汉字,要做到每天都有复习;正确书写,也要做到每天都有听写。三是一年级上册,有一些简单的反义词、常用的数量词的学习,而且还有一些适当地模仿写词的训练,复习中要有计划地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复习,并且能按一定的要求给字词归类。四是认识标点符号逗号、句号。从学生撑握的情况看,句号和逗号的使用还是有些不明白。应该适当加强复习。五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大方、自然、正确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朗读课文和口语交际中,加强识字和说完整话的复习。六是结合课文中所例举的句子练习,会用“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什么地方有什么?”“什么像什么?”等句式说话,做到句子通顺,意思完整。针对上的复习目标,对于具体的复习内容,将考虑以下的复习形式。

一、汉语拼音

1、在复习生字中,巩固汉语拼音。目前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大都是平翘舌、前后鼻区分较难。

2、对于要求写的字,可以在书写中,适当增加书写拼音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于拼音的撑握能力。能看拼音写词语、句子,给会认的字注音。

3、对于一些常见的多音字,有选择地教学生复习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二、识字写字

将要求认识的320个生字,和要求书写的140个生字,采取集中和分类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首先是对于要求会写的字,计划按单元进行听写,从而强化记忆。其次是对于要认识的320个汉字,采取分类的方式进行识认,正确分析字型,偏旁、笔画、笔顺。如:a)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去偏旁的成字方法分类复习。b) 利用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及同音字的分类方法分类复习c)利用相同偏旁的分类方法进行复习d)对于易错字,要集中分类强化进行认和写的练习。

三、积累词语

词语复习应该紧紧地与生字的复习结合起来。首先是要能够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实要会用生字组词、扩词;还要能进行常用的词语搭配练习。

四、句子训练

句子训练应该结合每天的写话卡,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根据小学一年级学习过的句式,在复习中,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句式的复习。

1、掌握基本句式

a)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b)什么地方有什么?

c)谁看见什么?

d)什么怎么样?

e)有„„有„„还有„„

2、部分词语能造句,把句子补充完整,把词语整理成句子。

五、阅读

1、认识自然段,能数清一段话有几句。

2、能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按要求勾画词语及其句子。

六、说话写话

能写

3、4句完整通顺的话。会使用简单的标点符号。训练主要通过命题和每天的写话卡。

有效提高识字效率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提高识字效率。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况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挂图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创新探索识字方法。如教“踢”、“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 www.daodoc.com 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还可以结合儿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如第三册《语文园地四》中“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泡、饱、跑、抱、袍、炮”用儿歌来认识这六个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趣味性,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拨,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和好奇感,我在教象形字时,先画成图画,然后引导学生把图片与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字。如教“口、耳、目”等字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口、耳、目的形状,然后出示汉字,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再将教材对应的图和字用线连接起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很快记住了字形 。 二.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灵活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1.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构字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教学时,如果能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又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如教学“柏、、枝、材”等形声字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同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认识那些带有“木”字旁的字,并进行交流。 2.编故事识字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段小故事。如:教“会“字时,我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在云上走,原来他会气功。” 3.猜字谜识字法

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字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如:“六十天——朋”、“一口咬断牛尾巴——告”.4.近、反义词识字法

积累近、反义词识记生字。如教学“美丽——漂亮”、“前——后”时,我出示卡片“前”,做向前走的动作,学生拿出卡片“后”,边读字边向后退。近、反义词一个带一个串连记忆。 5.编顺口溜、口诀、儿歌识字法

教学中,我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合手拿,人门闪,土里埋等。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记忆“喝”和“渴”时,学生就能自编顺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 6.多媒体演示识字法

CAI课件形象、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字学习的兴趣。我通过课件演示教懂、教活,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活。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识字软件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等,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教生字“升”时,计算机生动地演示上升过程,学生更容易记住字形与字义。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比较法、折字法、熟字改笔画法等。结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科学、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才更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巩固识字效果,分享识字乐趣。

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方法,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级”和“极”、“惊”与“景”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体会识字成功的乐趣。 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乐意识字,拓宽识字渠道。 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补充与扩展。我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把生活当成他们识字的大课堂。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实际,如认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袋和报刊杂志上的字等,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请教别人或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我还要求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定期巩固、交流、展示,比一比谁的课外识字量大、识字渠道广、学习积极性高,并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选“识字大王”。这既增加了识字量,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创设多种趣味性的手段帮助学生识字,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轻松步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不断提高识字效率。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经验交流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复习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四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重点资料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整理复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策略.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策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